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首先是供需失衡,这也是目前较普遍的看法。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虽然近年来放慢了经济建设步伐,但对石油的需求依然保持小的增幅。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9240万桶,比2013年增加了70万桶。2014年全球原油的总供应,上半年是9200~9400万桶,下半年高达9500万桶以上。所以,市场对原油的需求趋势是稳中增长,供求失衡不是因为需求少而是产出多了。IEA的资料还显示,过去的一年中,OPEC组织成员区产油量没有多少变化,基本稳定在日均3000万桶左右。而非OPEC地区,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由于水压裂开采技术的革新成熟,产量日渐提高。去年11月,美国已实现日均900万桶的生产能力,其中有500万桶是页岩油,预期增速还将提高。
其次是地缘政治斗争。由于历史的缘故,中东地区的地缘争夺一直长期存在,如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过,相较其它地区,过去的一年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斗争还不算十分突出,真正激烈的表现在俄罗斯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事件上的矛盾冲突。在双方僵持下,美国只好采取经济制裁方法,而最有实效的手段就是石油价格战。目前来看,这一手段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第三是基金大量减持多头仓。原油一直是基金热衷炒作的大宗商品。在利好因素鼓舞下,基金疯狂增持多头仓。随着花旗、德意志等投行下调了油价预期,特别是一向看多的华尔街大佬高盛10月份时开始唱空油价,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再加上地缘政治价格战的阴影,基金为避险大量减持多头仓反转做空,使最近的空头建仓量达两年来新高。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油价如此下跌,但物价却不见下降,石油生产商能维持开采吗?我们来看看世界主要产油地区的生产成本。
从上图可以看出,沙特的原油开采成本最低,只有25美元/桶,加拿大最高达80美元,美国和巴西也是在75美元左右。看来加拿大是躺着中枪啊!加拿大向来与世无争,无辜成了这次价格战的主要牺牲品之一。
平衡赤字,一直是哈伯政府的主要目标,前不久哈伯还信誓旦旦地说明年一定会有财政盈余,而政府的财政预算还是基于原油81美元/桶计算的。如果油价持续下跌,很多采油公司只好关门大吉了。
美国也面临同样问题,据说美国已经有一家大的采油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了。
沙特虽然因技术成熟开采成本最低,但长此下去,也有不能承受之痛,毕竟原油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据说沙特的国家预算有92%来自石油收入。这轮的油价下跌,沙特的财政收支已由盈余变成赤子了,尽管有7000万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能维持多久呢!
吊诡的是,油价如此暴跌,无论是OPEC还是非OPEC,双方都不保价减产,沙特甚至还宣称即便油价跌到20美元/桶也不减产。
欲知其中奥秘,再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