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生涯(71):我在国内卖房子 [2013/09]
- 郭文贵的老领导 [2017/05]
- 范爷你剪吧 [2015/01]
- 戏说邓文迪 [2013/11]
- 坑爹的加拿大 [2017/11]
- 给西诺同志支个招 [2017/06]
- 24年后吾尔开希为何还徘徊在国门之外 [2013/11]
- 我要娶郭美美为妻 [2014/08]
- 我和新航道李景华老师谈育儿经 [2013/02]
- 移民生涯(67):我和牙医 [2013/05]
- 男人,女人,性,情妇,妓女和人民公仆 [2013/08]
- 王岐山的烦心事 [2017/05]
- 梦鸽最近有点疯 [2013/09]
- 我的加国梦 [2013/09]
- 移民生涯(34):东西好贵 [2013/01]
- 那一年,我宣誓效忠女王 [2013/10]
- 四十岁开始不再为别人活着 [2014/11]
- 移民生涯(52):帮朋友一个小忙 [2013/03]
- 理工男的乡愁 [2017/03]
- 略带瑕疵的小狗——周小平同志 [2014/10]
- 移民生涯(45):正宗的加拿大乡下人 [2013/02]
- 我的乡愁和那些破灭了的梦想 [2013/10]
- 祖国在变 [2017/12]
轻车熟路,发好面,上笼蒸。
二十分钟后,答案揭晓,一个馒头两张脸,一张欢喜一张愁。
表面上看好好的馒头,反过来就露了馅了。
馒头从下边凹进去,形成一个坑,掰开来,一半是死面。
坏馒头,赶紧上网宣布,辟邪剑谱失效。
沮丧,蒸个破馒头,真的要去买把手术刀把自己切了不成?
这可是大事,请示都不敢。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看来不言不语才是正道。
此后几年,蒸馒头的事情慢慢淡忘了,断舍离,童年就让它过去吧,馒头再好吃我也不想它了。
些许伤心,些许无奈,似曾相识的感觉。
后来有了油管,开始有人在网上发视频,做菜,做油条,做馒头。
老婆迷上了厨艺,一个地道的宁波人不但学会了蚂蚁上树,她竟然也加入了做馒头的行列。
照着菜谱,一点不差做出来,给我的感觉,菜谱上说面粉和水的比例2比1,她能做到2.00比1.00,精确到小数点后边两位。
她这是把管理我的方法移植到做馒头上了。
不过说也奇怪,馒头做成了,好好的一锅。
葵花宝典是这样写的:
1. 四杯面粉,加两调羹糖,拌匀,面盆里静置。
2. 空碗放两调羹糖,一调羹Costco买的发酵粉,静置。
3. 两杯水,加热到38摄氏度。
4. 将水加入放了糖和发酵粉的碗里,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
5. 发酵好的水加入先前准备好的面粉里揉成团,盖上盖子,室温放置。
6. 面团长到两倍大小,拿出,案板上揉好,分成16等份。
7. 16个圆团上笼蒸,时间设定15分钟。
8. 闹钟响,开锅,大功告成。
步骤挺多,仔细想想也不难,关键是论证了一个真理:馒头是可做的。
我也来试试。
依葫芦画瓢,这个我在行,当然不是一模一样,面粉和水2比1,我觉得大概齐就行,真要那么苛刻,还不把人逼疯了。
第一锅以失败告终,我照着葵花宝典练成了辟邪剑谱。
老婆说我改剑谱,要严格按照2比1。
我跟她讲道理,亲爱的,这是过日子,不是数学题,38度是水温不是体温,还能没个误差?
毛病肯定出在别的地方,也许不稳定才是常态,我在等着她失败。
没想到,她次次成功,我依然时好时坏。
沮丧,观察已经够仔细,学的也已经够像了,为什么我的馒头老是不争气?真是匪夷所思。
想啊想。
有一天,我忽然醒悟了。
不是38度,也不是2比1,我的酵母发的时间不够长,活性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回想起一个一个画面,我每次总是匆匆忙忙的,加了水筷子搅几下就开始和面了。
对,没错,就是它。
等不及,马上验证。
蒸了一锅,大获成功。
马上再来第二锅,又是大获成功。
32个馒头,个个白白胖胖,饱满圆润,像是满月的婴儿。
看着32个小天使,我心里百感交集,没有生过孩子的男人,做个馒头还真是不容易,耐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