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游未尽(一):瑞士的男女共用厕所 [2015/05]
- 北京的天 华北的地 [2015/10]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三):翱翔在Speyer上空的巨无霸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结束篇):阿尔萨斯洛林,那一片净土!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二):丑闻主教的豪宅 [2015/04]
- 心向吴哥之二 [2015/03]
- 乡村小镇名堂多 [2015/07]
- 意游未尽(二):夜色米兰 [2015/06]
- 石头记——手把手教你造石头花园 [2014/05]
- 心向吴哥之一:实用信息 [2015/03]
- 意游未尽(四):探访米兰三年会,把“美食”穿在身上 [2015/06]
- 意游未尽(五):奢华都灵 [2015/08]
- 心向吴哥之三 [2015/03]
- 莱比锡一日(海量图集) [2014/08]
- 远山的呼唤——瑞士意大利山地小火车游之完结篇:北意 vs. 南德 [2014/06]
- 天河挂绿水 秀出一芙蓉 [2015/11]
- 柏林散记:跳蚤市场+裤裆大街+犹太人小学+IFA [2014/09]
- 最近的一些摄影作品 [2015/08]
- 再见了,我可爱的小精灵 [2015/06]
- 北方明珠大连 [2015/10]
- 日本人的细节,连德国人都自叹不如! [2015/03]
- 意游未尽(三):史诗般的艺术殿堂 [2015/06]
- 闲得蛋疼——周末瞎逛德国小城 [2015/01]
Linum是柏林远郊的一座不足800人的小村庄。村里平时冷冷清清,只有在每年的三月和十月才会出现人流攒动、车水马龙的“盛景”。因为此时的Linum是候鸟们的家,数万、甚至数十万只的鹳、鹤、还有大雁等候鸟都会如约在这里稍作中转后继续飞翔。当它们起飞分散觅食、或闲庭信步扇动翅膀,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安静的欣赏,用镜头去捕捉那最动人的一刻。
一如既往,以沿途风光开篇。A10,柏林外环线,汉堡方向。
柏林附近水网密布,桥梁众多。
树上挂满了鸟巢。
万圣节来临,商家打起了“鬼”主义。来欧洲旅游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欧洲高速路边几乎见不到广告牌,这并不是因为欧洲人商业意识淡漠,而是法律明文禁止,以免司机开车分心,造成意外事故。
快到目的地时,突然堵起车来。果断方向盘一打,走另一条路。
约莫开了十分钟,发现路边停了不少车。有状况!
朝着别人目光的方向望过去。哦,远远地,在农田中间,有一群鸟正悠然自得地漫着步。看个头,不太像鹤。那就不久留了,上车,继续赶路。
终于开进了小村。好家伙,村里的马路,满满当当全是车。
转了几圈,好不容易在村口的消防队前逮到了一个停车位。一名合格的消防队员是啥样?他不但要能救火,还要能救人,能上天,能入地,必要时还能下水!
消防队隔壁的商店早已人去楼空。
只有精美的镶嵌壁画留了下来。
秋天色彩缤纷,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这里真不愧为鸟儿的乐土,走哪儿都会看到“它们”的痕迹。
鹳是西方传说的送子鸟,这里的幼儿园理所当然要取名为“鹳巢”啦。
咦,这个老爷爷,手拿望远镜,仰头似乎对着什么指指点点,让人好生好奇。
原来,屋顶上伫立着一只“大家伙”呢。
老爷爷的身后是NABU(德国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开设的服务中心,游客们在此可以咨询信息、购买纪念品、参加讲座,甚至可以跟随专业人士深入鸟儿的“领地”一窥究竟。NABU还布置了一间小小的展厅,向游客们介绍有关鸟类迁徙的知识。
小村地图。箭头所指的地方即NABU。我们要沿着虚线一直往上走。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旁边据说正栖息着成百上千的鹤。
NABU对面的教堂,相对于周围那些鳞次栉比的民房,显得格外出众,鹤立鸡群。
顶着艳阳,一路上不少见各种各样的动物。
还偶遇一群鹅,排着队,昂头挺胸,伸长了脖子“嘎嘎、嘎嘎”地叫着,仿佛在嚷嚷:“让开!让开!”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栅栏,一头扎进石槽,开始吃起午饭来。
透过一片长得比人还高的芦苇丛,池塘近在咫尺,可“主人公”却迟迟不肯露面。
回头望望,教堂钟楼也成了“小人国”里的道具模型。应该快到位于池塘中央的眺望台了吧(地图箭头所指处)?
话刚说完,空中便响起一阵清脆的鹤鸣。我顺着声音的方向追去,几百只洁白无瑕的鹤顿时映入眼帘。
鹤群有大有小,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又排成“V”字形,从头顶上轻盈地掠过。
走着走着,来到一座瞭望塔前。
登高远眺,但见不少鸟儿正在晒日光浴呢。
瞭望塔的墙上挂着一幅鹤迁徙图。来自北欧的鹤途径欧洲大陆一般走两条通道:飞往北非和中东的取道东欧,到西班牙越冬地则会在Linum做短暂停留,恢复体力补充给养。
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水边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芦苇。不时有鸟儿在密不透风的芦苇丛里鸣叫,而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有几只鹤飞得很低,速度也越来越慢,好像要找地方降落了。
不多久,便回到了位于池塘中央的那个瞭望台。鹅的“家”门口不料“站”着几位“不速之客”。鹅们平时回家的路被堵死了。而想要回家的鹅们,正琢磨着如何跨过这道“天堑”呢。
鹅们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战胜了障碍,大摇大摆地走进栅栏,又一头扎进石槽,享受起美味的食物来。我的肚子这时也咕咕作响,那就找个路边店吃点儿东西吧。
我点了这家店的特色菜——“鹳面包”。在将鹳列为保护级动物的德国,我当然不能指望这道菜里会惊现鹳肉。我只是好奇,它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菜”端上来了,被一层薄薄的纸裹着,上面印有Döner Kebab(土耳其肉夹馍,德国人快餐里的No.1),让人觉得其身份有点儿不伦不类。
仔细一瞧,果不其然:两片馍夹着一些诸如黄瓜、灯笼椒和西红柿之类的蔬菜,上面再醮上一层白白黏黏的希腊菲达奶酪,花花绿绿的样子,表面上好看,但味如嚼蜡,实在不敢恭维。
一只金色的“大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盘旋良久。
小村的主路两旁以独门独户的住家居多,几家路边店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其中的一家还算生意兴隆,进去瞧瞧。
我们三步一停、五步一站,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耗在了小村里。回到停车处的时候夕阳早已挂上了树梢。
刺猬般的云彩。
三哥儿俩大眼瞪小眼,大伙儿猜猜它们做啥用。
因为没能近距离观赏到鹤的风采,难免觉得有些可惜。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想算了,回家!
忽然间我的耳边又想起了熟悉的声音,抬头一望,数以千计的鹤从遥远的天际、从树林间,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广袤的农田,遮天蔽日地飞了过来!它们一路齐鸣,却一点不显嘈杂,反而如天籁之声重重叠叠,一声声悠扬婉转回荡在苍穹。这一刻,我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大自然神圣的敬畏。我怦然且肃然地伫立在某个角落里,心满意足地充当着这场大自然奇观的看客。
鹤在农田上盘旋几圈后,开始下降了。我躲到一棵大树的背后,屏息凝神,生怕一不小心发出声响把这份幸福给吓跑了。天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目测100米不到)、这么仔细地观察这么一大群鹤!我被眼前的这一切震撼得忘了呼吸,久久无言......
我后来了解到,赏鹤的最佳时间不是白天,而是傍晚时分。因为此时的鹤因长途飞行,已精疲力竭,急于寻找落脚处以便过夜,也急于觅食恢复体力,观鸟或拍鸟者可以靠近到百米左右。
今天的故事真可谓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啊!带着极大的满足感,和略微疲惫的身躯,我们离开Linum,踏上回家的路。对!还有明年呢。明年再来!
谢谢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