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千里马不常有,伯乐也不常有。"
三米爸爸教书育人许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孩子聪明不聪明他能看得出来。
不过,挑选千里马不是他的目标,三米爸爸把马槽里所有的马都当千里马来养。
生活依旧是艰难,虽然有爷爷,奶奶,叔叔的帮忙,地里总还是有干不完的活。
三米妈妈的病情不是很稳定,她一直在吃药,偶尔还要回医院去复查。
三米爸爸忙完学校忙地里,忙完地里忙家里,三米那天回到家,看到爸爸一边擀面条,一边流眼泪,心里难过,心想,唉,做饭的事情真的不是男人干的。
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要省着用。
爸爸洗了一些柿子,把它们放进坛子里,盖上盖子,让它们自己发酵,做成醋,他把白菜梆子切成条,放上自家酿的醋做成酸白菜。
看着柿子烂在坛子里,上边泛着白沫,三米的胃口大打折扣。
村里有人劝爸爸,
"三个孩子不能都上学,总要留一个在家里帮忙吧,再说了,孩子们都去上学,将来靠谁来养老?"
三米爸爸不这样想,
恢复高考,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不想把任何一个孩子留在家里。
和三米妈妈商量好了,决心已定,三个孩子一起读,一个都不能少。
三米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夏朝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和江浙沪的重商不同,这里更多的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学校里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发榜,大红榜贴在校门口的墙上,名字排开去,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
一白遮百丑,看到三米的名字列在榜单的前茅,那是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乃至全家人脸上很有光彩的一件事情。
三米这样毫无颜值的丑小鸭成了乡邻们目光的聚焦点。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大米在学校里出了点状况,他的历史老师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历史老师,大米开始有些讨厌历史课。
三米很为他的哥哥感到不平,他知道不被大人喜欢是什么滋味,很伤自尊心的一件事情。
三米的爸爸鞭长莫及,大米的学校是县里唯一的省重点中学,那里的老师个个牛的不像样,没有两把刷子是进不去的,他们看乡下人的眼神就像上海人看外地人。
三米爸爸去见他们有种油然而生的自卑感。
托人找关系,也只是找到了地理老师,带上礼物去拜访,托他照看大米。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三米爸爸渐渐发现,要把马槽里所有的马都培养成千里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送上有限的一程,在比赛开始之前很多事情就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
多子有多子的好处,丢了一个还有另一个,希望总还是有的。
爸爸对三米说,
"不要骄傲,别看你现在天天考试第一,那是因为池塘太小的缘故,到了大海你就会发现你什么都不是。"
那些大部头的书,像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金陵春梦》开始摆上了三米的书桌,笔记要记的,读后感也是要写的,还有那些成语典故。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些都记在三米的笔记上,读是读了,感想嘛,就是一个字"烦",家里关的时间长了,真想出去放放风,哪怕地里干个活,上个厕所什么的也行。
三米爸爸的情绪随着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起起落落,对二米和三米的要求愈来愈严,批评和责罚愈来愈频繁;
三米觉得他和爸爸之间堆满了作业,像一堵墙,愈来愈高,高到彼此不见对方;
又像是隔着一条鸿沟,愈来愈宽;
父子间的温情不再,交流渐渐成了奢侈品。
那天中午,饭前检查功课,因为作业的事情,爸爸冲着三米发火了,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要你有什么用,去,挑水去吧。"
三米咬咬牙,一声没吭,挑着水桶出发了。
翻过一个山坡,再下到谷底有一个泉,村里人吃的水大都从那里来。
夏天的中午,太阳好大,晃得三米睁不开眼。
幸运的是,午饭时间,大家都在休息,三米没花多大工夫就把两个水桶装的满满的。
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点小麻烦,三米太矮了,用妈妈的扁担,水桶也还是差不多要贴着地面,没走几步,水桶磕在地上,三米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水桶里的水溅出来一大半。
心疼,又回去重新把桶装满,把钩着水桶的钩子反过来钩在扁担上,这才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回走。
三米想念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可惜这样的日子已经不再属于他。
那些年,三米受了委屈总往爷爷奶奶家里跑,尽管他不告状。
爸爸管教孩子,三米妈妈也无话可说,她只是心疼,
"孩子本来就长得小,压坏了,就再也长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