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车子通过检查哨所,继续前行,中午过后,到了伊宁市区。
司机说,车到站了,你们等车,我去送货。
我赶忙说,谢谢这一路的照顾。
车友也是好人,一路虽然交谈不多,也很照顾我。
临分手他告诉我,你先找七零团招待所,到那里打电话,叫人来接你。
我顺着大哥写的路线,找七零团招待所。
好在路程不远,半个小时就到了。
招待所的阿姨真好,一问又是河南老乡,见了我热情的不得了,安排住处,并说,刚才你哥还在这儿等你,一大早往车站跑四五趟,这会儿又去车站了。
我俩在院里谈着话,阿姨忽然大声喊:
"哎,建云,这不是你弟弟来了。"
大哥一见我,过来哭着把我搂在怀里,
"十年了,十年,你都长这么高了。"
哥哭,我也哭,俩人紧紧抱在一起。
阿姨说,
"建云不哭了,弟弟来了该高兴不是吗。中午还没吃饭吧,你们快去吃饭吧,行李放阿姨这儿。"
大哥说,
"阿姨,你知道吗? 我出来时,他才九岁,一个小不点儿,现在都跟我一样高了,我都不敢认了。"
阿姨说,
"怎么会,我一看就知道你俩是一个爹妈生的。"
大哥领着我去附近维族饭店要了两碗捞面条,我以为每人一碗,狼吞虎咽吃完了,哥哥没动筷。
"哥,你咋不吃?"
"我吃过了。"
十年不见,见到大哥,我还是一下子觉得有些拘束,陌生,我想让他吃,就说,
"哥,你吃吧,我吃饱了,不饿。"
大哥信以为真,我们俩站起来走出饭店,那碗面放在桌上没动。
我心里后悔,又不好说,一碗面没吃怪可惜的,要知道这几天饿着肚子是咋过来的,不就是想省几个钱吗?早知道大哥不吃我还能吃两碗呢。
吃过饭,回到招待所,天已经黑了。
大哥把床铺给安排好,说,
"累了,早点躺下休息吧。"
一个同事过来,和大哥一起聊天。
也许是久不见面了吧,俩人谈的很投机,大概是团部搞运动,整人太多的意思。
说是不管问题大小,一律劳动改造,不许反驳,不许有意见,不许有不满情绪等等,打击面好大,我也不懂,只是感觉和上海知青说的什么地方有些相似。
困得不行,我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起床,吃早饭。
大哥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让我坐在后边回面粉场。
两个丫头上学了,大嫂请假在家,小侄子才一岁多,刚学会走路。
一见面,大嫂笑着说,
"十年不见,长成大小伙了,快进屋,嫂子给你做好吃的。"
大哥的住房很简陋,一个屋门,进去是个套间,里面屋大,外面屋小。
里屋东墙边放一张大些的床,占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空间,南墙边放一张小些的床,西边窗台下放一张破三斗桌,孩子写字用的吧。
外面一间放一块面板,砌了一个炉灶,有几个锅,三个木墩当凳子,一个水桶,半袋面粉。
差不多就是这样。
坐下来,我抱着小侄子,大嫂一边做饭,一边跟我聊天。
大哥下放面粉厂劳动改造,他的任务是卸车,一麻袋一麻袋的麦子从汽车上卸下来,扛到仓库。
简单的体力劳动,嫂子说大哥一天工作下来,累得直不起腰,我真想替大哥去做这份工,抗麻袋的事情最适合我了,只要吃饱了,我有的是力气。
大嫂在面粉厂磨面,大石磨,磨盘很大,上边一片不动,下边一片水冲着转,一天24小时不停,工人三班倒,一个人照顾两台机器。
大嫂说,麦子都是一遍磨成面,麸子是麸子,面是面。
我说,那挺好的,老家最好的是85面,我们连95面也吃不到,麸子和面都混在一起了。
嘴上没说,我心里其实还是挺羡慕的,说实话,面粉厂劳动,起码应该能吃到白面馒头,再怎么说,一个人照顾两台机器,没人的时候,口袋里偷偷装点面应该不会被人抓住。
河南老家,别说白面馒头,就是二花脸的馍也很少见,天天都是红薯。
中午,两个丫头从幼儿园回来,一见我就高兴地缠着我叔叔长叔叔短的,我想大哥大嫂一定常常跟她们提起我。
刚开始还担心呢,现在好了。
两个孩子扔下书包,在床上蹦来蹦去,那个高兴劲,像是全国解放了一样。
看着她们高兴我也高兴,猛然想起口袋里的糖,赶紧掏出来,捧在手里。
两个孩子床上跳下来,跑过来抢。
"叔叔给我,叔叔给我。"
我高兴,没敢说我给她们的礼物是怎么来的。
感谢两个孩子,吵吵嚷嚷,一家人好热闹,小小的泥巴屋,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小侄子也从我怀里挣脱,跳下来跟在姐姐后边跑。
嫂子赶紧说,
"东东当心摔跤,小凤,小霞,你们俩别闹了,让叔叔歇一会儿。"
中午一家六口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晚上我和大哥睡小床,大嫂和三个孩子睡大床。
小床实在太小,一人一边,像是躺在担架上,蜷个腿,翻个身也麻烦。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事情,大哥大嫂白天上班,照看孩子的任务交给我。
我抱着侄子到野外转转,有时候去面粉厂看大嫂磨面。
新疆烧烟煤,烧起火来满屋的怪味儿,呛得不行。
大哥不上班时,我们就拿上洋镐,拉一辆架子车到野外刨树疙瘩,我有力气,一天能跑十几个回家,用斧头劈好了,当柴火烧。
农四师70团团部称宜群农场。
一个连队相当于河南一个村,维族公社的社员上工都是打着红旗排着队,政治气氛比河南还浓。
伊犁地区平原地带,农作物有玉米,小麦。
还有水果,苹果园,桃园,枣园,杏园遍地都是,面粉厂后面就有五个。
孩子放学了,我就带她们去玩。
面粉厂西边一个养鸡场,养了很多小鸡。
隔三差五,一家人还能去连队看个露天电影。
农一团的地里种了好多花,很好看,果实也不大,那天路过,我摘了三个回家,被大哥看见,赶快丢在灶里烧了。
大哥说,那个农场叫100号农场,专门种罂粟,老家叫大烟,有几百亩,老百姓不知道,是制药用的原料。
那花和果实千万别去碰,犯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