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强调一点。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管理国家制度问世。实践证明,目前唯有三权分立的民主监督制度相对有效限制独裁和腐败。因此,民主不是目的,只是暂时的手段而已。
由于儒家文化中的威权思想和“三纲五常”观念,很多人认为在其为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不能植入以讲究自由和平等为中心内容的民主制度。可事实是,儒家文化圈里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实行了民主制度,尽管不如美国等国家那样成熟,但基本都已进入良性循环的通道。如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等。随着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访华,特别是她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到让“韩国梦”和“中国梦”齐飞,有关这个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地理和历史的渊源,韩国不像日本有自己典型的本土文化,自古以来就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因此,以韩国来比照中国是再合适不过了。
和其他东亚文化圈国家一样,儒家思想也被韩国历朝统治者用来加固王权和稳定社会。所不同的是,韩国却是迄今为止保存儒家文化传统最长久,也是将儒家思想精髓发挥得最好的国家。韩剧《大长今》是韩国以传统价值观为“软实力”向外宣传的典型教材,剧中的长今,表现的就是儒家文化传统伦理美德的极致形象。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不但没有将祖宗的文化精华发扬光大,而且在逐渐丢弃。如今的中国社会,除了“利”以外,还有多少“仁”和“礼”存在?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后代。由于上世纪文革所造成的文化断层,使他们没有机会从上辈那儿继承到传统文化。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也因为西方社会的堕落,他们也没有接受到来自西方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以为有了自由和民主就有了一切。尽管近来常见到一些中国学者屡屡发表挽救国学的呼吁,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实际行为,与社会现实是脱钩的。这从我们许多国学大师喜欢骂人这一现象上可窥一般,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即使有难得的表现,也会被人讥笑或讽刺,甚至认为是虚伪。再看看我们的文学和文艺界,在近乎泛滥成灾的文艺作品中,有哪一部所代表的价值观可以像《大长今》那样,值得向世界宣传?
韩国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传统为核心国家,但也是一个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宗教信仰是韩国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韩国的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宗教,甚至将儒家文化也作为宗教膜拜。到了现代,更是将信仰自由写进国家法律予以保护和支持,这也是韩国有别于中国最大的地方之一。韩国的传统宗教是佛教,也是从中国晋朝时期传入的,在高丽王朝时期达到鼎盛。迄今为止,韩国的佛教徒仍然有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之众。李朝时,韩国基本将儒家文化作为儒教信奉,到处设立孔庙,并且以此取代佛教治理国家。李朝是韩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尽管现代韩国社会存在多种宗教信仰,但人的行为规范基本秉持儒家的伦理道德传统。直到今天,韩国的很多高等院校里,仍然设有儒学课程,每年各地还经常举行大型祭孔活动。
除了等级观念和强权思想外,儒家中的“仁德”思想,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出于自尊自爱,人应该有伦理观念和道德约束的自觉性,今天的世界太自由主义化了。其实,西方社会最初的自由主义,是基于有神论观念之上的。因为只有在终极敬畏下的自由主义,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然而,这个世界充满了悖论,而最大的悖论就是信神和不信神的自由。因此,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退而求次在世俗观念里寻找平衡,而儒家文化里的仁德观念正好可以修正西方世界的自由主义,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
众所周知,虽然韩国的传统宗教是佛教或儒教,但如今却是以基督教(新教)为主流。目前全国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基督徒。著名的首尔汝矣岛上的纯福音教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能够同时容纳2万5千人聚会。国家每天都有祷告早餐会。韩国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基督教的传入,是韩国告别落后步入先进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基督新教由美国传入韩国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历史更长,因篇幅限制这里略过。),能够如此发展迅猛,并且取代了儒教和佛教的社会主流地位,有其必然因素。除了基督信仰本身的绝对原因外,主要是基督教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所致。基督教传入的同时,也将西方科学和思想文化带入韩国,并被韩国知识界精英人士及时吸收,且迅速扩大至社会各阶层。他们从基督教精神中看到上帝的大爱和自由平等的价值。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韩国人民开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改造。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学习并接受了基督信仰,并将其精神用于改造和发展社会。不可否认,在韩国的独裁和民主化时期,基督教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特别是19世纪末日本殖民侵占朝鲜的50多年时间里,基督教的功劳最为显著。当时基督教堂是唯一能够使用民族语言的场所,因此成为朝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启蒙运动的发源地。那些著名独立人士中,有很多都是基督徒。后来的南北内战时,又是基督教给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提供了栖息的居所。
基督教这种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儒家文化的威权思想和佛教的避世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越来越多地获得韩国民众的认可和赞同。民族独立运动胜利后,韩国的基督徒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一些大城市中有一半人以上都是基督徒。基督教文化替代儒家文化和佛教,以及在韩国现代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连前总统金大中都说,在亚洲,韩国是唯一战胜几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是基督教精神成了新的整合力量。可以说,“韩国梦”的实现,基督教既是内因也是外因。说是内因,毕竟是韩国人愿意接受这种文化“侵入”,并在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相辅相成。至于外因,是指从美国传入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外因,那就是美国的帮助。当然,这不能说美国多么高风亮节,其中的国家利益考量是主要的。但客观事实上,这两个国家确实因之受惠。作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基地,二战后,美国对韩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结构都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新设计和安排,否则这两个国家不可能那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站立起来。反观38线以北的朝鲜,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诚然,韩国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出现了一连串的政变事件,恰如眼前的埃及乱局。事实上,韩国自实行民主体制后,很长时间里依然保持明显的独裁色彩,执政党以绝对优势控制议会,结党营私,军方干涉政治,司法机构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等等。特别是刚开始时,那些以民主手段上台的总统,大权在握后,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专制思想就开始作祟,忘了民主的承诺。如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就是利用发动政变上台的。在他执政的18年里,虽然发展了经济,但却是一个大独裁者。从这里可以看出,高速发展的经济,并不能促进民主化。非但如此,反而会加固独裁的合法性。但是,尽管那时民主制度只是一个形式,可民主理念却一直得到合法性宣传,并且向民众普及,尤其是基督教的不断传播,使那些觉醒的学生和社会精英,看到政府挂羊头卖狗肉的独裁实质后,能够勇敢作出反抗。韩国的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就是一个例子,尽管他有美国的支持,但因其背叛民主诺言继续实行独裁,最终被学生赶下了台。直到金大中经历了九死一生当选总统后,韩国政治才逐渐趋于民主正常化。细数韩国历届总统,没有几个是善始善终的,几乎每个背后都有贪腐的污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但是,尽管“两岸猿声啼不住”,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综上,基督教是韩国学习并接受西方文明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韩国的现代文化,也是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儒家文化为辅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的。50多年来,韩国的政治、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儒家文化圈里非常耀眼的一星。由此可以得出, 不是儒家文化不能植入民主,只有将儒家文化中的威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去除,注入正确的宗教信仰,民主才会在其中生根发芽。
相关参考: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