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回国比较频繁, 知道过去有些同学, 朋友工作扎扎实实. 在企业一步步从基层做起, 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成为企业领导, 聊天时忽然发现其中也有的除了在公司任职以外, 竟然一夜之间兼职成为研究生导师. 而这些哥们绝对是平时连报纸都懒得看的一类, 对互联网更是一无所知, 所以从来不上网, 更没有电子邮箱. 生活不复杂, 很简单. 唯一的爱好就是饮酒唱歌打麻将. 真不知通过何种辛勤努力? 何以取得如此傲人的学术成就? 本人读了几乎一辈子的书, 稍不留神, 不幸成了读书专业户, 都还未有勇气在学术领域误人子弟. 真是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啊! 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莫明其妙之余, 遂问其详, 方知原委, 后来又对此题作了一下调研, 才如梦方醒, 深感震撼. 现简述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几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祖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 国家领导党政干部, 行政公职人员, 企业管理人员, 民营企业老板, 也卷入其中, 应当说全民重视知识, 百忙之中不断更新和提高理论素质, 是一种可喜现象, 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表现. 值得肯定;但也难免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之辈. 有少数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金钱捞取文凭, 为升官积累"资本". 平时不见他们学习, 几年之后, 摇身一变竟成了名牌大学的硕士或博士,这股领导干部“文凭热”中, 一部分领导干部是把获得学位, 文凭当做加官晋爵的"敲门砖". 现在中国社会普遍流行两种假文凭:
-
"真的假文凭": 所谓"真的假文凭", 就是指"真正的"假文凭. 就是指花钱从市场上买来的造假文凭. 据报道: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填写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 而其中大多数是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据江苏某单位一位组织处长说: “你如果问我大院里有多少人没有研究生学历,我可以大概告诉你;你如果问我多少人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三天也算不清.”
-
"假的真文凭": 就是指"假的"真文凭, 又叫"注水文凭". 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大搞"权学交易", 以此获取高学历文凭. 当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时,官员们一边享受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一边轻松地拿下硕士, 博士学位, 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假的真文凭”, 因经得起"调查", 故更具有欺骗性.
自古以来,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 是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圣地. 然而, 受利益驱动, 一些名校也不再是世外桃源, 如今的高等院校竟让金钱玷污神圣殿堂. 一些高校(包括一些党校)受利益驱动, 不断网罗在职领导干部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学位, 开始为少数干部, 官员授予了大小不等的"泡沫文凭". 从而导致"权学交易"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高等院校学历学位遂成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权学交易"是双重腐败, 某些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调查, 许多国内一流的高校, 许多省级以上的党校都发放了这类假文凭, 获得这类假文凭的绝大多数是干部, 相当一部分是各级领导干部. 一些在职领导干部握有各种项目的审批权, 这种行政资源可以给学校安排土地批租, 拨发经费, 课题承包, 项目合作, 以及企业赞助等许多"好处", 从而使一些高校自降"门槛". 这种由此产生的文凭泛滥, 其直接恶果就是文凭贬值. 除了不劳而获物质财富分配不公之外, 造成社会的又一大令人尴尬的不劳而获和精神财富分配不公, 看来中国已没有任何公平正义可言, 再没有一块净土了啊. 令人痛心.
文凭腐败, 特别是官员文凭腐败, 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已成众矢之的, 到了人人喊打同声谴责的地步. 到了应该采取措施认真治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