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行(3)---都江堰

作者:沁霈  于 2013-7-19 10:2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游山玩水|通用分类:回国记录|已有46评论

在中国众多古代建筑工程中,若论什么最值得夸耀,一不是北京故宫,二不是长城,更不是陕西兵马俑,而是位于成都西郊的都江堰。都江堰始建于战国时 代,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且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生态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所以说无与伦比,是因为2200多年来,该 工程一直都在发挥重要作用,造福一方百姓。而不像其它文物,只能作为观赏之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本来是荀子用来比喻统治者与 老百姓的关系,但也表明了水本身的双刃性。因此,水治理也历来都是世界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务。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都曾经有过著名的人工水利工 程,但都早已被沙漠湮没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中国的都江堰保存至今,而且仍然发挥作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一定不知道水利科学原理,但都江堰中的科技含 量,特别是以现代知识解读的回旋流理论的实际运用,却得到了一些当今世界著名水利专家的高度赞叹。尽管中国现代科技整体落后于西方国家,但都江堰的存 在,当之不愧为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

没有来过都江堰的人,一定以为这是一项外观宏伟的大工程,来了才发现原来是这 么不起眼。如果没有景区入口处的园林布置和周边一些亭台楼阁庙宇的点缀,根本看不出这里是什么著名旅游区。其实不然!都江堰的魅力就在于平淡和清奇。合理 利用自然环境,因势利导,是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的一大特征。而这一切都蕴涵于一个字之中----“上善若水,由此入胜,方可探入都江堰的奥妙与 神奇。水的哲学,启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由此产生的水文化,恰如那滚滚江水绵延不断,哺育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累累璀 璨的硕果,而都江堰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个。

都江堰是一个集灌溉、防洪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堰首和遍布成都平原 上的灌溉水网两大系统组成。堰首主要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另外还有金刚堤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堰首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灵魂,因为它完整 体现了都江堰的治水思想和理念。具体表现在它成功解决了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难题。

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无缘亲临都江堰。因此这次来成都把都江堰作为一个观光重点。为了节约时间,我租了一辆出租车,计划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尽情游览。

以前总听人说“江苏的路,浙江的桥”,原来成都的路和桥都更好。上图是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公路。由于车窗玻璃不干净,照片效果不太好,但可分明看出该公路不仅宽敞,而且中间的绿化带建的非常漂亮。不是说中国人多地少吗?这样的奢侈建设连一向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也不敢望其项背呀!听司机介绍,这并不是主要交通要道,所以利用率较低,从图上也可看出车辆很少。

临近都江堰市区时,在路边看到都江堰工程建设的大功臣李冰父子的铜像,我赶紧怀着崇敬的心情拍下这张照片。

都江堰市街景

沿途见到这个“水街”,我让司机靠边停车下去看了一下。这是一个开放不久的商业街。曾经看过相关报道,都江堰水街是2003年四川省和江苏省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由于是在传统商业街基础上改造建成的,所以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进去了解业态状况,只是匆匆拍下这张照片就离开了。

在市区还见到了一座教堂,尽管建筑风格与周边的环境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由此可见,号称封闭的川西文化已正在“西风渐进”。

下了车,远远就看见一座华丽宏伟的古建筑。估计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南桥了。

从资料记载可知,横跨内江上的南桥,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县令用修缮都江堰后结余的一万两银子建成的,当时完全是木结构,名叫“普济桥”。该桥的建立,极大方便了内江两岸的交通。1958年,洪水冲垮了桥身,大整修时将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改名“南桥”。后来又经过了几次维修和扩建,增建了桥亭、石阶和花圃以及添加了很多装饰。“5.12”地震后,南桥因遭受严重损坏,几经修复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只见3层重叠的飞檐翘角,粉刷一新的琉璃瓦光彩鲜亮。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内壁及天棚布满了诗画匾联,使整个大桥看上去就像是个诗画合璧的艺术长廊。将艺术性与实用性如此完美地统一,也正是巴蜀人传统智慧的一贯表现。

南桥,不愧为“天府源头第一桥”和“中国第一美桥”的美誉啊。有赋为证!

都江堰境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但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道教胜地最为著名,两者都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有游览车可以代步,但我更愿意步行。时值初春,阵阵清风扑面,心情也格外愉悦。沿着外金刚堤顺时针方向走,正好可以观赏外江的风景。

外江闸

这就是鱼嘴了!“鱼嘴”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始端,因此它的位置非常关键。鱼嘴的作用是分水,位于岷江的江心,从此将岷江分成外江(左)和内江(右),因形如鱼嘴 而得名。别看其外观简单,若仔细了解一番,这个鱼嘴却是很有讲究的。根据资料记载,李冰当年在枯水期修建鱼嘴时,先用杩槎(一种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 席,内灌泥沙的截流物体。)固定在江心,然后用竹笼和卵石灌注,最终把岷江一分为二。当然,现在的建筑材料已全部用混凝土取代了。

鱼嘴的取 地和设计都非常科学,想当年李冰一定是作了多番地形考察和研究。鱼嘴建在岷江出口处一段呈弯道环形的江面上。修建时,故意将外江的河床稍高于内江。这样当 春季枯水期时,水流经过鱼嘴前面的弯道后,60%的水量顺势自然流入内江。当到了夏季洪水季节时,岷江水位升高,大量水流在鱼嘴前的弯道里形成巨大的漩 涡,受离心力影响,60%的水流被甩向外江,而内江的进水比例则自动减少到40%。因此,都江堰的鱼嘴,其实就像现在的节制阀一样,起着自动调剂水量的作 用。正如人们常说的都江堰治水三字经:分四六,平潦旱。眼下正值春季枯水期,明显可见大部分江水流向内江。

鱼嘴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排 沙。都江堰工程至今都在发挥作用,主要就是因为其中的排沙功能。在洪水季节,江水里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当江水气势汹汹地到达鱼嘴前的弯道并形成巨大漩涡 时,底部含沙重的水层有80%因离心力被甩出,与60%的岷江主流一起排入外江,只有20%的泥沙连同40%的江水流入内江。

凭栏远眺,岷江宛如一条翡翠彩带,蜿蜒奔腾于丛山峻岭之中。当来到鱼嘴前,又仿佛一群听话的孩子,乖乖地分成两路,欢腾而去。

这就是宝瓶口,它的作用是引水。由于当时还没有火药,是李冰父子指挥人工在玉垒山上开凿出来的。由于缺口上宽下窄形如“瓶颈”,因而得名。内江水流通过宝瓶口,沿着地势分布到成都平原。

这就是飞沙堰。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是泄洪和排沙。当洪水季节时,大量的江水被窄窄的宝瓶口阻拦后都淤集于此,超过溢洪道高度的水自动排泄到外江。

我们知道,洪水的可怕不仅仅是水,还有其中大量的沙石。如何解决河沙淤积,在国际上很久都是一个水利难题。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在都江堰工程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面说了,当80%的泥沙在鱼嘴处被排泄到外江后,但仍然有20%的泥沙流入内江,如果淤积过多也不行。飞沙堰的显著之处也就在此。当江水来到飞沙堰这个位 置时,在对面也就是离堆旁边遇到了第二个弯道,形成又一个弯道涡流。由于离堆的阻力,一部分水回流。这些夹杂着泥沙的水流重而速度大,撞到飞沙堰下部的沙 石被堰体弹射起来翻到表层,越过飞沙堰排到外江。同时,内江里多余的水和泥沙也一并被排走,剩下的清水则直接冲向离堆,经过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有人做过 测试,当洪水暴发内江水流量每秒超过1000立方米时,有40%的洪水和98%的泥沙从飞沙堰排出。

飞沙堰的另一个功作用是挡水。当枯水期内江水量小时,堰体起着堤坝功用,拦水进入宝瓶口。

正面这个叫“离堆”的山丘,是当年开凿玉垒山分离出来的,因此得名。

在整个都江堰堰首工程中,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的位置、高度以及长宽尺寸,可以说是珠联璧合,配合得非常巧妙。

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采用“回旋流理论”以水治水,以达到无坝分水、自动控制水流、自动排水排沙、自流灌溉的目的。这种智慧,谁能闻之而不为此惊讶呢?!要知道,那时候的世界各国基本都还处于半文明的蒙昧状态。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近现代文明发展中,中国渐渐被西方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呢?

飞沙堰泄洪道桥,也叫飞沙堰桥。

横跨内江和外江上的“安澜桥”,据称是中国五大古桥之一。我去的时候不巧正在关闭整修,不让游客入内。

离堆上的观澜亭

这就是杩槎吗?

都江堰建成后,从此“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2200多年来,巴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故谓之“天府之国”。



相关阅读: 成都之行(1)---城市化建设外貌一瞥

                 成都之行(2)---人文篇







高兴
2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2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6 个评论)

3 回复 ofox 2013-7-19 11:26
好文,顶。
3 回复 ybbgu2000 2013-7-19 14:01
我经常在青城后山的深山里面泡茶、看书或打打麻将的,知道你拍的这些,是知道的。有空闲时间还是去非洲拍一点吧,那里的风景与此有些不同风格。
2 回复 寇一仁 2013-7-19 14:18
60年在尾大的蟊贼咚和猪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百万成都平原的人民为了“共残主义”死业,提前完成了生命的历程!从此他们学会一个词叫做“饥饿”!!
3 回复 LUG 2013-7-19 15:33
谢谢分享。辛苦。   
4 回复 小雨点0514 2013-7-19 15:33
很美 ,真的很美!!
4 回复 fw5086 2013-7-19 16:11
这才叫“深度游”啊!大家都跟着你免费享受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2 回复 澳洲吴言 2013-7-19 19:27
真的用心了,好文,大鼎!
3 回复 人权是非 2013-7-19 21:24
好文章.真正"到此一游".
4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7-19 21:54
看到丁宝桢的像,请教他对成都有什么德政吗?
3 回复 秋天的云 2013-7-19 22:43
在中国众多古代建筑工程中,若论什么最值得夸耀,一不是北京故宫,二不是长城,更不是陕西兵马俑,而是位于成都西郊的都江堰。

Read more: 成都之行(3)---都江堰 - 沁霈的日志 - 贝壳村

大鼎!!
3 回复 秋天的云 2013-7-19 22:44
是因为2200多年来,该 工程一直都在发挥重要作用,造福一方百姓。而不像其它文物,只能作为观赏之用。

Read more: 成都之行(3)---都江堰 - 沁霈的日志 - 贝壳村

核心价值!
3 回复 wangjian5118 2013-7-19 23:29
去年回国去了一趟都江堰,被南桥附近的Y餐馆宰欢了。四川的物价现在在全国是最贵的,猪肉基地吃肉也不便宜,沾牛羊肉起码是五六十一份,海鲜更是上百,还见不到几个东西
2 回复 wangjian5118 2013-7-19 23:38
吃一顿六七百的餐,基本是猪肉,加一二个牛羊肉还是没啥内容的,更不敢点海产品之类的
3 回复 南冰洋 2013-7-19 23:51
长城还是很有意义的, 保卫了中国多年。 不能因为褒都江堰而贬低长城。 至于兵马俑, 则是中国的封建国耻。 那故宫吗, 则开创了中国建筑大而不当的先河, 现在还流毒甚广。
2 回复 小皮狗 2013-7-20 01:55
感佩古人的智慧,也赞赏LZ的锐眼和文笔。。。   
3 回复 赌博客 2013-7-20 03:17
叹为观止,千秋伟业!
谢谢楼主介绍,美文!
4 回复 也和谐 2013-7-20 03:45
我在青城山附近的古街也看见一座和南桥一模一样的桥。什么名字忘了,我是到此一骑的主。呵呵。
2 回复 jc0473 2013-7-20 06:02
谢谢,好介绍
3 回复 纲举目张 2013-7-20 08:59
精彩好文,图文并茂,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2 回复 沁霈 2013-7-20 14:12
ofox: 好文,顶。
谢谢!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14: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