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哥哥是那种会哭的孩子。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在我家里并非完全适用。
奶奶说,
“你哥哥两岁多的时候,整天站在院子里喊,‘我饿了,我要吃鸡蛋,我要吃油饼’。那时候你爷爷东躲西藏,家里穷,哪有吃的,孩子小时候受症啊。”
我比哥哥小两岁,那时候还在吃奶。
妈妈说,
“你小时候很乖,听话,不吵也不闹。”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吵也不闹的我让人看了心疼,我是有奶吃的。
可我不是那种很自信的孩子,对样貌,对举止都不自信。
大人们喜欢说闲话,没事的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时不时把孩子们也拉扯进去。
谁家孩子痞,谁家孩子闹,谁家孩子乖,谁家孩子像个女孩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大人们讲起话来无所顾忌,他们以为我还小,啥也不懂。
只有妈妈知道,我超出他们的想象许多倍。
“不爬高上梯,不让大人操心。”
这是大人们眼中的我。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内心里向往那些点子多的孩子,像哥哥那样的孩子王,领着一群孩子,做骑马状,从东到西呼啸而过。
我不行,站在人群前大声说话我觉得难堪,会脸红,不自信的我怕出丑。
越怕出丑就越封闭。
尽管在妈妈眼里我无可挑剔,内心深处,我知道,我有些小古怪。
我有时候是有想法不肯说,有时候是根本不知道要什么。
妈妈总是把我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放在床头。
夏天的衬衫,秋天的夹袄,冬天的棉衣,棉裤。
寒冬腊月,外边冷,早上饭做好了,妈妈把棉衣棉裤翻过来,里子朝外,拿到炉子上烤热,回来给我穿上。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我那时候的生活。
过年了,熬夜守岁,吃饺子,放鞭炮,新衣服不是年年有。
不过家里排行老小,这样的待遇也算正常。
好歹是有承诺的,
“明年过年一定给你买新衣服。”
那一年我上中学,腊月二十三,跟着爸爸妈妈关林赶年前最后一个庙会,我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新年礼物。
赶庙会我是人生第一次。
除了小时候拿压岁钱在供销社里买鞭炮,街上小饭店喝羊肉汤,我还从来没有买过东西。
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东西真多,琳琅满目,啥都有。
吃的不用我操心,买件新衣服吧。
服装市场上的衣服大都从浙江,江苏的小商品市场来,时髦的很。
从东头到西头,再从西头转回来,眼睛不够用。
颜色多,不是我熟悉的军绿,藏青。
样式也多,不是我小时候穿过的青年装,军装。
试来试去,浑身不自在。
心里想,过完年,穿着回学校,会不会太扎眼,同学们看了会不会背后议论,说我品味太低,没眼光?
原本以为给自己买东西是件开心的事情,没想到这样困难重重。
我还是宁愿穿着旧衣服淹没在人群中,省去许多麻烦。
从上午一直逛到快天黑,我一点主意也没有。
心想,要是今天不来,爸爸妈妈随便给我买个什么,我也就穿了。
一无所获的一天,有些沮丧,生气,却不知道为什么,该生谁的气?
倒是妈妈买了几双袜子,还有给她自己买了一件淡黄色长袖的尼龙衫。
回到家里,哥哥见我两手空空,悄悄过来问我,
“爸爸妈妈自己买了东西,没给你买啊?”
话说的有些刺激,我心里委屈,觉得窝囊,眼泪差点掉下来。
第二天,妈妈把她新买的尼龙衫拿过来让我穿上试试,大小倒是挺合适。
我说,
“这是女式的,我不穿。”
妈妈安慰我,
“尼龙衫哪有男式,女式之分,再说了,这衣服穿在里边,外面有棉袄罩着,谁能看得出来。”
这件对襟的尼龙衫我后来一直穿着,直到高中毕业,我把它留给了妈妈。
时光如梭,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妈妈去世以后的事情,睹物思人,泪如雨下,这背后隐藏的故事一直都刻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