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40岁不和女人争对错 [2016/01]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父爱如山。
一座沉寂的大山,没有潺潺的溪水,没有满山的鲜花,有的是岩石和荒草,像是我记忆中家乡的万安山。
儿时,妈妈带我和哥哥去看外婆,爸爸一早把我们送去,下午回来时等在万安山下接我们。
十几里的山路,我已经走的有些累了。
骑在爸爸肩膀上,我抱着他的头,他拉着我的脚,这样的一路走回家。
其实我并不习惯爸爸的气味,小的时候我跟着妈妈长大,融在我生命中的是她的气味。
周末外地教书回家的爸爸更多的是留在我的记忆里。
他总是从学校食堂带回两个白面馒头,我和哥哥一人一个。
我把我的掰开来分成两半,吃一半,留一半。
我羡慕爸爸,他能看到外面不一样的世界,他有自行车,有套在车把上大大的棉手套,有报纸,杂志,笔记本,有教学工具,那些大大的木质三角尺,还有钢笔。
没人的时候,我会偷偷戴上爸爸的帽子,围上他的围巾,穿上他的鞋。
那双翻毛牛皮鞋,好大,好重,硬而且冷,让我对大人的世界陡然生出一丝敬畏。
同龄的孩子有玩具,那种舍不得,只能让我看看,摸摸的玩具。
我说,
“等明天我让我爸爸也给我买一个。”
学校里组织教师去北京旅游,爸爸带给我一本纪念册。
厚厚的一本,闪亮的油光纸。
是北京的照片,有天安门,故宫,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
有十七孔桥,有铜牛,有白塔。
有天坛,人民大会堂,还有长安街上长长的公交车,我对世界的认知从那里开始。
六岁,我上学了,不是情愿的,屁股上重重挨了爸爸两巴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说来说去的,都是读书,我知道我的未来是他的希望。
魔怔,爷爷说,
“三个儿子,不能全都去读书,压力太大,再说了,总要留一个在身边,不然老了咋办?”
爸爸回村教书,他当校长。
划了宅基地,要建房了。
围着地皮砌了一圈石头,再也没有下文。
资金,精力,心思,这些全没有。
我曾经许多次在师生大会上听到爸爸念我的名字,从他手里接过奖状;
也曾经跟着爸爸读唐诗,写大字,暑假里被他关在家里哪也不能去。
高兴,烦恼,恐惧,厌倦,这些全都有。
那些成长的岁月我们一起走过,书是我们之间关系的桥梁。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和爸爸就是如此。
高中开家长会,同学的爸爸来了,父子见面,儿子的第一句话是,
“你怎么来了,以为你不会来呢。”
爸爸说,
“那怎么会,我不来你不就有意见了吗?”
同学上去帮他爸爸整整衣服。
“你看你,扣子都系错了。”
我在一旁呆若木鸡,原来父子之间还可以这样的互相调侃。
我知道我和爸爸之间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我们是另类的吗?还是他们过于亲密?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许多年。
我后来结婚有了孩子,爸爸写信过来说,
“你离家里远,我也照看不到,全凭孩子的外婆了,你要有良心,对人家好。”
我不知道怎样照顾别人,尤其是身边的人。
知子莫若父。
半世浮沉,一生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