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习主席看到,,,电影《建国大业》演员国籍 [2013/07]
- 说一两件亲身经历的真实事情: [2013/07]
- 据统计,国内所有抗日影视剧中,被击毙的日本人次,已经超过1亿 ... [2013/07]
- 上几张书法旧作。 [2013/03]
- 爱,不是一定在一起 [2013/07]
- 书法日谈:如何学古人,如何临帖 [2013/06]
- 几张画 [2013/03]
- 草书 shen fuen 网友诗春雪 [2013/03]
- 字画练习草稿各一 [2013/03]
- 前几天作品的大图 [2013/03]
- 李白诗:长相思 [2018/02]
- 咏梅诗,行草一个 [2013/04]
- 爱国有风险:六国婴儿奶粉出现短缺!“不是我们不爱国,我们只是不敢去冒这种险” ... [2013/07]
- 好久没来了,看到各位都好甚慰。上个近作缩略版 [2013/05]
- 近日大忙,盖天气渐好,事事分身,书法也怠慢了。拟近日在俱乐部发贴继续论书法 ... . ... [2013/06]
- 仿古画 [2013/04]
- 网友来啦(Laile)日至摘抄 [2013/03]
书法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史,和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身处海外的华人,也不应该忘记我们的传统书法艺术。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博大精深,而且门派林立,书翰众多浩如烟海,确实有很深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书法又是一个很适合大家修身养性的东西。很多人都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个让自己放松的活动,或叫爱好,书法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爱好。
书法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有着自身很大的优势:
(1)
大家的汉字基础牢固:大家都会写汉字。
(2)
书法要求的用具简单,经费开支很小:一支毛笔或铅笔圆珠笔,一张宣纸或复印纸或报纸,就可以开展。即使选用毛笔,宣纸和墨水,唐人街也很容易买到,而且,如果不太挑剔,一支笔基本能用半年以上。开销也很小,远远低于其他一些昂贵的爱好。
(3)
书法的时间性很灵活:任何一个闲暇的时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都适合用来从事这个爱好。这也是其他很多爱好(好像除了绘画)很难想象的。
(4)
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一根笔,一张纸,用这么简单的东西,写大家基本都会写的汉字,但经过你的创造性的活动,却能产生出具有强大艺术性的美丽的作品。这其中的娱乐性是其他很多爱好不能比拟的,极适合修身养性。
(5)
书法风格多样,每个人都容易找到自己的选择和偏爱:仅仅从书体上讲,就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融合的中间书体;从历史派别来讲,有帖学派和碑学派之分;从现代眼光看,又有传统派和现代派之分,等等,所以大家很容易选择和自己脾性对路的风格来学习和娱乐。
(6)
书法十分适合作为爱好而不是职业:很多人对书法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书法只是职业书法家们的事情。其实,纵观历史,真正对书法有着巨大贡献的大师,往往都不是职业书法工作者,而是业余爱好者;同样,自古至今,大多数职业书法工作者的水平,历史的看,都不如同时代的一些业余的书法家。所以,这也应该看成是书法适合用来作为业余爱好的一个优势。
另一方面,书法的美,是存在于任何水平的书法作品中的,很多业余书法爱好者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也就是美。不是说非要大师的作品才有美。一个孩子的书法,都同样能让人感到天真质朴的美。所以任何一个书法爱好者都能享受到书法迷人的魅力,和乐趣。
在很多反面,书法和足球很相似。只需要一只球和一双球鞋,甚至没有鞋也行,用几块砖头摆出两个球门,就能让成千上万的足球迷们享受到足球的乐趣。同样,也不只是足球明星级别的人才能享受到它的乐趣,任何一个踢球的人都能享受到足球的乐趣。好像唯一不同的是,业余足球队很难打败职业队。另外,足球对体力要求严,强度大,不适合每一个人。
所以,大家为什么不拿起你的笔?
当然,学习书法,需要一些书法的基本知识。但开始的时候,并不需要掌握很多,随着学习的深入,自然会理解和掌握的愈来愈多。但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是必须的,会帮你少走很多弯路。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很容易在网上搜索到很多书法的基本知识。
至于开始学习什么书体好,其实是见人见智的。有人主张从楷书,有人从隶书,篆书开始,甚至有人开始就学行草。当然,无论学什么书体,最好从古人中水平高的碑帖学起,这是最重要的,书法上说“师乎其上,得乎其中;师乎其中,得乎其下”,说的就是师法高,也仅仅能得到其中;如果开始时师法中等,最后仅仅能得到下等水平。而且,开始的时候你学习的碑帖的风格,往往会影响你往后一辈子的书法风格,想摆脱都很困难,你以后的书法总是多少要流露出你初学的书法的风格。所以,选择什么碑帖开始学起,其实也很重要。
至于帖派和碑派的分别,很重要,但开始可以不管,或少管,大概知道些最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其实,很多人,甚至很多学书法多年的人,对碑派和帖派的认识也有严重的误差。历史的看,帖派其实比碑派的历史更悠久,理论上更系统化,技法上更成熟和多样,风格上也更古。但不少人见名起意,总是认为碑派比帖派的历史长。其实,中国书法在很长一段世间,是被手札和尺牍这一类帖派风格书法统治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米芾的苕溪诗册,等等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名帖,都是帖派风格的书法作品。二王等的魏晋风格,颜真卿的唐人风格,米芾苏东坡等的宋人风格,都是帖派书法的巅峰和典范。而且,现在看到的很多石刻的碑,其实也应该归于帖派,如诸遂良的枯树帖,王羲之的圣教序等,它们之所以是石刻的碑,仅仅是当时为了传播的目的,刻成碑,以便大量拓印下来,用于传播书法之用,因为那时没有复印机。而碑派,始于明朝,随着大量的汉碑的出土,渐渐兴起了碑学,和书法上的碑派。但碑派笔法上的稍见成熟和定型,则是清朝中期,甚至更后来的事情了。现在,很多现代风格的书法家,往往是从碑派出身,盖因为碑派讲究气势,利于在厅堂里出大效果,符合现代条件下对书法的要求。而讲究笔法技巧的帖派,则利于在书札,尺牍间表现精美华丽难度极大的笔法。所以,我个人认为,碑派风格的书法有气势,适合厅堂效果,适合远看,但不是很耐细细品味;帖派风格的书法,则适合在手札尺牍中用来表现书法的技巧和精美,适合表现书卷气,适合独坐细品,但不利于挂在厅堂出大效果。各有优劣。但有没有将二者很好的融合起来的书法大家?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但对于初学,没有必要顾忌太多碑帖派别的话题。选择一个好的碑帖,用心把基本笔法练习好,为以后难度大的笔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多看名家的书法,尤其是古人名家的书法,提高自己对书法审美的水平,是很重要的。拿起毛笔,写写汉字,可能你今后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会有很大的不同,你会因此迷上书法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