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40岁不和女人争对错 [2016/01]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经营不善由来已久,美国人都不买他们的车,市场被日本车占领了。
买美国货,支持民族企业那是2016年以后的事情。
让国人心甘情愿消费你的产品,不能靠忽悠,质量要过关,售后服务要跟上,价钱不能差太远。
否则你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这份厚爱,大家买你东西是支持你更上一层,不是让你摆烂的。
三大公司曾经也风光一时,败落是因为傲慢,不思创新,看着不行就花钱把对手买过来,菜还是萝卜菜,小锅变大锅,越炖越烂。
也有说法是工会太贪婪,也许吧,罢工太多是真的。
工会保护工人权益,保护老弱病残,同时也养懒汉。
扶不起的阿斗,要怪只能怪自己。
其实,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是支持美国货的,加拿大人也是支持美国货的。
劳埃德街上走一圈,你差不多不会理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什么会尴尬到濒临破产。
皮卡到处都是,一半的数量还要多,基本是美国车,福特的F150, 通用的GMC, 雪弗兰的SILVERADO,道奇的RAM。
丰田的TUNDRA,日产的TITAN也有,数量就少多了。
我和杰夫的福特TAURUS有些不入流,像是约会女朋友,别人都开车,我们俩骑自行车一样,客户都不愿意笑的。
公司要换车了,一是面子,另外也是为了安全。
去把那个开了没多久的小红车还给车行。
停车场停好,进去把钥匙交给前台的伙计,跟他说只有一把。
他接过钥匙,说声"OK, THANK YOU "。
见我站在那儿不走,问我,
"ANYTHING ELSE?"
我心想,这话不该你问我吧,车子洗干净了,不想去检查一下? 不要给我写个收据?
就问他,
"THAT'S IT?"
他拉长了声音,
"YEAH. THAT'S IT MY FRIEND. YOU ALL GOOD TO GO."
问我要不要车子送回家,我说不用了。
取新车,不远,就在隔壁,道奇的DAKOTA,一辆小皮卡,比RAM小了一号。
也是出奇的简单,签个字,证件也不看,就把钥匙给我了。
有点颠覆我的三观,这样的服务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也搞不清,车子挺好的,主人不像是亲妈。
回家去想让老婆试一试,想起来她还没有驾照。
不过没关系,加拿大的规矩,单独驾车不行,有驾照的人坐在旁边她就可以开。
车子有点大,坐进去,座位使劲往前挪,胸口都要碰到方向盘了。
我说,
"不能离这样近,不安全,遇到紧急情况,转方向盘两个胳膊要打架的。"
她说,
"谁说的,这样开车舒服。"
心里有气,唉,这人怎么这么不听话,安全第一,是瞎说开玩笑吗?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决定不找教练了,2001年拿到驾照,我是老司机了,啥不知道,自己教不行吗? 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况且这小镇上也没华人教练。
我是在国内考的第一个驾照,正规的驾校,科班出身。
师傅说,花三千块钱上驾校,值得,为了自己安全,千万不要去买驾照。
嗯,是的,练车,普桑,手动档,师傅坐副驾驶,他儿子五岁,坐他腿上,小家伙忙,站起来趴在前边,用手去抓粘在板上的指南针。
俩师兄坐后排,给师傅敬烟,师傅让儿子给他点烟。
我说,
"师傅,你儿子这么小就知道孝敬老人。"
大家都笑了,三个大人吞云吐雾,车子里炊烟袅袅----不是做饭,貌似做饭。
我在国内考过笔试,也考过路考,倒桩,移库,钻龙门,单轨桥,坡道起步,定点停车,全都会。
拿到驾照上街开一圈,被别人猛按喇叭,变线不知道观察后边车辆,不注意避让。
不能怪我,这个师傅也没教过啊?
说实在话马路上也没见有线,影影绰绰大概齐,大家都是贴着身子开的。
同事说,
"按喇叭,说明他看见你了,随他去,不用怕,怕的是不按喇叭直接撞上来。"
高速上过了安检记得把安全带解开----勒得我不舒服;
闪两下高灯,打着转向,按着喇叭,猛踩油门,像一头犟牛,低着头,呼啸着超车。
美国人批评中国言论不自由,我也不知道,不过即便是,那起码国人行动还是比较自由的。
加拿大不一样,开车就看的出来,你要走在自己的道上,变线,转弯不要影响别人;
十字路口,该走走,该停停,不要跟行人抢道,不要跟车----前边车能走,你没准就不能走。
想想自己以前在国内开车的德行,加拿大的规矩我很能理解,道理也能讲的入木三分。
"哎,停牌,要停定,不要离太远,也不要超了。"
"眼睛向前看,远处看,不然车子开不直。"
"不要超速,不要超速,考试准定扣分。"
"车子要开在两条白线的正中间,不要压线。"
"转弯提前打转向,速度降下来,要慢。"
"唉,怎么回事情,到底有没有在听啊。"
当教练不容易,一颗心提在嗓子眼,比自己开车累多了。
学生不领情,
"我哪有你聪明啊,今天开车全错了,没有开对的时候?"
我心想,
这不是抬杠是啥,师者,传道,授业,挑毛病,对的地方当然有,考试不会扣分,就不多说了吧?
"你就不会当教练。"
这是最后的结论?
累了半天,回家来做检讨,不情愿,世态炎凉啊。
好的是,不管怎么说,女学生考试一次通过。
我想想,我还是不适合当教练,太投入了,我把学生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
我是失了平常心还是本来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