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也和柴玲聊聊宽恕
在纪念六四事件23周年之际,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总指挥柴玲女士,发表了一篇以宽恕为主题的公开信,引起了海外华人的激烈反响,争议也相当大。特别是当年那些曾与她并肩作战的学运领袖,纷纷表示了不满和指责,甚至有人质疑她的宽恕资格。
一般来说,我比较尊重不同信仰背景的人。由于我与柴玲都是基督徒,而且她是以公开信的方式,因此作为主内肢体,觉得有必要就不同观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在一个自由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的权力,所以柴玲也不例外,她有权发表这个公开信。我的不同点是,虽然她是以个人信仰为出发点,但感觉她的姿态、场合和时间都不太适宜。
现实社会里,宽恕具体表现在当事人之间,是受害者或家属对肇事者的宽恕。而柴玲身为当时的运动总指挥,并且曾经倡导“流血”,到最后自己非但没留一滴血,反而安全逃到国外。尤其是她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声匿迹后,突然又以美国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身份抛头露面,给人感觉不但不是六四受害者,而事实上是一位受益者。因此,她今天以这样高的姿态,在这个特殊时候和公开场合,轻飘飘地大谈宽恕,于情于理,都很难让人接受,更何况她面对的是以非基督徒为主的群体。即便是在特定的场合,如教会或团契、小组,她也必须是在忏悔的前提下谈宽恕。
宽恕是基督信仰的基本要求,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免了别人的债,上帝才能免了我们的债。如当年中国留学生卢刚,以及韩裔学生赵承熙,在美国校园杀人后,被害者家属所表达的那种宽恕,就是源自基督的爱。所以,这种宽恕指的是感情领域的包容、原谅和爱,不能与世俗社会中的法律公义相混淆,否则世界上的法律效力都不存在了。因此,我们提倡“宽恕”,应该是一种精神呼唤。人类需要“宽恕”精神,需要被拯救,只有这样才能“忘记背后,努力前面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六四”的大量真相也逐渐浮出水平,从中不难发现有多种避免流血的机会。作为运动领袖,最后造成那样多的学生伤亡,她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可是,除了自我辩解外,未见丝毫悔意,而且至今也没有停止过对世俗政治的诉求。在纪念六四的特殊时候,面对大量的非基督徒公众大谈宽恕,不仅没有令人信服的诚意,更令非基督徒朋友对基督信仰产生反感和排斥,继而使主的名受损。我不知道柴玲写这封信时,有没有想到那些天安门的母亲们,面对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是情何以堪的?
基督徒在世界上有两种身份,既是天国的子民,也是地上国的公民。有天国的使命,也有世俗社会的责任。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基督徒都应该关注六四事件。
从信仰角度谈六四,基督徒必须始终以传福音为唯一使命。在这个绝对前提下,我们首先需要揭露六四事件中的罪恶。揭露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也不是为了宣扬正义。以基督徒的眼光看,六四造成那么大流血后果的本身,就是因为没有公义。揭露六四真相的目的是为了告诉世人,人在没有神的情况下,所犯下的罪恶是多么的狰狞和恐怖!其次,我们还应该对罪恶进行谴责和鞭挞。以我们的信仰准则,世俗世界里除了耶稣外,一个义人都没有。因此,我们在评价六四运动时,不可带有丝毫个人感情色彩去美化事件中的任何领袖或精英。当时的政府为了维护专制,所采用暴力镇压的罪大恶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场运动后来被野心或阴谋所操控, 使一场正当性质的反贪污学生运动,演变成了要推翻政府为目的,以致后来发生的大范围群体暴乱,使整个社会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这其中的罪恶同样也是明显存在的。而以那样一个混乱情形,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什么好的收场。
以基督信仰的角度看,世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在和平年代,面对世俗政权,基督徒有责任批评和监督,但决不可偏走剑锋,以暴易暴,从而导致巨大的生命牺牲为代价。生命的主权在上帝手中,而且人都具有上帝的形象,任何人或组织都没有取舍人的生命的权力。因此,基督徒揭露和谴责罪恶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告诉世人,人类不能自救,唯有上帝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人只要认罪悔改,上帝可以赦免人的一切罪过,从而获得永远的生命!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句圣经教导也常常被很多非基督徒朋友用来解释信仰与世俗的关系。主耶稣透过这句话,目的是告诫我们在处理信仰与世俗事务时,需要区别为圣。因为世俗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堕落的世界,否则主耶稣就不需要降世救人了。基督徒作为一个蒙恩的罪人来管理世俗世界,应该以一种审慎、警醒的态度,将以信仰为基础的各种理念,小心运用于世俗世界的管理,时刻以彰显神的公义为主,和以生命代价为最小成本。
在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宽恕和妥协显然已作为一种政治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们的首选。从南非的曼德拉,到印度的甘地,再到中国的刘晓波,我们都看到这种力量的作用。所以从世俗角度看,六四事件当然也可以一种宽恕的态度解决。但是,宽恕并不等于将这段历史一笔勾销,更不是忽略罪恶,而是针对历史上血债血还的陈规旧习而言。公布六四真相,抚恤遇难者家属,讨伐罪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也是目前解决世俗政治争端的最好的一种途径。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权当与各位朋友的探讨和交流。
(写于2012-06-08 16: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