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转自微信公众号:傅峻 西方文明的历程
昨天,查理的葬礼在亚利桑那的州立农场体育场举行,这里是橄榄球联盟(NFL)亚利桑那红雀队的主场,一座可容纳七万人的体育场,却硬生生挤进了十万人,另外还有十几万民众聚集在场馆外,通过大屏幕默默守望,把整个体育场变成一座地上的圣殿。当大家齐声吟唱古老的圣歌《Gratitude》时,十万人的合唱引起强烈共鸣,歌声在穹顶回荡,直冲云霄,场面震撼人心,这歌声应该会被天堂中的查理听到,场景也会被他看到,这也是他最喜欢的美国。川普总统、万斯副总统带着几乎全部内阁成员出席了葬礼,阵容之庄重,堪比国葬,而且之前万斯副总统为他抬棺送别。而查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一官半职,为什么会获得如此荣重的礼遇?一位现场的牧师道出了真谛,“查理没有靠权力赢得尊崇,他是用真理、勇气和信仰赢得了人心。”
他的人生注定非凡。年仅十八岁时,他就敏锐地意识到美国深陷堕落,而这种堕落的根源,正是基督信仰的丧失,而最丧失基督信仰的就是大学,他立志要改变这一切,并不是空谈,而是立即付诸实践。他的方法并非通过金钱、权力或者暴力,而是选择了最原始、最有力量的方式---辩论。我写作《西方文明的历程》这本书的时候已四十岁,已经用生命研究人类历史、宗教、哲学二十几年,包括为了验证某些理论,投身商海,历练十年,才得出类似的结论,所以说,查理是非常天才的,天才到惊人的程度。他的第一站,就是左派大本营---威斯康星大学,他摆上一张桌子,独自坐在那里,公开接受大学生的挑战。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会成功,很多人觉得他荒唐可笑,然而从今天的历史角度回望,那正是美国思想逆转的起点。凭借深刻的思想、旺盛的精力和惊人的执行力,他硬生生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大学校园的思潮,使保守派与基督教的声音重新在大学生中响起。
要知道,当时川普还在忙于房地产生意,万斯仍在华尔街浮沉,而查理却已经洞察到了美国衰落的真正根源,并开始推动复兴。2024年大选时,年轻一代对川普的支持率第一次超过了民主党,而这背后最重要的推动者正是查理,他让一代青年觉醒,让基督信仰与保守价值重新成为大学生的选择。可以说,如果没有查理,川普能否当选总统都未可知。
因此,他不仅是一个思想者,更是改变历史的人,如今被视为传奇、一个传说,称他为圣人,并不夸张,他获得的荣誉完全当之无愧,也许几百年后,很多总统,副总统,国务卿等内阁高官已经无人可知,而他依然闪耀在史册中。
奥巴马和左派煽动的仇恨,最终引来了对查理的暗杀,然而,讽刺的是,这一阴谋却起到了反作用,查理虽然牺牲了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却人美国的保守派思想思潮急流般汹涌澎湃。他原本计划是要在两万所学校中建立他的转折点组织,如今已有超过六万所学校申请加入,相比目标翻了三倍,他的理想正在迅速实现。
葬礼当天,川普与马斯克还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面,并随后共同在社交媒体上发文,“forcharlie”。查理生前最渴望的,就是这两位保守派巨人再次携手。他的死,让这个想法迅速落地,化为现实。不仅如此,他生前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保守派壮大贡献良多,例如推动了川普与小肯尼迪的结盟,支持万斯竞选参议员,鼓舞了更多保守派人士竞选国会议员等等。
然而,必须承认,今天的美国,相比于立国时的美国,离“山巅之城”的理想,已经越来越远。数十年的积重难返,不可能一早一夕扭转。查理只是点燃了火焰,真正的复兴之路仍然漫长。
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是,就在全美人民沉浸在悲痛之时,奥巴马却发表了一番冷漠的言论,他并没有谴责凶手,反而指责查理的思想“错误”,并说这是川普的“极端”导致的悲剧。这样的言论,不仅荒唐,更揭示了奥巴马的内心,他是一个极聪明却极邪恶的大脑,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利用语言的魔力、偷换概念来操控人心,特别是那些没有信仰者,更容易被他的思想俘获。
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对“进步”的滥用。在奥巴马的叙事里,凡是打上“进步”标签的,便自动具有正义和道德的光环。然而任何进步都必须建立在某种标准之上----这个标准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论,如果相对于真理的进步,那才是真正的文明发展;若是相对于谬论的“进步”,那就是加速走向毁灭。奥巴马从不提及这个标准,而是故意模糊化,只要是“进步”,他就把它定义为正义与道德。于是,变性、同性婚姻、性别混乱、价值颠倒,都被他包装成所谓的“进步”。这种谬论一旦奉为真理,整个社会便会被推向扭曲与堕落。
同样,他常常鼓吹“多元化”。在他的话语体系里,多元化就是先进、就是未来趋势。然而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从未有过“无限多元”的成功先例。相反,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小国寡民,价值观与信仰的统一,才是社会和谐、长治久安的前提。过度多元化只会制造对立与冲突,撕裂社会的共同体。
再比如,他攻击川普“极端”,理由无非是川普坚决打击非法移民、惩治犯罪、维护保守价值观。然而,当左派的暴力组织“安提法”在大街上打砸抢烧,当种族主义和性别意识形态的极端宣传充斥校园与媒体时,奥巴马却保持沉默甚至纵容。若说极端,难道这些行为不必川普更极端、更具破坏性吗?
其实,奥巴马与他的支持者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双方都离不开对方,他的支持者需要奥巴马的大脑为反基督提供理论包装,无论是花言巧语还是偷换概念,更需要奥巴马一本正经地导师般地说出这些理论。而奥巴马非常聪明,十分清楚,美国的思想之争,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基督与反基督。而他,是反基督阵营的代表人物,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推动一切与基督信仰对立的思想,逻辑是否严谨、理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只要符合“反基督”的立场,就会有大批人追随,而且他的追随者并不少,至少占美国总人口的40%。这正是他的狡猾之处,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他并非无知之徒,而是清醒而坚定地站在反基督的阵营,用语言的蛊惑引导人群远离基督真理,同时,他获得人类导师的称号,新上帝的形象,如果美国人不能识破奥巴马这一本质,戳穿他分裂美国的实质,美国很难得到复兴。
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不和谐声音:美国仍有一些教会在争论,查理到底是不是属灵的?是不是公义的?理由只是因为他积极参与政治。实际上,这些教会的牧师实在是愚昧无知。难道他们忘了,清教徒当面冒着生命危险远渡大西洋来到北美,不就是为了逃离英国国教会的迫害吗?人类历史上,信仰之争从来就是及其激烈的,因为无数人相信,信仰高于生命。
正因为如此,北美殖民地的奠基人之一约翰.温斯罗普才会坚持,非教会成员不得担任民事官员。他十分清醒:民事官员负责整个社会的物质供给、生产与管理,而这些关乎生命的世俗事务必须有最虔诚的清教徒掌管,否则社会必然会逐渐变质,直至毁灭。这正是清教徒对于政治与信仰关系的深刻理解。圣经旧约也反复强调,国家的治理必须由敬畏上帝之人来担当-----在士师时代,带领以色列的都是虔诚顺服的信徒,这是神与祂的子民之间的约定。
相比之下,那些今日仍纠缠与“政治与信仰是否该分离”的牧师,只是为了守住自己每月数千元的薪水,而宁愿牺牲真理与教义。他们口口声声说要“属灵”,实际上却在逃避责任,割裂福音与现实,把教会变成温室。这样的行为不仅可耻,而且正成为美国复兴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正是教会的这则堕落与背离,美国才会陷入教育的败坏、道德的沦丧,教会的堕落是整个美国堕落的开始与本质原因。
美国复兴的障碍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两点,在回归真理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的路要走。圣经至今未能进入公立学校课堂,下一代在教育体系中被灌输的往往是相对主义和反圣经的价值观。林登.约翰逊时代的“教会不得干政”法案依然没有被推翻,这使得无数牧师在讲坛上不敢谈论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方向,教会被迫局限在四堵墙之内,失去了本该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的“光和盐”的作用。而且,完全违背圣经教导的同性婚姻,至今任然是美国的法律,不仅合法化,而且在被积极推广。
查理的去世,虽然为美国点燃了复兴的火苗,但要让这星星之火真正燃烧成熊熊烈焰,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奋斗,美国属灵的复兴之路还很长,很长。
注:转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请更多关注作者的著作:《西方文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