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十四)--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waveyq  于 2013-5-10 21: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心理健康|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所有人都是在家庭的熔炉中铸造出来的。

 

当前家庭治疗更倾向把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引入系统论的概念是家庭治疗的一大特点。无论正面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无论是表现出来的,还是隐藏的结果,都不是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及反复作用形成的,这些结果会成为新的原因去影响以后的结果。简单来讲,在某一时段这种现象就象物理力学中所涉及到的多种力作用,表现出来的是合力。

 

人都是有情绪的,因此在家庭中必然也有成员间情绪的相互作用,比如:爱,嫉妒,骄傲,焦虑,快乐,愧疚等等,并且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这些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也在潜在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态度,观念和关系。表现在外部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深入到系统里去,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一个人不可能不带有成长家庭的痕迹。那么一个人如果来自“有毒”的家庭,就可能有类似的意识或潜意识:“我不相信任何人”,“我不值得被关爱”,“我什么也不是”等。临床上所遇到情况多数人同意这些意识是需要改变的,但改变之前需要了解:家庭系统怎么造就我们的,比如怎么感觉,如何生活和怎么相信的。

 

“有毒”的父母也有他们的父母,这“毒”不是某一代父母发明的,而是家庭中感觉,规矩,信念及相互作用的累积,并一代传一代,甚至“发扬光大”的。

 

家庭中的信念

 

这里特别指父母如何与孩子互动及孩子行为应该是怎样的信念。比如“孩子的感觉很重要”还是“孩子在家庭里是次要的”,这样的信念影响到家庭的态度,对事情的判断和观念。这些力量很强大,影响到对现实生活中评判,进一步界定了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教育,性观念,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财政状态。

 

相对成熟和关爱的家庭会关注到家庭所有成员的感情和需要,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孩子成长和走向独立。

 

“有毒”的父母是自我中心的,全家都为自己服务,比如“孩子无论如何要尊重父母”,“不听话,就是错的”等。这些信念就是“有毒”父母生长的土壤。他们抗拒挑战,置现实于不顾,继续沉醉于自己扭曲的信念之中。可是孩子还没有能力辨识现实还是扭曲的认识,他们很自然就承接父母扭曲的信念。

 

有些信念是可以说出来的,常用“应该”“必须”的方式表达。至于这些信念的来龙去脉都隐去不谈,因为一谈就可能穿帮。

 

更有控制力是那不说出来的信念,是潜意识的,存在于人们的觉察之外的,在家庭中经年累月的潜易默化着的。比如父亲是如何对待母亲的,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身教”。

 

一般家庭是很难把“身教”的信念公开表达并讨论的,比如“女人在家庭里是次要的”,“孩子要为父母做出牺牲”,“孩子不需要长大,这样父母可以一直有父母的权威”。这些信念有的家庭既使知道或承认,但还是“有毒”父母的主要信念,并灾难性地影响着孩子的生命。

 

如果“中毒”的孩子没有“解毒”,那么他就承接这些信念,并自然去“毒害”他的下一代。

 

讲出来的规矩与潜规矩

 

父母的信念形成了父母的规矩,规矩是信念的具体表现,一般是以“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来执行的。

 

讲出来的规矩一般是清楚且有权威性的,比如:“中秋,春节都要在家过”,“不许与父母顶嘴”等。当孩子成年后,可能要挑战这些规矩。

 

潜规矩就象幽灵在操纵木偶一样,拉着那根无形的线,要求无条件地盲从。它们是隐形的,一般不会讲出来,甚至隐藏于意识觉察之外。比如:“不许比父母更成功”,“不能比父母更开心,父母不开心孩子就得陪着不开心”,“孩子不能自主自立”,“孩子要一直需要父母”,“不许离开父母”。这些内容说出来很奇怪,也不容易站得住脚,所以隐身是能够维持这些规矩的必要条件,“有毒”的父母只是执行这些潜规矩,却从来不表达,让子女找不到机会去置疑。万一成年子女有疑问,都不会有回答和解释,问急了就是一句:“那还用问吗?”这些潜规矩对成年的子女也是顽固的,要改变这些奇怪的规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它们。

 

无条件地肓从

 

如果说信念是一个人的骨胳,那么规矩就是一个人的皮肤,无条件地肓从就是一个人肌肉。

 

子女都很害怕成为家庭的叛徒,所以很可能就是得无条件地盲从。孩子对家庭的忠诚度一点也不逊于对国家,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忠诚度。这种忠诚把我们牢牢地捆绑在家庭系统、父母及他们的战车上,子女就必须服从这些规矩。如果幸运的话,那些规矩是有道理的,可以给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如果是“有毒”的父母,那些规矩是基于扭曲的角色和对现实怪异的认知,盲从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毁灭性的行为,就象疯狂的战车很容易跌进山谷,车毁人亡。

 

正如可可所说的:“我想好起来了。我不想抑郁。我不想搞砸与别人的关系。我不想要现在的生活。我不想生气和不想害怕。但每次我快要为自己做些积极事时,我还是搞砸了。我很害怕放弃的那些痛苦,那感觉太熟悉了。好象我就应该那么去感觉似的。”她父亲的规矩是:“承认吧!你不是个东西”,“不许开心”,“有痛苦就忍着”。她一旦要反抗这些规矩,就等于背叛了对家庭的忠诚,而盲从会有一种被接受认可的感觉,所以她不管有多痛苦,也要维持这个忠诚。盲从就是最容易做到的。

 

有谁会遵守“不要有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个规矩呢?如果说出来是很可笑的。但那是潜意识的,虽然没有人有意不要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是多数“有毒”家庭出来的成年子女都在执行着这条规矩,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盲从在很多人身上已经成为一种行为的自动模式了,他们父母用各种方式强化的结果,包括体罚、责骂、威胁、羞辱、唠叨等。

 

有些寻求咨询的人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当他们家庭信念面临挑战时,因巨大的焦虑不得不退出治疗,这是逃避和否认,也是一种消极心理防御方式,后面我们会涉及到。既使父母已经离世,那种家庭的信念还在,还在控制着在世的人。可见这种力量之强大。

 

 

(本篇部分内容对《Toxic Parents》作快餐式的解读,并以临床经验提供佐证同时改写)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0 12: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