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礼拜三中午,家里带来的馒头剩两个了。
馒头表面长出白白的一层面粉一样的东西,鼻子凑近了闻闻,有一点点气味。
二米拿毛巾把白白的东西擦掉,自己把馒头吃了,他在食堂里买了两个馒头给三米。
下午爸爸如约而至,带来一堆馒头,够兄弟俩吃到周末了。
爸爸带给二米和三米每人一份数学作业,写在信纸上,同时带走了前两天布置的作业。
问老师的情况,三米如实说了,没有高大上,没有白富美,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民办教师,上完课回家还要忙地里的活。
听到三米答非所问,爸爸告诫三米,不要骄傲,要和老师搞好关系,多寻找老师的长处,培养对老师的崇拜感,这样对功课才有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也才会照老师的话去做。
三米有些沮丧,没有找到让他崇拜的老师,不过不是爸爸说的骄傲自大或是没有雄心的缘故。
三米从小循规蹈矩,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种活泼可爱,讨人喜欢的孩子,跟大人相处总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他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大人----他们是不容易被讨好的。
三米崇拜的人大都生活在古代。
像是三国的吕布,隋朝的李元霸,唐朝的孙悟空(不喜他师父唐僧,尽管是老乡),梁山好汉玉麒麟卢俊义,岳飞岳鹏举,还有很多不能跟爸爸讲,不是他想听到的。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这段话爸爸让三米摘抄下来,写在笔记本的首页,作为励志的语录。
其实这里边三米真正感兴趣的只有孙膑。
孙膑是个有故事的人,三米小的时候听爷爷讲鬼谷子的故事,听评书《孙膑与庞涓》。
马陵之战讲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时候,三米听得心都要飞起来了。
他感叹孙膑遭受的苦难,佩服孙膑的神机妙算,还有他不屈的性格,也惋惜庞涓,"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为什么心眼狭小,非要害人呢?
活着的人,三米崇拜的也有,他们大多在电视里,杂志上,或是报纸上。
杂志封面上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温元凯,一个是韦钰,这一点上三米和爸爸,哥哥是有共识的。
77年恢复高考有温元凯的一份功劳,他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82年上封面杂志的时候36岁,戴一副金丝边的眼镜,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
韦钰是留洋归来的女博士。
爸爸希望三米把他们当成榜样,朝着这样的目标奋进,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博士那时候还是聪明人的专利,辛辛苦苦读出来的,他们是有真才实学的,教授还是教授,专家也还是专家,他们是受人尊敬的,不像后来只要有权,小学毕业就可以弄个博士头衔,教授和专家也开始靠出格的言论博名利。
三米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和同龄的男孩子没有两样。
乒乓球比赛所向披靡的郭跃华,亚洲锦标赛上崭露头角的朱建华都是他的偶像。
三米打乒乓球从来没赢过,立定跳他能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跳四个台阶,背越式跳高如果不是电视里看到,他想也不敢想,两米三十几的横杆,比教室的门框还要高,越过去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得冠军,为国争光,是一件风光无限,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