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二)

作者:沁霈  于 2013-9-14 04: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游山玩水|通用分类:摄影街拍|已有17评论

去过Yukon地区的人,一定对Klondike Highway记忆深刻。这是一条沿着当年淘金热(Klondike Gold Rush)路线修建的道路,故而得名。这条高速公路目前已是育空地区一条非常著名的南北旅游交通路线。沿途不仅有看不尽的绵延群山,更有数不尽的美丽湖泊 和河流。踏着一路上当年拓荒者留下的足迹,恰如走入一条历史长廊,从美国阿拉斯加的Skyway开始,直到加拿大育空地区的Dawson City为止,绵延717公里,让人流连忘返。

一个月前因为有事,顺便走访了一位朋友,而朋友的家正好位于这条热线上。

朋友居住的地方叫Carcross,原名叫Caribou Crossing。据说在这里已经发现了四、五千年前的出土文物,说明很早就是一个人类活动中心。因为这里有大量的驯鹿等动物出没,因而成为当地人捕鱼和 狩猎的营地。直到淘金热期间,才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村镇,并且成为Whitehorse与阿拉斯加Skagway间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邮政贸易站 点。大量的人群涌入,使鹿群受到伤害或惊吓而迅速减少。尽管后来进行抢救措施,但仍然比原来少多了,或许这就是Caribou Crossing变成Carcross的原因吧。

Carcross是一个无建制的社区,人口很少,多为原居民(主要是Tagish First Nation)。2011年人口普查时,这里常住人口只有289人,2012年时增加到436人。

1883年之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第一个外来者是一个叫Schwatka的美国人,他是被政府派来调查交通路线的。19世纪末的淘金热,算是真正 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脚步声,这里迤逦广袤的原野风光、原住民文化以及这段举世瞩目的淘金历史,日渐被外界发现和关注,每年吸引了来自世界 各地的大量游客。当地人也与时俱进,经济形式已从传统的捕鱼和狩猎转行为旅游经济为主了。在downtown(所谓的市中心,其实只是一个只有两百多人的 小镇。),我看到一个个原住民建筑风格的商店里面,经营的几乎都是旅游产品,特别是那些带有典型原住民文化特色的商品,十分受欢迎。

在小镇的一个显著位置上有座教堂。敬畏上帝,永远把上帝放在首位,这才是人类社会之本啊!看来,淘金潮退去后,却把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留下来了。任何事物都 有其利害的双刃性,淘金热破坏了这里的宁静,但却在封闭落后的本土文化中,注入了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并使之更新和复兴,不然这里到今天还处于刀耕火种和 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呢。

当年淘金热刚开始时,很多淘金者都是徒步从美国Skagway走到Carcross,然后从这里转水路通过育空河到Whitehorse,再到 Dawson City。后来,开通了铁路(White Pass & Yukon Route Railway),才方便了很多。淘金热结束后,该铁路成为一条非常著名的旅游观光热线。图为小镇上的站台。

当一位叫George Carmack的美国人在育空发现了第一个金块后,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北美和欧洲。当时正值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怀着各种发财的梦想纷纷赶到育空 地区。为了不给当地因人口激增而造成物质短缺,加拿大政府临时发布新的边界条令,规定外来人口均需自备一吨生活物质,否则不许入境。那时人们的经济条件都 不富裕,交通也非常有限,淘金者们从西雅图、旧金山或温哥华乘船来到阿拉斯加的Skayway后,除了少数人骑马外,多数人都是身背一吨重的物资,徒步走 过53公里的Chilkoot Trail到Carcross,再转水路经由Whitehorse到达目的地Dawson City。看过一些相关历史照片,照片上的Chilkoot Trail冰雪覆盖,山路非常崎岖,难以想象当年那些淘金者们,是如何身背沉重物资爬过去的。本来打算第二天要去Chilkoot Trail 踏踏先人的遗迹,谁知临时变故没去成。

当然,这种冒险精神来源于发财欲望的动力。但趋利是人的本性,正如黑格尔所说,就是这种原动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当然,我这里所要推崇的,是 其中的一种不屈精神。据说直到今天,有些美国人在面临困境时,还会常常到这条山路上来缅怀先人,寻找精神上的解救方法。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一定以为这些 淘金者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社会低等人。其实,去过Dawson City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个当年淘金者的墓地,从那些墓志上可知,这些淘金者中,多数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其中有政府官员、作家、 诗人、医生、教师和商人等。

“要想富,靠劳动”,这本是中国人口中常说的一句话,但却是贯穿于北美社会中的一条人生真理。国家经济不景气,关乎到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份子,无人能有特权可以幸免。

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加拿大政府与原住民之间长期以来也存在一些矛盾,但表现的不如其它国家那么激烈,看看这里的社区状况就可知道了。虽然没有行政机构, 但这里的社区规划以及治安状况都非常好。俗话说,“两好合一好”,加拿大民族矛盾的相对稳定,是政府积极主动的少数民族政策智慧,与原住民理性、克制的合 作态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政府以及那些非理性的少数民族学习。尽管原住民在加拿大主流社会中的口碑不太好,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偏见。他们 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为传统习惯长期形成的。对待少数民族,我们应该持有包容的态度。我在这里和很多原住民打过交道,其实他们身上也有不少优点,至少懂得 在文明社会里必须遵纪守法,按规则办事。

这是一个路边停车场休息站,广场周围有一些商店。想不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店铺竟然布置得这么漂亮。虽然这些商店看上去建筑成本都很低廉,没有金碧辉煌的奢华装 饰,主要结构就是几根木头和几块木板拼接而成,门前还是非常简易的石子路。但整体规划设计却很美观大方,每个商店的门前、窗台上,都摆上了一盆盆盛开的鲜 花,生机勃勃。

Carcross四周山脉绵延、湖泊众多,有大量各种野生动物出没,是一个四季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在整个Klondike Gold Rushd期间,这里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朋友介绍说,夏天这里最热闹,很多人来此划独木舟、划船、游泳、登山、骑马、骑自行车、背包旅行、观鸟、钓鱼和打猎等。冬天时,冰封湖泊,这里便成为狗拉雪橇、雪地摩托、滑雪越野和冰钓的天堂。北美的休闲场所是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的,而真正的有闲阶层基本都是普通民众。

实在不明白为何至今还有人为了“民主”或“专制”问题在喋喋不休地打着口水仗。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问题是,有人却总是喜欢混淆事实本体。事实不 是指的国家经济规模有多大,城市化发展速度有多快,建了多少高楼,修了多少道路,更不是政客口中“为人民服务”或各种空洞主义口号喊得多么高亢漂亮。中国 有句古话:大道从简。最基本的常识是,所有制度不都是为人服务的吗?孰优孰劣,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偏远地区,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如何。

这张照片是我临近黄昏时拍的,图中是当地的几个原住民,正在夕阳下享受烧烤的生活情趣。此情此景,在哪个专制国家的偏远地区的平民中可以看到?比如中国的云贵山区,那里的农民连子女上学都成问题,甚至温饱都难以实现,哪敢奢望这份闲情逸致?!

有人说,地球上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中国餐馆。此话真的不假,这个只有两、三百人的小地方,居然也有一家规模不小的中国餐馆。中国餐馆如此普 遍,个人认为中国人的勤劳精神是一方面,但关键还是因为中国的饮食结构相应比西方的健康合理。看看我们目前身处社会的周围,日益严重的各类疑难病症,特别 是很普遍的肥胖现象,实在让人触目惊心。中国人有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自古就很讲究“舌尖上”的烹饪技术。相比之下,西方快餐文化的粗制滥造自然就相形 见绌多了。因此,中国餐饮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越来越高。

朋友是租的房子,为了不麻烦他,我提议由我做东来这家中国餐馆吃晚餐,同时也邀请了他的房东一家,谁知他们全部都兴奋地叫了起来。晚餐的中国味十分地道,每一位都赞不绝口。

餐馆老板来自中国广东,也属于“候鸟”一族,冬天关门,只在夏天营业。客源主要来自旅游团,据说座位常常爆满。不过我们去的这天恰巧生意清淡。

朋友的家就住在对面这片树林中,树林后面不到200米便是Klondike Hwy。

朋友的房东夫妇都是法国人后裔,有两个孩子,是当地少有的外来人口。夫妇俩很年轻,但非常勤劳。他们各自在镇上都有工作,工作之余还要忙碌于一大片农场。 除此之外,还养了三匹马和一大群鸡,更令我惊奇的是,他们居然养了36条狗。据说仅狗的食物,每月至少需要700加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别看 这些狗平时娇生惯养,但在冬天时却都是拉雪橇的干将。但他们却说养狗并不完全因利而为,主要是一种喜爱。这些狗都有各自的名字和独立的“小屋”,对待陌生 人也非常友好。我平常是很怕狗的,但来到这里,非但没感到丝毫恐惧,反而很快也喜欢上这些狗了。早晨还不到六点,我就被一片吠声叫醒,随着主人的一声唿 哨,立即就停止了。

小镇不远处有一个号称是“世界上最小的沙漠”(Carcross Desert),据介绍,这是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遗留物。由于气候干燥和强风的作用,才形成了这样起伏的沙丘。

这是朋友家附近的一个湖,据说是加拿大最美的湖泊,名叫Emerald Lake,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翡翠湖。其特色是湖底沉淀的白色碳酸钙,由于阳光的反射,发出翡翠般的幽蓝色。

空中俯瞰Emerald Lake,还真的像一枚别致的翡翠雕件。妙不可言的是,对面还有一处美丽的湖泊,而Klondike Highway恰好从两湖间穿过,整个看上去仿佛一条藤蔓上的两个叶片,栩栩如生地镶嵌在青山原野之中。如此神奇的湖光山色,实在使缺乏文学细胞的我感到 难堪!如果有诗人在场,不知该如何激情澎湃呢!

一路上风光无限,没到一处,我都被这些未经人力开发的美丽自然资源怦然心动。

Miles Canyon(万里峡谷)是育空河其中的一段,当年因为急流汹涌,不知有多少探险者魂断于此。

自从育空河上修建了水电站后,河流变得温顺多了。目前这里已成为育空地区一个很有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当地人散步、登山等健身活动的最佳去处,是育空政府绿地保护区的重要部分。前不久,总理哈勃还协同夫人来此漫步呢。

我知道,如此美丽壮阔的自然风光,任何图文的表现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这种美好,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出来,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屏息静气, 亲耳聆听来自原野的呼唤,整个身心仿佛被一种无穷的力量所控制,灵魂深处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呼应。这种感觉开始时令人兴奋,但很快便进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空 灵和安静状态,似乎天地间除了美好和安宁,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豁然间,我顿悟了好些人生难题:人从哪里来?将来要到什么地方去?为什么要那样劳苦愁烦?

加拿大有一位叫Hank Karr的歌手,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几乎走遍了整个加拿大。虽然他喜欢加拿大每个地方的不同特色,但最喜欢的还是Yukon,因为这里有一大片难得的人间净土。为此,他还特别演唱了一首《After Yukon》的歌曲,正如歌中所唱:

Where do you go after Yukon?

What do you do after Yukon?

There is only one place I know that I want to go.

Haven’s where I will go after Yukon。。。。。。

没错,这是一个人文历史非常短浅的国度,没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建设,也没有城市的喧闹,有的只是原野甚至很荒凉。但这里却能给人一种身心灵上的纯净和安宁,这是其他地方很难享受到的。到了育空之后,你还想去哪里?来过育空之后,你还想做什么?


谢谢分享!祝大家周末愉快!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2 回复 小皮狗 2013-9-14 05:07
“ 空中俯瞰Emerald Lake,还真的像一枚别致的翡翠雕件。” 印象极其深刻,想象着那可能就是别在地球母亲胸前的一枚极致别针挂件。。。很喜欢你的细腻文笔和殷实内容。
1 回复 卉樱果 2013-9-14 05:34
图片美。文字佳。有历史的述说,有对体制的思考,有对文化的描写。一个游记,一个地点,纵阔之广,令人能有兴趣细读,几读不厌!
1 回复 沁霈 2013-9-14 05:40
谢谢两位朋友的捧场!我现在有个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如何在博客里插入视频?我试了很多遍,都没有成功。望有经验的网友指点一下。这里先谢了!
1 回复 秋收冬藏 2013-9-14 06:29
好文章。觉得您有很多文学细胞和艺术头脑
您去看看寨主的贴子,希望能对您贴视频有助。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20423/info-1061114-1-1.html
1 回复 oneweek 2013-9-14 06:33
狠漂亮
4 回复 oneweek 2013-9-14 06:34
沁霈: 谢谢两位朋友的捧场!我现在有个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如何在博客里插入视频?我试了很多遍,都没有成功。望有经验的网友指点一下。这里先谢了! ...
先弄到youtube上。再转过来
1 回复 wo? 2013-9-14 07:04
喜欢〜〜
3 回复 沁霈 2013-9-14 07:34
谢谢各位网友的来访和鼓励,特别是秋收冬藏网友提供的链接,我已经按照里面的提示成功上传了视频。再次感谢各位!祝大家周末愉快!
2 回复 越湖 2013-9-14 08:28
图与文都给人平和的气氛。
0 回复 看得开 2013-9-14 08:42
   美图片。
1 回复 tea2011 2013-9-14 09:32
佳文美图,谢谢分享,不太懂那个背一吨的物资,一吨?
4 回复 澳洲吴言 2013-9-14 16:39
好文美图再加朴实纯厚的民歌,博主真的用心了。这是我迄今在贝壳村看到的最令人享受的博文!
周末快乐!
7 回复 沁霈 2013-9-15 01:32
谢谢各位朋友的分享和鼓励。吴言兄,你过奖啦!贝壳村人才济济,好文连连。我这只是看图说话而已。

回tea2011网友:对不起,可能是我没有解释清楚,当然不可能一次性背一吨物资爬山的。应该是分几次完成。

再次谢谢大家。祝周末快乐!
1 回复 mh224 2013-9-15 08:09
在哪里住一个月,是身体和精神恢复的最佳疗养地。我一直想去,不过一顿物资可不太好办
4 回复 沁霈 2013-9-16 00:30
mh224: 在哪里住一个月,是身体和精神恢复的最佳疗养地。我一直想去,不过一顿物资可不太好办
谢谢来访和评论!你说的没错,这里绝对是一个疗养佳地。哈哈,不说现在不需要了,即便如此,以今天发达的交通条件,那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心动不如行动,赶紧行动吧。呵呵。
3 回复 倍可亲亲 2013-9-16 01:00
好文。
不过对中国的议论是画蛇添足,空洞无物。
0 回复 沁霈 2013-9-16 02:05
倍可亲亲: 好文。
不过对中国的议论是画蛇添足,空洞无物。
多谢你的批评!呵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05: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