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习主席看到,,,电影《建国大业》演员国籍 [2013/07]
- 说一两件亲身经历的真实事情: [2013/07]
- 据统计,国内所有抗日影视剧中,被击毙的日本人次,已经超过1亿 ... [2013/07]
- 上几张书法旧作。 [2013/03]
- 爱,不是一定在一起 [2013/07]
- 书法日谈:如何学古人,如何临帖 [2013/06]
- 几张画 [2013/03]
- 草书 shen fuen 网友诗春雪 [2013/03]
- 字画练习草稿各一 [2013/03]
- 前几天作品的大图 [2013/03]
- 李白诗:长相思 [2018/02]
- 爱国有风险:六国婴儿奶粉出现短缺!“不是我们不爱国,我们只是不敢去冒这种险” ... [2013/07]
- 咏梅诗,行草一个 [2013/04]
- 好久没来了,看到各位都好甚慰。上个近作缩略版 [2013/05]
- 近日大忙,盖天气渐好,事事分身,书法也怠慢了。拟近日在俱乐部发贴继续论书法 ... . ... [2013/06]
- 仿古画 [2013/04]
- 网友来啦(Laile)日至摘抄 [2013/03]
就说书法得了
如何学古人,书法第一要义。看似大道理,仔细考虑的人不多。分述一二三四等要点如下
1。数量:这是最基础的要求,没有数量大到天文数字的临古帖,别想。
一天临几十个上百字就想学好书法,统统是妄想。
很多人临了几个月,或者几年字,就觉得可以了,算半个书法家了,就自运了。
结果如何,只要看他的自运,看几个字就知道了。
“如果一个帖临一万通就能学好书法,那书法也太容易了。”---某著名书法迷的名言。
如果一天临四次兰亭序,7年就能上万次。如果可行,这世界上学字超过7年的多了,成书法家的至少必将以百万计。
一天临四次兰亭,对目前国内几千万铁杆书法迷而言,大多是小菜一碟。
可惜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临十万次兰亭,也是一样的效果:一旦脱帖自运,立刻回到原形。
仅有数量,远远不够。
2。理解:这是最具挑战的一关,此关不过,终是白临。
很多人看帖,气息笔法神采等等,看得南辕北辙。如此临帖,永无指望。
看很多人的临帖,就发现他根本不知道他临的是什么。只临出一些简单的外形特征,描画出一些皮毛,甚至是烂疮的伽皮。而重要的东西,一无所得,甚至临得正相反。古人说:知与不知也,。。。
3。态度:有人临帖,心里却不敬古人,不是一笔不苟,毫厘不差的临,总自以为聪明,妄自为笔,如儿戏,总认为古人也就那么回事,也有败笔破绽。这样的临贴,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浪费自然资源。无论临多久,一旦脱帖自运,必回原形。
又到了吃饭时间了,就说到这,错别字多多,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