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八日中国记者节 [2014/11]
- 抗议“杀光中国人”是为了制止仇恨 [2013/11]
-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最后的闹剧 [2013/07]
- 活捉东条英机的美国大兵 [2013/07]
- 中国需要民间智库 ,作者被凤凰网屏蔽 [2014/11]
- 华媒评美国6岁儿童说“杀光中国人”:电视台越线 [2013/10]
- 习主席,您赞成网络这样封人吗? [2014/11]
- 败倒在日本女间谍前的中国高官 [2013/07]
- 各国领导人如何获得资讯?作者被屏蔽了! [2014/11]
- 依法治国,和谐社会,中国梦 [2014/11]
- 日本对华间谍战揭秘 [2013/07]
- 司马南谈封杀方舟子 [2014/11]
- 日本‘侵略有理’? [2013/07]
- 雾霾里做鬼也幸福? [2014/11]
- 谁制造了这次封杀事件? [2014/11]
- ‘东条英机就这德性?搞错了吧?’ [2013/07]
- 习眼中的好记者,坏记者 [2014/11]
- 来看看,这日本教科书 算不算'艳照'? [2013/07]
- 转载:真实的周小平 [2014/11]
- 问国家网信办任贤良 [2014/11]
- 望中宣部副部长兼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先生不吝赐教 [2014/11]
和美国等国相比,日本并没有像中央情报局那种世界知名的间谍机构,但这并不妨碍日本建立和拥有一个最完整最复杂的情报体系。与大多数国家情报机构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间谍活动更少依赖正规情报机构,更多依赖非正规的庞大情报网络。
在日本的经济间谍系统中,通商产业省(现称经济产业省)堪称基石;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一大主力。
在1970年至1981年间曾担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马里奥这样评论日本的经济间谍能力:“很明显,日本一直在进行技术和工业间谍活动。我觉得日本通商产业省在所有国家都设有情报站,其职责就是情报搜集。”
1982年接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拉克斯特则评价说,日本通商产业省的情报搜集活动规模庞大,“搜集的内容令人难以置信。通商产业省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的情报站每天向东京发回多达50万条信息。”
1985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查尔莫斯?约翰逊教授提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59个国家设有75个办事处,其中25个设在“外国关键城市”,海外派驻间谍人数270名,东京总部则有1200名情报分析师,规模与世界级的情报机构相差无几。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多数日本公司创立了自己的情报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因曝光“水门事件”成名的美国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面纱》一书中这样描述日本公司的经济间谍活动:“实际上,每家日本公司的每个分公司都像真空吸尘器一样,从技术和时事杂志上,从工业和科学会议上的学术报告里,甚至从晚宴或高尔夫球场上听到的只言片语中搜集情报、数据、文件和文章。其中一些公司的情报活动非常频繁,比如,三菱公司在纽约的情报人员坐满了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整整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