-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给了穷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梦想成为戏子,网红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无论生活有多艰难,有一件事情三米爷爷从来也不马虎,那就是读书,写字。
即便不是为了仕途,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依然是人人都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仁义礼智信,三米的爷爷奶奶供奉孔子和关公。
书法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苟有恒, 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 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书法就像是西洋的钢琴,培养的是技能,同时也是一个人的耐心和修养。
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
反过来一样,笔正则心正,写好字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55年爷爷被判刑以前,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安逸,孩子们书读的也好。
三米的伯伯是家里的老大,也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他最聪明,也最勤奋,爷爷对他管教也最严。
农活要干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把麦苗当韭菜的是洛阳城里的达观贵人;
书法要练,临摹的是柳公权;
书要读,读的是四书五经;
挨板子是有的,有来自爷爷的,也有来自学堂的,是旧时中国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生在战乱年代,为了填饱肚子终日奔波的爷爷,仕途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生在和平年代的三米的父辈最终也没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代人心中的遗憾。
把满腹经纶的三米的伯伯拖入深渊的是动乱。
知识让人崇拜,知识分子却也让人忌惮,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知识分子大规模遭清洗的事件,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第二次是两千年后知识分子的窝里斗,自相残杀。
陷害或是被陷害,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明月欠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
龙门石窟勉强逃过一劫,千年古刹白马寺却没能独善其身,一把火几乎被烧成灰烬。
人若疯起来,上帝也畏惧。
57年反右整风,三米伯伯在师范学院读书被划成右派,两年后被开除,60年自愿流放去了新疆农业建设兵团。
66年文革开始,兵团报社派人到村里调查背景,村干部把能说的坏话毫无保留全说了。
三米的爸爸保存着几本"红旗"杂志,上面贴满了报纸上剪下来的三米伯伯发表的文章。
十年动乱,教育荒废,根正苗红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先决条件,像三米这样家庭的孩子是没有资格的。
三米爸爸的愿望是送大米去学拉二胡,长大了走街串巷去说书卖艺。
三米也在玩泥巴中挥霍着他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