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团队合作-马云发迹浅析

作者:讲理  于 2015-10-26 01: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关键词:阿里巴巴, 团队合作, 创业, 马云 成功 励志

在10月14日举行的2015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说到: 大家把阿里巴巴十八个创始人讲得非常了不起,其实阿里巴巴十八个创始人十六年以前因为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才来创业的,我们没有很好的文凭、没有很好的资历和关系,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是因为对未来的想象,我们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就会成真。

揣摩这话,觉得不无道理说的也是, 在那个年代,不要说是优秀人才,但凡有份像样的工作,生活无忧,谁会舍得丢弃现有工作,甘冒风险?谁会死心塌地,屈就在马云之下?更不要说那些智力超群,聪明绝顶的优秀人才,拥有好文凭,大多清高自傲,好高骛远,教条刻板,墨守成规,眼高手低,不接地气;而那些有资历或关系背景之辈,更何愁工作?无不生活顺心,职业稳定志得意满,无忧无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谁会费心思找出入路?有谁会对马云正眼看多一眼?反正我不会。

所以说,历史上凡成大事者,其成功的合作者常常是生活低下思想简单的穷人,马云忽悠的的伙伴都是普通平民,安身立命,朴实淡泊,谦卑低调,不事张扬,所以勤奋专注,脚踏实地顺服可靠值得信赖,容易成为铁心的合作伙伴 毛泽东号召的是低下的贫苦农民,生活艰难,前途暗淡,一张白纸,没有负担,没什么可失去的。可以死心踏地,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当然这些人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

聪明人在一起,别说18个人,就是8个人也做不到团结一致,也会利益冲突勾心斗角,四分五裂,矛盾重重,甚至连孙子兵法都能用上。因为过于聪明的人常常脱离实际,自以为是不甘人下,斤斤计较,你争我夺内耗严重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以平庸或失败为结局。

这就启示我们,要搞合作,就要志同道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方未必是最优秀的精英,未必素质有多高,未必是胸有大志之人,但一定要互补,好的组合是必要的,  宁可对方数值为0.5, 只要一致,则合力为: 1+0.5 + .. > =1.5,也不愿意对方数值为1,处处设反,搅事添乱:其合力为:  1-1- ..=< 0。

另外,试想当年马云若是春风得意,学习名列前茅, 考入重点大学,读研攻博,潜心学业,忙于科研,构思论文,还能有时间去寻找商机,还会关注互联网吗?互联网与他什么关系?虽然结果也可能在某个学术领域出类拔萃,但更有可能生活平淡无味,波澜不惊,终生默默无闻。 所以有失才会有得,关掉一扇门的同时就会打开另一扇。只有身处逆境才会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努力改变现状;只有走投无路才会义无反顾,敢于冒险,最后绝处逢生;只有摆脱束缚才会打破常规,思想突破,创意不断,终将获得成功。

这再一次论证了毛泽东的英明论断: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另一方面也说明为什么美国仍存在大量的家族企业,中国海外华人创业者极少有合作成功的先例,大都是家族企业,小打小闹,顾及风险,难以成长做大。皆因为合作太难了。但马云做到了,并奇迹般的获得成功而且变的如此自信,雄心万丈,豪气冲天,令人不可思议。

时势造英雄,但抛开大环境这个重要因素暂且不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需要彼此感染激励,这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拟的,应象马云,毛泽东等那样,在自己周边发现合作者,而不是隔空喊话,舍近求远,对周围视而不见,广交四海以显示自己朋友遍天下,客户到处有,从而造成深不可测之感,一副高高在上,干大事的样子,最终一事无成。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22: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