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77,78年的时候,三米音乐课上老师教的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每天上课前唱的是新版的国歌,"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 前进!进!";
下午放学,小朋友排队回家唱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学校里学的是新版的简化字。
79年开始形势有了变化,毛主席,鲁迅虽然还雄霸着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市面上的作家开始慢慢多起来,王蒙,蒋子龙,刘心武,刘绍棠,高晓声,象雨后春笋般突然就冒了出来。
文学作品也多起来,象是《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乔厂长上任记》等等,都是歌颂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作品。
很多短片小说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主要是三本,《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和《收获》。
三米叔叔三本杂志都订了,爸爸也给二米,三米订了《儿童时代》,《少年文艺》,《连环画报》。
邮递员是那时山村里最受欢迎的人,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着他来。
每天下午放学到吃晚饭,是三米家读书的时间,叔叔把订的杂志拿出来,新的旧的一大摞。
二米,三米,住在三米家前院的堂哥,街坊邻居好这一口的也都来了。
三米学着大人啃大部头的书,字还认不全,有点滥竽充数,装装样子的意思。
阅历少,搞不懂小说里到底讲的什么,他便没有真的读进去,即便是大人眼里所谓的短片小说他也没有完整地读完过,一篇也没有。
三米的叔叔读的很认真,读完了还要加上些点评,说是陆文夫,高晓声,蒋子龙写的如何如何的精彩。
"王猴三就是王猴三,为什么叫他后山王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叔叔对小说这样的开场白赞不绝口,好在哪儿三米真的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作家中有出身农民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比如讲故事的高手高玉宝,比如山药蛋派的鼻祖赵树理,又比如河南洛阳的李准,他们都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
大学有门槛,尽管高考放开了,大学也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作家不一样,只要肯努力,应该人人都可以,农民作家是三米叔叔励志的榜样。
每天教书,每天种庄稼,每天读书,每天写作,三米叔叔忙的不亦乐乎。
手稿越来越多,越堆越高,三米婶子的怨气也堆成了山,
"看哪一天不把你的书一把火烧了,买这么多书,能当饭吃? 你说的那个什么破轮*是人人能当的吗?"
叔叔叹口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男人的梦女人不懂,女人的心思男人也不懂。
三米跟婶子说,
"叔叔想做的事情你就让他做嘛!"
三米叔叔试着去报社投稿,投了很多,退回来的跟投的一样多。
三米叔叔的作品最终没能发表,不然的话三米就有一个当作家的叔叔了。
三米觉得写小说,当作家是件好难的事情,不仅语文要好,表达能力强,主要的还要能编。
三米的作文永远都是凑字数。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能写几万字,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哪有那么多好写啊。
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把他出生到现在差不多快十年的经历写下来一百字肯定够了,再多就要重复了。
还有唐人的《金陵春梦》,那个跟着妈妈从河南逃荒到浙江,后来又混到委员长位子的郑三发子的故事原来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瞎编,三米觉得这个他也做不到。
叔叔的手稿三米是看过的,不知道为什么编辑们不让他发表,他很替叔叔惋惜。
三米叔叔说,
"不是我不努力,我只是失败了; 也不是我不想当元帅,只是上帝给了我默默无闻的一生。"
梦想一个个地破灭,认识到自己注定一世平庸应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吧,三米想起奶奶的一句话,
"孩子是好,就是命苦。"
唉,三米要是编辑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