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野之民(25): 邻里纠纷

作者:sanmiwu  于 2020-2-17 00: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luantanqin|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自古贪官多,清官少。

有记载最早的清官应该是硬脖子洛阳县令董宣。

曲剧《洛阳令》是洛阳的地方戏,讲述了东汉年间性格耿直、为官清廉的董宣,在得罪公主后拒不赔礼认罪,誓死捍卫法律尊严,最终被汉光武帝封为“强项令”的故事。

"骑毛驴离江夏洛阳不远,

一路上颠得我筋骨酸。"

这一句不只是三米爸爸,连三米都会唱。

名气最大的清官是北宋的包公,包青天,在三米的家乡大家叫他"黑老包"。

包公的故事写在小说"三侠五义"里,也写在豫剧"秦香莲"里,黑老包怒铡陈世美的段子在三米的家乡妇孺皆知,包公的特点是脸黑,嗓子粗,三米在没人的时候也会憋着嗓子唱,

"奉旨陈州把粮放,

不分昼夜回汴梁。"

嗓子都喊哑了,这两句话究竟唱的什么却也是多年后才知道。

小说是人写的,戏剧也只是停留在舞台上,现实远比这些要复杂。

所以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说。

世间事多有不平。

小山村地方小,事情却一点也不少,邻里间的,夫妻间的,父子间的。

有一户人家,兄弟好几个,娶了媳妇成了家还是兄弟。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外人是不敢欺负他们的,遇到事情,镰刀斧头的,抄起家伙来全家一起上阵,开仗前就把对手镇住了。

不过这家人有一个毛病,没有外敌的时候,他们窝里斗,兄弟之间互相开仗,激烈程度丝毫也不逊色,头破血流的场面三米见过不少,左邻右舍被欺负惯了,大家都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心态,没人去劝。

三米听大孩子们说,这家男人都是二杆子,打架大都是老婆在后边煽风点火,有时候是妯娌先开仗,然后男人间互殴。

三米后来学了历史,看了闲书才知道,其实二杆子的不只是这家的男人,还有日本人。

男人为崇拜他们的女人冲锋陷阵,日本人最懂这一点,二战时征用本国的少女当慰安妇,大大提高了日本军人的战斗力。

慰安妇带给男人的不只是性,还有崇拜,她们的话比天皇还管用。

奶奶跟三米说,兄弟间有仇的不多,妯娌间不和的常见。

很多男人为了老婆和兄弟翻脸,"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怕是只有刘备一个。

和平是暂时的,战争是主旋律,那时候,隔三差五的会有人来找爷爷。

有时候是当事的双方,有时候是剑拔弩张,马上就要大打出手的时候派人来请爷爷去调解。

三米觉得很危险,还是不要管的好。

爷爷不怕,他跟三米说,世间的事情大不过一个"理"字,人有时候只是虚张声势,他们请爷爷说理,说明他们对打架没把握,起码有一方不想打。

三米似懂非懂,觉得有点象三国时候吕布的辕门射戟。

三米人小不嫌事大,跟着爷爷去看热闹。

听他们说,

"老爷,你说吧,我们听你的,你说咋样就咋样。"

同宗同族的,爷爷不希望他们打架;

爷爷也知道,这些人闹来闹去的,他们心里不平衡,觉得是受了欺负,气顺了就好了。

爷爷理字当头,辈分也高,他是有威望的,说起话来掷地有声。

妥协当然也是要的,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人要有大量,连三米这样的孩子都懂。"

三米心想,爷爷这是给他们戴高帽子。

真想打架的人毕竟也还是有的,说和没用,他们自信能将对手斩于马下。

闹出事来,等待他们的是公安,那些比他们更不讲道理的人。

他们甚至话都懒得跟你讲,一来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公安的手段三米见过。

找一棵树,树干粗大,一个人刚刚能抱住,面对大树,站立抱好,两只大拇指并拢,被细尼龙丝绑上,一绑就是大半天。

没有人愿意见公安是有原因的。

邻里间的纠纷尽管复杂,却也不是太难解决,夫妻矛盾不一样,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讲。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05: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