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油的咸鸡蛋是这样炼成的 - 改良版 [2013/07]
- 脚抽筋怎么办? [2013/03]
- [提升国民心地素质] ZT:與日本孩子共進午餐有感-我們已輸在起跑線前 ... [2013/05]
- 爱情如是说(五-上) [2013/04]
- 爱情如是说(五-中续) [2013/04]
- 爱情如是说(五-中) [2013/04]
- 听入大千世界 [2013/02]
- ZT:遗忘罪恶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刘晓波) [2013/05]
- 提升国民心地素质] ZT:埃及导游哭诉中国游客十大劣迹... [2013/06]
- 独游巴塔哥尼亞 (1) [2013/03]
- [提升国民心地素质] 转贴:56个电话背后中国人的信任危机 [2013/07]
- 爱情如是说(五-下) [2013/04]
- 征高招:如何提升国民心地素质 [2013/02]
- 林中雪竹 [2013/02]
- ZT: 政体转变案例:俄罗斯真是变颜色了 [2013/03]
- 无语的纪念 [2013/06]
- 情网 [2013/04]
- 夏日里的繁忙 [2013/06]
- 独游巴塔哥尼亞 (2) [2013/03]
- 爱情如是说: 关于规则的片想 [2013/04]
- 如何提升国民心地素质 - 续1:征招第一天点子汇集 [2013/02]
许多年不看电视了。不是没的看,很喜欢自然发现, 历史,科学, 设计这些频道。但看电视占用的感官太多 - 眼,脑,耳都占了,我基本干不成别的事了。试过边看边打毛衣,几年打不成一件。也试过上跑步机,但总是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站在电视机前完全不动。
一天到晚想干或必须干的事太多,所以尽量想把时间“叠”起来。最好的“叠”法,是“听”。想听的愿望有年头了。
小时候书袋一个,什么有字的东西都读。街边买个热烧饼、烤红薯,会边走边吃边读垫手的报纸片 (大概吃下去了不少铅, 幸好不常有的吃)。开始想读书时,正是文革开始时。家里的文艺类书, 像一千零一夜,希腊罗马俄罗斯雕塑画册,都用车运到废品站了。古典音乐的唱片也做成了痰盂盖。这大概为父母在后来被抄家时减少了一些罪状吧,虽然没有免去进牛棚的处置。剩下的只有科研书和一套鲁迅全集。这两种我都看不下去。于是到处跟同学借。特别羡慕有哥哥姐姐的同学,他们总有从学校里被封闭图书馆里“搞”来的小说。到同学家玩,坐翻他们哥哥姐姐的文革前中学语文课本,也很有趣。
我的小说品味,从民间故事民族神话开始,经过了乡土文学,古典神怪,外国短篇,到中外长篇。 读了但始终不喜欢四大中国古典名著, 蒙钝不得个中三昧吧。 对外国小说则非常入迷,读着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比自己所在的世界多彩有趣得多,有环球探险,有机智破案,有贵族争斗,有平民温馨,有铭心刻骨的爱情,有正义战胜邪恶的复仇。父母不许我读“封资修”的小说,怕我学“坏”了。我就躲在被窝里看。后来父母去了干校,留我一人在城里上学,就可以敞开看了。
一天读简爱读到深夜,被书里的夜半叫声吓得毛骨耸然,不敢再在自己的小屋独自呆下去,于是壮胆去敲隔壁老太太的门。 这隔壁老太太从来不苟言笑,我一向对她怕而远之。但今夜书里的恐惧太大,不得不上门求救。还好老太太灯还亮着,给我开了门。我告诉她我害怕,问能不能在她那里坐一夜。她说没什么可怕的,要我回去,别再看吓人的书了。沾了一些人气,我胆大了一些,回去提心吊胆地睡了。
文革期间,借书始终不易。最雀跃的一次,是从同学处一下借到了近十本书,让我带着上火车看。坐火车是去干校看父母,这么多书,够我享用好多天啊。在火车上,我完全沉浸在书里,没注意到两个军人走过来。 听到他们问我在看什么,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拿起我在看的书,是本雪莱传记。看到雪莱的头像,他们讲是本坏书,收走。他们又搜我的行李,把里面的书全数没收。我哭都不敢哭,只求他们这是别人的书。但他们讲要追到书主的住处派出所,我只有噤声。 满车厢的人,大多是本地的农民,好奇的观望,看得我头都抬不起来。
我不敢对父母或任何别人讲这事, 但必须对借我书的同学讲。 我找到她,向她千万地道歉,愿意赔钱,尽管我知道这些书是买不到的。她说书都是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不用还钱,但最好和她一起去道歉。 于是我就跟着她一家一家地去道歉。大家都很善心,告我没关系,但我的负疚至今犹存。多少年后同学聚会,我对她和他们讲起我的负疚,他们都不记得这件事了, 笑我自我折磨。
到文革过去,大批翻译小说重印,我一气买了数百本,却发现没时间看了。上学上班照顾家,再也不敢坐下来读小说了,怕止不下来,把要紧事都耽误了。另外也觉得坐下看书占用的感官太多 - 眼,脑占住了,其它肢体基本上不能别用。于是希望有个朗读机。听书会好得多,可以边听边干些不用脑子的事。
朗读机在多年前是幻想,我于是想法子找些别的听书法。来美的一大惊喜是发现图书馆里有很多有声书,这下可以边干事边听小说了,还顺带练英文呢。但如今我对小说的胃口已消退,希望听一些知识容量大些的东西。后来找到的宝贝是the great teaching series. 这类教学系列录资深教授讲的文史哲、经济、科学课程,深入浅出,还附简明讲义。
我在打扫卫生、修理房屋、侍弄花草、开车远行的同时,听了西方哲学史,西方思想史,史诗选评,小说流派讲评,金融投资, 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这些毫无娱乐性的内容,过去我是完全打不起兴趣来的,现在倒听得挺有味,很开窍。
除了听课外,其它时事新闻也是听来的。家里收音机总是调在公共电台,喜欢它的内容公正,有深度和广度。边洗漱,边烧饭,边听新闻世事, 边练英语, 样样不耽误。 还喜欢上网听TED radio show. 那些独特的视角,智慧的火花,绝妙的办法,总给人带来许多启迪。
现在技术突飞猛进,朗读机也已成现实。前几天搬办公室,收拾房间觉得无味,发现Adobe 有朗读功能,就让Adobe来读一篇长文件,伴我收拾东西,省了我另花时间读文件。中文朗读软件,也有一些选择。 我试装过,但被防毒软件定为病毒软件而未成。 希望哪天听中文文章也能随心如意。
感叹人境转移,历史演进,社会变革,技术突破,今天我已很少坐下来看书了 (除了还是津津有味读村里诸君的大作)。 仍然嗜书,只是大部分书是听来的。 那兴味无穷的世界万象,人类智慧,随风入耳,萦回脑际, 一大享受也。 是记。
后接:
应病枕轭君之激,在这儿晒晒我的小人书
再接:
晒书激出了病枕轭君一段精彩的小人书恩仇记,和多人的激响同忆。 那个为买小人儿书冒着寒风砸煤核拉菜车的孩子真叫人感动 -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321716&do=blog&quickforward=1&id=17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