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艺术在中国(中)

作者:达世奇  于 2014-1-25 06: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杂文|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2评论

关键词:禁忌艺术

         (此文上,中,下为完整一篇已发表在《上海艺术家》2013年第6期。附编者按:我们不能漠视我们有些艺术家从一个极端朝另一个极端的极转现象。他们无视人类基本道德低线,反过来肆无忌惮突破连西方都被视为禁忌的内容,并大量堆砌在自己的作品中,似乎唯此不能显示其艺术天赋。此风之盛之邪之危,令人担忧啊。艺术最忌讳忘记艺术创作的最基本原则,那就是大写的两个字:道德。)

                           

          宗教

    中国文化独树一帜,华人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没有哪个国家民族能像华人那样,随处落地生根,划地为界自筑一城:唐人街,中国城。世界唯一使用未演变拼音文字的华文民族,缺乏融它文字的根基,也使融它文化先天不足。散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个个如龙一般能为事业翻江倒海,但也把随意的自我认知撒向世界:常常只知自我登高,不远视环顾周围。

         有一条微博这样记载:“以色列。海米内哈海滩。艺术家某某实施的行为装置计划《死海今卷》。他生活在中国,以色列两个文明古国,文化语境中常面对大量的转译问题和转译困难。他将英文旧约和英文新约在死海中浸泡,让死海之盐晶渗透并包裹两本圣经,乃是反思经卷的可读与传世神话。”

         整个西方从古代直至近代的文明可以说就是基督教的文明。即使在现代西方国家,教会 还是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政治力量。在与伊斯兰的纷争中,曾有几起抵毁穆斯林的案件引起轩然大波,西方国家政府都以宗教平等自由予以遣责。对无论任何宗教的圣物,今天的西方人都会表示尊重和自觉遵守操行,只有一些无知的中国人还不知轻重。       

         圣经新旧约用古希伯莱文写成,后来成书是西腊文又翻译成各国文字。该中国艺术家不可能是古希伯莱文转译英文再转中文的转译困难。说白了,其实是他英语不好,面临沟通困难,想用圣经浸海表达自己读不懂英文圣经的疑问。

          一个不懂英文的中国人面对今天世界阅读者最多的宗教经书,不知手捧着万年历史发展的沉重,却要反思它的可读性,未免太无知了。当然,任何宗教经卷都可以诉置语言文字的不同解读,但当众以行为拆经浸海毁书,涉嫌冒犯某宗教社群的尊严。为此,我在微博中回复:“建议此类作品谨慎于一定尺度。面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有深刻影响的东西,除非有深刻解读可与学者平行讨论。”

         我觉得还不够,进一步评论:“有些底线艺术家应该注意,也是该有的世界视野。如果这个创作用古兰经替代圣经,可能会引起伊斯兰社区抗议,甚至国际纠纷和引祸上身。圣经是世界第一大教的圣物,望三思。”

         还好,这个作品的曝光率和影响力有限,没有出现更多不良反应。

 

         动物

         微博里有这样一条消息:“美国人莫利纳博士通过在动物尸体上拼接其它动物,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混和体雕塑,而他本人却将面临最高5年刑期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莫利纳已经认罚,承认自己为了创造独一无二的艺术,残害了许多珍稀动物,面对这些艺术品,他曾说这些超现实艺术品带给我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

         我马上回应:“如果艺术可以为所欲为,太多的创意犯罪会泛滥成灾。可以说一个高技量的惯犯就是一次行为犯罪的创作。这不是艺术。”值得庆幸,我得到了许多的转载支持。这说明在动物权益的问题上,西方禁忌的作品在今天的中国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认同,这是民风进化的结果。

         多年前有个中国艺术家以公母猪公开性交做成行为艺术,想搬到国外展出,被外国的艺术代理阻止,告知他会触犯动物保护条例,他只能放弃。

         我有个亲戚是生物化学家,他的朋友是个国际成名的艺术家,建议他合作试验不同种类活体嫁接或改变遗传基因,最后要以活体展示。我建议他首先了解各国法律,然后扪心自问是否过得了道德良心一关。中国在保护动物的认知上,就是这样在否定和反思中进步。

         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现代艺术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普及提高,同时使艺术的概念被大大的误解了。建筑艺术,家具艺术,服装艺术,化妆艺术,园林艺术,乃至社交艺术,销售艺术,管理艺术,经营艺术,送礼艺术,甚至受贿艺术,行骗艺术,盗窃艺术等等,使人们把形容词“艺术”混同于名词的“艺术”。将做任何事的某种独创方法,聪敏的伎俩独立成为艺术。弃艺术本来的人文道德内涵于不顾,以为只要找到独一无二的创举手法就是艺术,于是犯罪和缺德成了被以艺术为名开辟的另一条通道。

         我觉得中国艺术家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少了一个环节,当今艺术学院只有系统的写实主义教学传统和不成熟的观念艺术教育。在美院毕业后自行探索者为多,仅靠自我灵感闪念的一意孤行,难免出现随意性的肤浅。如果在中小学和美术学院的教育大家庭里反复摸爬滚打,对观念艺术深入研究和实践,接受教师对创作构思和表现的批评和反复斟酌,写创作过程的理论文章,接受评分判断,可以使学生对现代艺术创作的整体概念有深度的认知。

         在网上学得“语境”一词,在辞海中不能查到。有人用Contextualism作为英文翻译,直译为“上下文主义”。“语境”被广泛用于各理论专业,在艺术创作中几乎替代“风格”一词。二者不同的是,风格是把个人表现特点推到极致,突显与众不同,以前的作品在美术史已被归类,后来的独创性也有强烈倾向;而语境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细化,是个体表现的细微自然差别。前者必须有大量专业的学习,后者可以是无质量标准可言的泛艺术,甚至儿童涂鸦都可囊括,因为任何人之间的任何言行都有必然的少许不同。中国流行语境一词用于艺术创作,是因为对现代艺术学习的科学化和学术化认识不足。用语境一词解读创作的随意性恰到好处,为没有专业现代艺术教育系统学习的泛艺术作品做理论包装,给于它们生存的合理性。在西方被禁忌的违法缺德的所谓艺术创作,于是在中国随意性闪念的泛艺术这片土地上产生了。

         (请续看《禁忌艺术在中国》“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4 回复 飞鸣镝 2014-1-25 06:40
无耻艺术!
http://www.backchina.com/blog/329250/article-194590.html
4 回复 达世奇 2014-1-26 14:22
谢关注,以拜读链接。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06: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