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社会上重新定义知识分子,三米的叔叔开始有些想入非非了。
69年,三米爷爷病重在龙门山上住院,叔叔在医院里照看爷爷耽误了几天课,后来就索性再没回学校。
跟三米讲起这事,叔叔总是很懊悔,
"那时候家里穷,你爷爷又戴着高帽子,咱们家啥时候能有出头之日。"
三米觉得也是,毛主席整天好吃好喝的,不用去地里干活,又没人敢整他,谁会想到突然就没了呢?大家不是都盼他万岁万岁万万岁吗?
文革中叔叔认认真真读完的唯一的一本书就是手抄本的"第二次握手"。
这本书曾经风靡大江南北,连大米都不能幸免,也是看的如醉如痴的,尽管那时候他也才上小学。
三米没见过手抄本,他见过报纸上连载的"第二次握手",被爸爸剪下来装订在一起,上边还有标注,不知是谁用红笔划来划去的----那本书全村人差不多都借去看过。
77年恢复高考三米叔叔重新燃起了希望。
学是不能去上了,三米叔叔已经结婚生子,地里的活不能不干。
买了书,干完一天的农活回家自学。
想想也挺难,初中都没上完。
男人生来爱做梦,这也难怪,一样想法的村子里还有好几个。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三米觉得叔叔如果去当兵的话肯定会是个好士兵。
高考题一年比一年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手也越来越年轻。
高考成了山村人跨不过去的大山。
还是现实一点,安心教自己的书吧,三米叔叔79年被村里学校聘为民办教师,教小学五年级数学。
从那时起,三米叔叔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村里的孩子们喜欢他,三米也不例外,叔叔肚子里有太多的故事,而且能讲的绘声绘色。
跟着叔叔去地里劳动,故事一路讲过去,像是《烈火金刚》的肖飞,史更新, 这些人的形象一直留在三米记忆里很多年。
三米叔叔对教学也是到了忘我的境界,成绩显赫,每次乡里统考都是第一。
除了备课认真,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
对手太弱了,还有就是三米叔叔搞题海战术。
三米上过叔叔的课,乡里文教组也组织别的学校的老师来听过课,叔叔是教师里的模范。
三米叔叔搜集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类似于后来的奥数题,不仅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他自己也喜欢。
题海战术很管用,多年后有人借它教英语发了大财。
三米参加统考,每道题不是做过,就是看着眼熟,做对了容易做错了难。
当然也有三米不喜欢的。
叔叔爱拖堂,上午第四节是数学课,原本十二点可以下课的,三米的作业也早早做完了,三米叔叔却总是要等到差不多十二点一刻所有的孩子做完作业才宣布放学。
十五分钟教室里如坐针毡,三米的心象是要跳出去了一样,一点都没在书本上。
回不回家,吃不吃饭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评书《岳飞传》十二点开播,十二点一刻放学,冲出教室,跑回家,打开收音机,很快就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沮丧,除了沮丧还是沮丧。
三米读书写字原本是可以非常专心的,专心到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就是从那时候起做事情开始三心二意,开小差。
三米叔叔其实也是喜欢评书的,不过不是《岳飞传》,是后来的《三国演义》,他还买书,很多小人书,《水浒传》,《隋唐演义》,都是成套的。
把当民办教师赚来的那点可怜的工资都买书了,叔叔要培养堂弟对历史的兴趣,三米觉得叔叔是自己上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