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游未尽(一):瑞士的男女共用厕所 [2015/05]
- 北京的天 华北的地 [2015/10]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三):翱翔在Speyer上空的巨无霸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结束篇):阿尔萨斯洛林,那一片净土! [2015/04]
- 复活节德法边境游(二):丑闻主教的豪宅 [2015/04]
- 心向吴哥之二 [2015/03]
- 乡村小镇名堂多 [2015/07]
- 意游未尽(二):夜色米兰 [2015/06]
- 石头记——手把手教你造石头花园 [2014/05]
- 心向吴哥之一:实用信息 [2015/03]
- 意游未尽(四):探访米兰三年会,把“美食”穿在身上 [2015/06]
- 意游未尽(五):奢华都灵 [2015/08]
- 心向吴哥之三 [2015/03]
- 莱比锡一日(海量图集) [2014/08]
- 远山的呼唤——瑞士意大利山地小火车游之完结篇:北意 vs. 南德 [2014/06]
- 天河挂绿水 秀出一芙蓉 [2015/11]
- 柏林散记:跳蚤市场+裤裆大街+犹太人小学+IFA [2014/09]
- 最近的一些摄影作品 [2015/08]
- 再见了,我可爱的小精灵 [2015/06]
- 北方明珠大连 [2015/10]
- 日本人的细节,连德国人都自叹不如! [2015/03]
- 意游未尽(三):史诗般的艺术殿堂 [2015/06]
- 闲得蛋疼——周末瞎逛德国小城 [2015/01]
这架真材实料的飞机是Speyer科技博物馆(德文名:Technik Museum Speyer)极为可观的馆藏作品中的一件。Speyer科技博物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幕,是Sinsheim汽车与技术博物馆(德文名:Auto- und Technik Museum Sinsheim)的子馆。该博物馆目前拥有一旧一新两个室内展厅以及一个面积超大的室外展区。另外,一个巨大的IMAX穹顶影院也落户于此。注:网络截图。
母馆Sinsheim汽车与技术博物馆距法兰克福也只有一小时车程。从空中看,它比Speyer科技博物馆大,也拥有一个IMAX影院——3D影院。注:网络截图。
走进旧展厅,老爷车、救火车、军事用车、蒸汽机车、拖拉机、乃至螺旋桨飞机以及小型潜艇等悉数现身,数量及种类均多得难以计算,令人目不暇接。
德国制造的第一辆蒸汽机车Saxonia号。
古人就靠这玩意儿自娱自乐。
管风琴独霸一方。
来到室外,满眼尽是飞机。它们当中很多是架起来离开地面的,有些造了楼梯让你可以进入内部参观,还故意倾斜一点角度,叫你体会腾空而起的感觉。
两家博物馆均由同一家协会(会员才不到两千人)经营,有一点点像美国史密森协会,但规模沒有人家大,而且展品杂七杂八,飞机、轮船、火车头、甚至压路机混搭在一起,颇有些菜市场的味道。
这个十字路口设计得挺复杂的。
看我发现了什么?挺眼熟的嘛。
柏林墙在这儿也占有一席之地。
战机直插云霄。
安-22是前苏联安东诺夫(Antonov)设计局研制的远程重型军用运输机,是人类历史上制造过的最大的涡桨的飞机,运送部队和大尺寸、大重量的军事装备。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这架巨无霸747客机了。参观者拾阶而上,不但可看遍客舱、行李舱等被解构后的空间,更可走上机翼漫步眺望远方风景。
穿过旧展厅的屋顶,遥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罗马式教堂——Speyerer Dom。
德国的四月天变化无常。一块积雨云过去后小晴了一会儿,另一块积雨云又移过来了。
有兴趣者甚至可坐滑梯从六层楼的高度回旋滑至地面。
瞧,这两个屁孩儿玩得多开心呀!
除了各式航空飞行器外,室外展区还陈列了一些民用船只与军事舰艇。这是一艘救援船。
照片展示了救援船“搬家”的过程。博物馆里的其他“大块头”基本上也是这样连拖带拉费了老大劲才搬过来的。像汉莎航空02年捐的那架747,由于Speyer没有机场,无法直接将飞机“飞”进博物馆,就必须另想办法。人们的做法是,先在法兰克福拆下飞机的内装,接着將两片主翼也拆了,只剩下机体空壳。然后把机体用吊车吊到特制的拖车上,连机带车一起开上停在河边的拖船,再沿河而下运抵Speyer。上岸后拖车一点一点地挪向博物馆,途中还砍掉了一棵挡道的树。到达博物馆后,工作人员再将卸下来的部件重新装上。可见这种“搬家”既费时又费力。
救援船解剖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还有一艘代号为U9的柴油潜艇。我们顺着扶梯小心翼翼地钻进潜艇的“肚子”里面,可见里面布满了老式古怪的仪表仪盘,可供人活动的空间小得可怜。官兵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注:由于内部狭小昏暗,照片拍摄效果不佳,所以就将此免去了。
新展厅内最大的亮点是08年起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前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BURAN)。
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航天飞机机舱中部打开的样子,今天总算近距离欣赏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它外表的隔热板让整艘飞船看起來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哈哈!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时空穿梭车”?
貌似中国的航天飞机样机也露了一小脸儿。
“联盟”号航天舱(Sojus),94年西德宇航员Ulf Merbold正是坐着它从米尔宇宙空间站(Mir)返回地球的。
ESA国际空间站。晚上会做恶梦。
谁说只有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喜欢把车弄得花里胡哨的?美国人也好这一口嘛。
下午7点,当IMAX最后一场电影《耶路撒冷》开演的时候,博物馆正好关门。这个“擦边球”让我们在博物馆里多出了45分钟(一场电影)的参观时间。
电影结束后,在博物馆隔壁的房车露营地宿了一夜。Good night,巨无霸。
第二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又见它蓄势待发展翅欲飞。Good morning,Speyer科技博物馆!
谢谢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