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40岁不和女人争对错 [2016/01]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自古贪官多,清官少。
有记载最早的清官应该是硬脖子洛阳县令董宣。
曲剧《洛阳令》是洛阳的地方戏,讲述了东汉年间性格耿直、为官清廉的董宣,在得罪公主后拒不赔礼认罪,誓死捍卫法律尊严,最终被汉光武帝封为“强项令”的故事。
"骑毛驴离江夏洛阳不远,
一路上颠得我筋骨酸。"
这一句不只是三米爸爸,连三米都会唱。
名气最大的清官是北宋的包公,包青天,在三米的家乡大家叫他"黑老包"。
包公的故事写在小说"三侠五义"里,也写在豫剧"秦香莲"里,黑老包怒铡陈世美的段子在三米的家乡妇孺皆知,包公的特点是脸黑,嗓子粗,三米在没人的时候也会憋着嗓子唱,
"奉旨陈州把粮放,
不分昼夜回汴梁。"
嗓子都喊哑了,这两句话究竟唱的什么却也是多年后才知道。
小说是人写的,戏剧也只是停留在舞台上,现实远比这些要复杂。
所以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说。
世间事多有不平。
小山村地方小,事情却一点也不少,邻里间的,夫妻间的,父子间的。
有一户人家,兄弟好几个,娶了媳妇成了家还是兄弟。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外人是不敢欺负他们的,遇到事情,镰刀斧头的,抄起家伙来全家一起上阵,开仗前就把对手镇住了。
不过这家人有一个毛病,没有外敌的时候,他们窝里斗,兄弟之间互相开仗,激烈程度丝毫也不逊色,头破血流的场面三米见过不少,左邻右舍被欺负惯了,大家都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心态,没人去劝。
三米听大孩子们说,这家男人都是二杆子,打架大都是老婆在后边煽风点火,有时候是妯娌先开仗,然后男人间互殴。
三米后来学了历史,看了闲书才知道,其实二杆子的不只是这家的男人,还有日本人。
男人为崇拜他们的女人冲锋陷阵,日本人最懂这一点,二战时征用本国的少女当慰安妇,大大提高了日本军人的战斗力。
慰安妇带给男人的不只是性,还有崇拜,她们的话比天皇还管用。
奶奶跟三米说,兄弟间有仇的不多,妯娌间不和的常见。
很多男人为了老婆和兄弟翻脸,"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怕是只有刘备一个。
和平是暂时的,战争是主旋律,那时候,隔三差五的会有人来找爷爷。
有时候是当事的双方,有时候是剑拔弩张,马上就要大打出手的时候派人来请爷爷去调解。
三米觉得很危险,还是不要管的好。
爷爷不怕,他跟三米说,世间的事情大不过一个"理"字,人有时候只是虚张声势,他们请爷爷说理,说明他们对打架没把握,起码有一方不想打。
三米似懂非懂,觉得有点象三国时候吕布的辕门射戟。
三米人小不嫌事大,跟着爷爷去看热闹。
听他们说,
"老爷,你说吧,我们听你的,你说咋样就咋样。"
同宗同族的,爷爷不希望他们打架;
爷爷也知道,这些人闹来闹去的,他们心里不平衡,觉得是受了欺负,气顺了就好了。
爷爷理字当头,辈分也高,他是有威望的,说起话来掷地有声。
妥协当然也是要的,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人要有大量,连三米这样的孩子都懂。"
三米心想,爷爷这是给他们戴高帽子。
真想打架的人毕竟也还是有的,说和没用,他们自信能将对手斩于马下。
闹出事来,等待他们的是公安,那些比他们更不讲道理的人。
他们甚至话都懒得跟你讲,一来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公安的手段三米见过。
找一棵树,树干粗大,一个人刚刚能抱住,面对大树,站立抱好,两只大拇指并拢,被细尼龙丝绑上,一绑就是大半天。
没有人愿意见公安是有原因的。
邻里间的纠纷尽管复杂,却也不是太难解决,夫妻矛盾不一样,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