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三米是在许多年以后才知道,妈妈的心脏病已经有些年头,只是远没有严重到危机生命的程度。
病情加重是后来的事情。
累的吧,奶奶只是这么跟三米说。
这个病真正的名字叫类风湿性心脏病,症状是胸痛,心慌,觉得烧的很。
三米不是很懂,医生说他心脏不好,他也从来没有感觉到,大人们说这是个医不好的病。
三米觉得他的妈妈快要不行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妈妈是不是从他出生那天就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他从来没有问过奶奶,反正他觉得爸爸和妈妈是很不一样的两个人:
爸爸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没有一点不良嗜好,他也容不得家人有半点过错;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三米和爸爸之间的障碍,在爸爸那里,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服从。
爸爸是家长。
妈妈不一样,她是三米的妈妈,也是三米的朋友,她替三米顶着来自外边的压力。
五岁那年夏天,妈妈带三米去爸爸的学校小住几天。
那天晚上吃过饭天还早,三米在校园里玩耍,路过大孩子们学习的教室。
孩子们放学回家了,书本,文具盒没有带走,摊在教室的课桌上。
三米看到橡皮很好奇,很鲜艳的红颜色,闻着甜甜的,糖一样的味道,就顺手拿了一个,攒在手里。
回到房间,马上被爸爸注意到了,问三米手里拿的什么东西,三米下意识把攒着橡皮的手背到身后。
爸爸很生气,一把抓过三米的手,夺过橡皮放在桌子上,对着三米手掌啪啪就是两巴掌。
"小孩子家就偷拿别人的东西,长大了还了得?"
转向三米妈妈,
"都是你给惯的。"
三米心里害怕,不敢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妈妈拉过三米,替他擦擦眼泪,问他东西从哪里拿的,然后拉着他到教室里,趁着教室没人,悄悄把东西又都放了回去。
回来的路上,妈妈对三米说,
"乖,咱不拿别人东西,就是马路边别人丢的也不捡,捡回家妈妈也不会让你用; 别人桌子上的东西就更不能拿,你要是想要什么就跟妈妈讲,如果妈妈不买你就好好学习,长大了挣钱自己买。"
橡皮有没有放回原处三米其实自己也不是很确定,所幸后来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他保住了面子。
那些年,三米做错事情的时候总是很多,在老师,爸爸选择批评,责骂,惩罚他的时候,在三米受到挫折,伤心欲绝的时候,他会把委屈讲给妈妈听,也会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到妈妈身上,妈妈总是帮他化险为夷,然后替他守着秘密。
妈妈住院了,三米很难过,可他还太小,帮不上什么忙。
医生对心脏病人的建议,不能太劳累,不能干重体力活,这些三米妈妈都没法遵守。
三米妈妈说心脏病是富贵病,不是像她这样的人有资格得的。
三米妈妈住院的地方就是公社的卫生院,离三米爸爸教书的学校有二十分钟的距离。
三米爸爸一边教书一边照顾病人,还要督促大米学习,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学校之间。
二米和三米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
三米跟着阿姨,婶子去医院看妈妈,妈妈很高兴----尽管三米还是长得象猴子一样瘦瘦小小的,三米妈妈把所有好吃的东西拿出来给他吃。
爸爸也高兴,三米的文化课考试又是第一名,每门功课都是。
1980年夏天,大米通过入学考试,顺利进入县里那所重点高中,妈妈的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医生已经没有办法,家里又欠了一堆债,在医院住着变得毫无意义。
医生给妈妈开了几盒地高辛片,告诉三米爸爸做好最坏的打算,妈妈出院回家了。
乡下人的规矩,人是要老在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