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战争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矛盾是常有的,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时候少,各执己见,视对方为笑话的时候多,这是原罪,人的本性。
矛盾在最初的时候大都是可以调和的,没什么大不了,"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是古龙小说中的人物,有限度的妥协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后天获得的教训。
社会经验和悟性因人而异。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道理人人懂,能做到的少而又少。
战争是常态,始于积怨已久,或是一方随意去踩另一方的红线,或是两者皆是。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战争就没有停止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大小不同而已。
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有它的原因。
朝鲜战争就是如此。
自从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开始,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就成为敌对的两大阵营,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对方。
"解放全人类"不只是喊喊口号,那是很多人的信念,他们坚信"资本主义腐朽堕落,是全人类的毒瘤"。
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真正构成威胁是在二战以后,在亚洲最为代表性的三个共产主义国家是,苏联,中国和朝鲜。
二战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分成以金日成为首的共产主义朝鲜和以李承晚为首的资本主义韩国两个敌对的阵营,他们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
朝鲜半岛稳定的前提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势均力敌,但是这个平衡不幸被共产主义的苏联打破了,拥有重兵的朝鲜率先挑起了战争,他们的目的是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你如果说那是内战,我想也没人反对。
家务事,又叫内政。
战争初期,金日成做到了,李承晚政权根本不堪一击,很快就要被朝鲜人民军赶下海了,他们的后盾美国人一直驻扎在日本。
二战的创伤还没有抚平,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重新卷入战争,但二战前张伯伦政府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人们还记忆犹新,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怂恿,最终的结果是被吞噬,当然不是被朝鲜,是被红色共产主义。
是不是如此? 鬼才知道,不过有些人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联合国军对朝鲜半岛的军事干预并非偶然,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只是两个阵营的较量。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唯一的亮点在于他的仁川登陆,这个计划其实已被周恩来的军事秘书雷英夫洞悉,周恩来将他们的判断通报了苏联和朝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已,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仁川登陆使得联合国军将朝鲜人民军一分为二,战局瞬间逆转,金日成连忙致电毛泽东出兵增援。
中国政府想卷入这场战争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毛泽东,周恩来不是傻子,战争是双方实力的较量,金日成自取灭亡是不值得同情的,苏联老大哥都没有把握的事情,谁敢掺和啊,林彪吗?
于是才有周恩来两次警告美国 (1950年8月20号和1950年9月30号),表明中国和朝鲜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联合国军跨过北纬38度线,中国的武力干涉才会,也将会成为必然。
如果麦克阿瑟打赢了,战火会不会烧到中国?
又是个鬼才知道的问题,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问题在于新中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威胁,毛泽东和周恩来作为国家领导人他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美国政府想和中国开仗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指令是,
Operations north of the 38th parallel were authorized only if “at the time of such operation there was no entry into North Korea by major Soviet or Chinese Communist forces, no announcements of intended entry, nor a threat to counter our operations militarily…...
1950年10月1日,就在周恩来发出警告的第二天,联合国军跨过38度线,麦克阿瑟电令金日成无条件投降;
麦克阿瑟显然不是个听话的孩子,也不是个听话的大人。
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WAKE ISLAND会晤,这是一次很不愉快的见面,杜鲁门之所以飞去WAKE ISLAND去见他的下属,是因为天之骄子麦克阿瑟不愿意飞回美国去见他的上司,如日中天的他看不起只有高中毕业的杜鲁门,他也同样看不起毛周。
麦克阿瑟向他的总统保证,中国不会卷入战争,因为中国不具备战争的条件,无论从物质还是军事装备,
“if the Chinese tried to get down to Pyongyang, there would be the greatest slaughter” without air force protection.
麦克阿瑟最终被杜鲁门解职了,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他的Home-by-Christmas Offensive 成为一个笑料。
他让杜鲁门用核弹轰炸北京杜鲁门拒绝了。
有人说杜鲁门是小人,嫉贤妒能,事实上杜鲁门在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中排名一直在前六。
朝鲜战争最终变成拉锯战,1952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以谈判的方式结束了战争,朝韩边界回到了战争前的北纬38度线,朝鲜战争成为没有胜利的战争。
朝鲜战争中各方军人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他们的祖国,捍卫了他们的尊严。
如此而已。
"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不知道这句话应该说给谁听,金日成? 麦克阿瑟?
事实上,他们两个活的好好的,家破人亡,死在战争中的都是普通百姓。
七十年过去了,昔日战争的支持者——超级大国苏联已经不在,中国也不再是那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旧中国。
世界依旧是那个世界。
人类从战争中学到了什么?
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