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规矩,我家的规矩是爸爸定的。
定规矩的人大都喜欢下命令,不愿听你讲道理,全世界都一样。
爸爸规矩多,不好取悦。
做错事情挨训的时候,我一言不发,站在那里从心里反抗。
我妈妈的性格,她是定不了规矩的,只要不去杀人放火,偷盗抢劫,我做什么好像都行,在她那里我是完全放松的状态。
爸爸的话妈妈要听,我的话她也要听。
我使性子,发小脾气,有时候是心里有话不肯说,有时候是根本就没有想法,那种没来由的不满意。
妈妈不说我,我是知道的,这样不对。
但是不对的又岂只是我一个。
我骨子里公平至上,是反权威的。
只是我能做的事情很少,同情妈妈大多时候停留在道义上。
实质的东西说不上。
我看她累了,会去帮她盛碗饭。
不过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也让她受之不尽,连邻居的大娘,大婶们都知道了。
隔壁大娘就说,
"你们家小三真好,我们家孩子使唤不动。"
我上小学,有作业,老师给的,还有爸爸给的。
妈妈说,
"你放学了先把老师和你爸爸交代的事情都做了,不要让他们说你,妈妈的事情不要紧,可以等,你有空的时候再说。"
这样的一等就是好多年。
那年,我第一次把我的文章放在网上,有人留言说,
"哇,非常自由的风格。"
我就想,我的自由从哪里来的?
想来想去,我如果不是遗传了妈妈的基因,一定是从她那里学到了什么。
我在一个严苛的环境里长大,思想上却像是天马行空。
奶奶说的妈妈不管孩子是不是这个意思?
也许是吧。
国内等级观念是有的,自古如此,从称呼上就能看出个一二。
有职位的人,大家通常不叫他们的名字,而是叫程局,李院长,马指导。
职位变了,称呼自然也要跟着变,上午程局,下午程市长。
直呼其名是上级对下级。
家里也一样,孩子的名字大人叫,大人的名字孩子是不叫的。
小的时候,就有大孩子来给我下套,
"老师问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我想了半天说,
"你先说你爸爸叫什么。"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名字叫不出口,哥哥姐姐的名字也不叫。
我小时候没有这个习惯。
老宅里,比我大的,只要同辈,我都是直呼其名。
问题不大,麻烦来自奶奶,一天到晚唠叨,
"没大没小的,这样叫到老啊。"
我也觉得不妥,想改,却忽然发现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情。
心里捣鼓半天,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奶奶埋怨妈妈小时候没有给我纠正,妈妈也后悔,我觉得这事儿怪我。
名字不能叫,哥哥姐姐叫不出口,后来干脆啥也不叫了。
为了一个简单的称呼我纠结了好多年。
出国后知道,放眼世界,这事儿其实根本不叫事儿,英语里没有哥哥弟弟,都是Brother,也没有姐姐妹妹,也是一个字Sister。
我在多伦多上班,碰见部门经理,一个老同志,跟他说,
"Good morning, Sir."
他有些不爽,
"Please, I am not Sir. My name is Char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