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新词强说愁

作者:sanmiwu  于 2022-2-1 06:5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luantanqin|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4评论

"作家有什么难,那些字,他认识,我也认识,排序排得不一样就是。"

这是我听到对自己最乐观和对作家最中肯的评价。

我不一样。

小的时候,我最讨厌作文课。

不单是讨厌,简直就是好讨厌。

这个好讨厌的作文课却每周都有,一上就是小半天——三节课。

第一节好混,老师讲解。

通常会在前一周的作文中挑几篇写的好的,在班上读一下。

我的作文时不时的也在列。

不过也只是一种暂时的荣耀,并不意味着就是写的真的好,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我的作文不是编的就是抄的。

不是大段大段的抄,是挤牙膏似的,东抄一点西抄一点。

《小学生作文选》我有,城里孩子的作品。

写的真好,不像是我的同龄人。

不敢问老师,也不敢问爸爸。

我去问妈妈,这些是大人写的吧?

妈妈说,里边孩子是真的,穿的大人的衣服。

不懂。

妈妈说,就是平时的陈谷子烂籽麻,说书人把它讲的很有趣就是。

成人化。

城里孩子见多识广,城府深,我比不了。

乡下人的生活千篇一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然后是和泥巴,打陀螺,弹玻璃球。

这些不能变成作文吧?

老师教了一个窍门。

叙事文三段,

先论国家大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是开场白;

接下来叙事,好事,发生的或是有可能发生过的好事。

第三段是表决心。

说明文也有格式,

像是“猪的全身都是宝”,“红薯的全身都是宝”这些是官话,接下去写就是了。

接下去写什么呢?

第二,三节课只剩下愁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是强说愁,我是真的愁,皱紧了眉头,两节课,依然无济于事。

我爸爸有他的想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数学上的题海战术。

我不指望能写诗,不过要真能把作文对付过去也值得了。

三百首,一天一首,三百天就是三百首,心里想着一年下来就再不用犯愁了。

说干就干。

小学有早操,锻炼身体,保卫祖国,15分钟。

早操完了是早自习,七点到八点吧。

早自习读书,是朗读,大声地读,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读,一个教室三十几个孩子,读书声能传到几十米以外。

放学回到家,吃早饭,离上午第一节课敲预备钟还有一个小时。

我和哥哥回到家,早饭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一个东西也准备好了——就是唐诗一首。

没有小黑板,爸爸把诗写在家里的门板上,双扇门,左右各一首,一首是新的,一首是前一天留下的。

先是讲解,然后是读,然后是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妈妈催促着吃饭,爸爸催促着背书。

就要迟到了,心急火燎的。

为了明年这时候能出口成章,我忍了。

在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前两年,我和哥哥读了很多书,不只是唐诗宋词,还有鲁迅,郭沫若。

《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三字经,名贤集自然也都少不了。

还有骗了我好多年的《金陵春梦》。

那个跟着妈妈从河南逃荒到浙江,后来又混到委员长位子的郑三发子的故事我牢记了很多年。

我是直到后来去浙江奉化参观了蒋氏故居,看到委员长出生的房子才真正明白郑三发子这个屌丝逆袭的故事完全是子虚乌有,瞎编乱造的东西。

无良作家,玩笑开的有点大了。

再后来知道,编故事是作家这一行的行规,就想,算了吧,人各有志。

接着背唐诗,三百首里还有不少陌生的面孔呢。

三百首没读完,诗自然不会写,愁却一直都在。

乡愁,还有回不去的童年。

那年回家探亲,看到小时候用过的旧家具,那个三条腿的小凳子;

看到外婆保存的我的玩具,那个妈妈用过的曾经塞满了头发,插满了缝衣针的小荷包;

看到爸爸收藏的我小时候的数学,语文作业,看到我的日记本,看到10月1号,晴,收庄稼,爷爷脚受伤;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我的眼泪就要下来了。

我说,

"爸,你在家不要太节省了,该买啥买啥,该吃啥吃啥。"

爸爸说,

"现在条件好多了,啥都有,不操心,上年纪了,清淡点好。"

感觉意犹未尽,又不知道说啥才好。

心想,写吧。

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平淡无味的往事。

万事开头难。

曹植七步成诗,我走完七十步也还只是停留在"煮豆"两个字上。

划掉重来。

"我出生在万安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我童年的梦......"。

开了头也还是难。

写完一篇,回头看看,不好,再来。

反反复复的,到最后,除了标点符号,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痕迹。

就这样的,改了写,写了改。

越来越多,堆成了山。

慢慢的,写书的还在,读书的人来了又走。

我不能放弃。

我知道,曲终人散的时候,有一个人还会一直守着,那是我爸爸。

他会读一遍,读两遍,然后会告诉我,

"看你写的,我会想起你们小时候的事情,很多事情记不清,你一写我就回想起来了。"

我想,这就是写作的全部意义吧。

过年了,人不能回家,文字是可以的。

我想对爸爸,也对妈妈说一声,

"天凉了,记得多加一件衣服。"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4 回复 jchip 2022-2-1 19:09
而今天凉好个秋,望着渐老的父母,想着还能为他们做学些什么。。。
4 回复 sanmiwu 2022-2-1 21:56
jchip: 而今天凉好个秋,望着渐老的父母,想着还能为他们做学些什么。。。
新年快樂,向你父母問候
4 回复 海外思华 2022-2-1 23:40
珍惜父母建在的日子!新春快了!!
2 回复 简翎 2022-2-5 19:36
讨厌作文课的人写出的“作文”还这么好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3 02: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