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的魅力 [2015/07]
- 可恨的特务 [2018/08]
- 范冰冰逃税案 [2018/10]
- 干妈 [2018/08]
- 和女儿谈“恋爱” [2015/08]
- 让美国佬先赚钱 [2018/02]
- 我来炒炒“李嘉诚” [2018/03]
- 叔叔帮我再介绍一个女朋友? [2014/02]
- 公安东莞“扫黄”有感 [2014/02]
- 梅姨的情事 [2018/01]
- 尴尬 [2017/01]
- 谈“中国的命门” [2018/05]
- 鲍叔的智慧 [2015/04]
- 疫苗问题 [2018/07]
- 叙利亚挨揍引发的思考的思考 [2018/04]
- 我所认识的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2018/01]
- 复习一下旧闻 [2018/07]
- 将军与屌丝 [2015/09]
- 大家不愿喝鸡汤 [2014/03]
- 活着 [2014/12]
老蒙有时感到自己“活”得有些累,也就是不自在吧。谈到自由自在,大家便会联想到独裁国家对公民的言语,集会,迁徒的约束;囚犯没有人身自由;重病患者由于虚弱而又行动不便。其实自由所涵盖的内容应该比这些现象要宽泛的多,深邃的多。我才疏学浅,是无法为“自由”清楚地下个定义的。这篇短文只是我看了有些书后所做的一些联想而已。
《指月录》中记载丹霞天然过慧林寺,正逢天寒地冻。禅师取下木佛,烧佛取暖。院主见后,惊骇呵斥道:“大师为何焚烧佛像?”丹霞天然拨了拨火,说:“我烧木佛,是为取舍利。”院主反问:“木佛哪有舍利?”丹霞天然说:“既然没有舍利,那就再取两尊来烧吧。”这段公案大概是想说丹霞不被偶像系缚,他的精神是自由的;可是他烧佛的目的却是为了“取暖”,这是他意识仍然被“个体不被冷天气冻死这样的生存意志”所支配,在这一点上他是不自由的,并且他毁坏他人财物(庙产)是要吃官司的。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是说有东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一日突然想吃家乡的鲈鱼烩,便弃官而归。原文是这样写的“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这段短文是想说张翰不被乌纱帽所牵挂,不为功名利禄而扭曲自己、可是我以为他的思想虽然不在意于官爵可又被鲈鱼烩所勾引。这不活脱脱的贪吃吗?这和贪色、贪财、贪官相比又能好到何处?可以肯定这也是不自由的。
生活里这样的事例非常多,我们常常不肖于“A筐”,我们却把自己不自觉地放进“B筐”。当有人蔑视世俗生活时,他(她)却让自己成为虚无缥缈的“道”的奴隶。我以为这世界本就没有绝对自由。但我却很欣赏上面两个例子中的人物,他们所具有的独立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