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如漆似胶的怀旧(组图)

作者:jinren  于 2013-5-15 08: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京城弋事】|通用分类:回国记录|已有61评论

关键词:黑胶唱片, Jazz

昨天,看到一篇村民缅怀老式像机与铁片摄影时代的小杂文。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玩弄135和120胶片时的旧事。那种游戏银影的沉淀,现在实是难以追寻。儿时几个发小把四合院里一间储藏室,当作暗室来冲晒凉干片子。红灯下看着图像慢慢出现在显像液里的欢欣与失落,如今被数码像机追杀的片甲不留。除了在偶尔的梦中,难以回想得起来。

一番感叹现今追求短平快的现代人之后,京人我想起了另一个也已成为古董,也是被数码技术追杀的旧日里小资情调的玩物:黑胶唱片和老式电唱机。在什么都被数码化的现在,何人又记得王维的诗句: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印象中第一次听老式黑胶唱片是在姨妈家里,那是六十年代的事。姨夫喜爱音乐。那个年代,老式唱机就是他当时唯一能躲避红色的喧嚣而沉醉在音乐里的方式。那时京人我还年幼,还不能理解那个棕色方方的小箱子是怎么发出那些咱无法明白的声音的。而姨夫总是那么如痴如醉的听着唱机里发出的具有质朴、又略带嘶声的旋律。他那种情不自禁的自我陶醉,至今仍然依稀记得。

自那以后,老式唱机那种无法形容的独特音质;黑胶唱片在转盘上一起一伏的旋动;那种唱针头在黑胶上的触摸总是给我一种浪漫缠绵的悱恻之感。

七十年代末,学校开始有有欧美加和日本来的留学生。那时,咱有个发小被学校安排与几个留学生合住。记得那年有个日本来的留学生是个Jazz发烧友。他有一台唱机和不少黑胶唱片。去发小那里作客时,每次走过这个日本留学生的房间,总能听到一些平日听不到的靡靡之音:Jazz独特的那种节拍和歌手那种沙哑的音质。

京城里一个秋日的下午,咱有事去找发小。那天他正好是在斜对门日本留学生的房间里,门开着。一伙好几个各种肤色的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那位日本学生讲解Jazz音乐。

秋日的西晒太阳透过窗户,洒满了一屋子。暖洋洋的好几双各色的眼睛都在盯着不停转动的唱片。大家一边听着主人讲解Dave Brubeck的Take Five,一边享受着那种奇特的五拍节奏。

京人我悄悄的靠在开着的门上,听着唱机发出的声音,思绪也在不停的飞扬。那是咱第一次听到Brubeck乐队的曲子。那天的场景和Take Five从此无法再从脑海中抹去。记得主人手里拿着一张Columbia Record的硬纸封套,用僵硬的中文在向同学们介绍Brubeck乐队的作品。


自那以后,每次再听到TakeFive时,总也会想起那个秋日下午挤在学校一个宿舍里欣赏黑胶唱片的时刻。那些学生时的旧人与旧事总也会涌现在眼前。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是黑胶唱片快速衰败的年代。记得那年随身听Walkman还未流行。卡式录机还是又大又笨重。京城里,那时总能碰上裤管肥硕戴着哈蟆镜的潮人,他们拎着或扛着一台四个喇叭的录音机在街上招惹眼球,刺激耳膜。咱也一样,赶过时髦:买的全是的卡带。那个时候,书店里的黑胶唱片柜台也是越缩越小,直到后来完全消声匿迹。后来,干脆有一次清仓大贱卖,二楼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在过去的那个世纪有过一个在进化过程。从最初的每分钟78转到每分钟45转、33.33转乃至不甚通行的16转。唱片的面积和音乐容量也逐渐增加了,因此后来便有大碟之称,即黑胶唱片。黑胶唱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Vinyl (乙烯基)。唱片的颜色通常为黑色,偶有彩色制作。在黑胶唱片的规格中,对音质影响最大的是转速。

在唱片發展的初期,唱头的制作和唱片刻纹技术一般。唱片转速定为每分钟78转即Standard-Playing,缩写为“SP”。78转的高转速,可录音时间有限,每面只能记录5分钟左右。从四十年代末开始,33.33转速的唱片正式投放市场,既“Long-Playing”简称“LP”。单面记录时间比78转唱片提高了好几倍,可容纳30分钟左右。LP的唱片在整个黑胶唱片的发展历程中持续的时间最长,发行的数量最大,声音品质也最好,属黑胶唱片发展的顶峰。黑胶唱片也有45转的,用于灌录每面一曲的作品。45转唱片定义为 Extended Playing,缩写为“EP”。

人类对声音的记载始于爱迪生的第一只滚桶唱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黑片胶唱片作为声音记录的载体为人类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有声资料。 在数字音响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黑胶唱片并没有因为传统古老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有很多使用上的不便,但它仍然是音质与听感的标准。黑胶唱片真实地记载着音乐的历史,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始终散发着让人无法拒绝,无以忘却的魅力。

京人我很喜欢那种看着指针在黑胶唱片上轻轻划过,唱盘慢慢旋转的感觉。它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唱针在黑胶音纹的谷逢里一起一伏的游走,就如同是一种如漆似胶的亲密无间,一种声音里视觉的缠绵。

或许这种旋转的意境,是人们对黑胶唱片独有的情怀。就像摄影爱好者对135和120胶卷的迷恋一样,音乐发烧友对黑胶唱片的追捧也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淡漠。现代科技能将图像用数码相机、文字用电子文件和声音用MP3等等来数码化,但是,却永远无法把这种莫以能忘的旧日情怀也来一个数码化。


范强湃
2013-5-15

Pioneer Chinese Orchestra: Take 5 (Pipa with Orchestra)琵琶协奏曲:Take 5


Columbia Record Full Album/ "Time OutTake Five" - The Dave Brubeck Quartet - 1959:


1

高兴
1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2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1 个评论)

4 回复 病枕轭 2013-5-15 08:42
不错~大鼎!
4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5-15 08:49
你咋啥都弄啊,多好的生活啊
3 回复 总裁判 2013-5-15 08:51
78转黑胶木DG,是我们这代人的音乐基础,其意义相当于巴赫为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经典篇章奠定的基础。
3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11
总裁判: 78转黑胶木DG,是我们这代人的音乐基础,其意义相当于巴赫为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经典篇章奠定的基础。
哈哈,看起来总老师也是个黑胶发烧友

如今啊,知道什么是78转的人,怕是不多喽。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13
无为村姑: 你咋啥都弄啊,多好的生活啊
咱不就是一看门人么,闲着也是闲着,玩这玩那都是个玩儿。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14
病枕轭: 不错~大鼎!
谢谢。您也喜欢Brubeck?
3 回复 浅色 2013-5-15 09:19
你有红二代的嫌疑。
4 回复 总裁判 2013-5-15 09:20
jinren: 哈哈,看起来总老师也是个黑胶发烧友

如今啊,知道什么是78转的人,怕是不多喽。
切了您的题:黑漆胶木。
我用过手摇的,听几遍就换个针头。
3 回复 ahsungzee 2013-5-15 09:26
亲切!~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30
浅色: 你有红二代的嫌疑。
亲,您没看错吧? 咱是在侃黑胶的怀旧,不是红胶。 这跟红2代搭不上吧?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32
总裁判: 切了您的题:黑漆胶木。
我用过手摇的,听几遍就换个针头。
哈哈哈
3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35
ahsungzee: 亲切!~
您也好这口?

那个Full Album的链接挺不错。是Brubeck的经典。
3 回复 tsueict 2013-5-15 09:46
Hard to find service to develop the films after taken pictures around New year. sad!
My 33 and 78 RPMs collections have been played with nostalgia once a while.  Like to share with Jinren.  
3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5-15 09:49
jinren: 咱不就是一看门人么,闲着也是闲着,玩这玩那都是个玩儿。
原来中国看门人最幸福啊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09:57
无为村姑: 原来中国看门人最幸福啊
不否认,反正咱这个看门的是挺自在的。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10:00
tsueict: Hard to find service to develop the films after taken pictures around New year. sad!
My 33 and 78 RPMs collections have been played with nostalgia onc ...
您是在哪儿? 北京现在也是找不到冲晒胶卷的了。
4 回复 jinren 2013-5-15 10:02
tsueict: Hard to find service to develop the films after taken pictures around New year. sad!
My 33 and 78 RPMs collections have been played with nostalgia onc ...
好啊,期待您的黑胶怀旧故事。也玩Jazz?
4 回复 病枕轭 2013-5-15 10:06
jinren: 谢谢。您也喜欢Brubeck?
哪里~我可没你懂的多~西洋黑胶?没怎么听过嘢!有机会一定学习!谢谢楼主!
4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5-15 10:07
jinren: 不否认,反正咱这个看门的是挺自在的。
羡慕啊
4 回复 活水涌泉 2013-5-15 10:25
我有几张文革前的老唱片,是父辈那里传下来的。不知的还能放出声音来不。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jinren最受欢迎的博文
  1. 王菲,咱北京的尖果儿,不是做老婆的料(图) [2013/09]
  2. 有图有真相:习总的热脸贴了普京的冷屁股!!! [2014/02]
  3. 哇噻!月月鸟的女儿又威风,又漂亮。。。 [2013/11]
  4. 秦城游:带您去薄熙来的新家走一走(图) [2013/09]
  5. 京城泡妞最火最新的模式(组图) [2013/01]
  6. 海归的生意,在京城饭局上被筷子砸了 [2013/01]
  7. 瞧瞧,北京城里“尿”红墙的壮观景色(组图) [2013/10]
  8. 与美国人比,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更加明目张胆 [2013/09]
  9. 海归的亿万身家,竟落入他手! [2013/01]
  10. 雅安地震后拒绝“外援”的真正原因(图) [2013/04]
  11. 漂亮MM海归了,说"别爱美国,要爱中国" [2013/01]
  12. 雅安地震,要震出来新影帝了?(组图) [2013/04]
  13. 爆料:春晚为崔健准备的CCTV版《一无所有》 [2014/01]
  14. 用海外离岸公司隐藏资产的名单上缺了谁? [2014/01]
  15. 哥们去了三亚的海天盛筵,他说。。。(组图) [2013/04]
  16. 别肉麻了,听历史来说一说胡耀邦吧! [2013/04]
  17. 蛤蟆镜、喇叭裤还有三步和四步(组图) [2013/03]
  18. 新华社太小气,删李安的获奖感言 [2013/02]
  19. 8964,子弹,就射在我面前 [2013/05]
  20. 有权有钱的,真不该这样给儿子做示范(视) [2013/02]
  21. 爱国主义是垃圾,民族主义是乱伦 [2013/05]
  22. 中医中药,不应该是信仰与宗教 [2013/03]
  23. 咱中国孩子的仇恨,真叫人无地自容 [2013/02]
  24. 他没有罪,散落了是因为太累 [2013/04]
  25. 答谢翰山:请不要把人治、党治当作是政治 [2013/04]
  26. 与红2代争论,领悟网争中的认知盲点 [2013/03]
  27. 目睹! 震撼! 64解放军在「非北京」也开枪!!?? [2013/05]
  28. 奴才的可笑言论可以休矣! [2013/04]
  29. 侃侃您海外移民们的「国师病」 [201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 07: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