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道德经76司杀说 [2025/01]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35 [2025/01]
-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5淇奥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四)鄘风52相鼠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7硕人 [2025/02]
- 新解庄子三十三列御寇4列安说 [2025/01]
- 【原创长篇小说】妇道为师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尨嫚儿Mary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下午两点 [2013/10]
-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要素篇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军政篇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 15 [2025/03]
- 新解论语十六季氏10季思说11季见说 [2025/03]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16、17 [2025/03]
- 新解道德经65稽式说 [2025/03]
- 新解论语十五卫灵公41公辞说42公阶说 [2025/03]
- 【新播】新解《诗经》9汉广(1) [2025/03]
- 新解道德经64慎终说(三) [2025/03]
- 新解庄子三十二渔父4渔忧说【一】 [2025/03]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18、19 [2025/03]
- 新解论语十六季氏9季困说 [2025/03]
- 新解诗经一国风(七)郑风77叔于田 [2025/03]
- 【新播】新解《诗经》9汉广(2)【含时事】 [2025/03]
- 【新播】新解《诗经》9汉广(3)【含时事】 [2025/03]
- 新解庄子三十二渔父3渔求说 [2025/03]
- 【新播】新解《诗经》9汉广(4)【含时事】 [2025/03]
视频讲座:
相关文案: 主话题:赤子说(二) 解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赤子说——(续) 知和曰常(一般,普通;平常;不变,经常;时常,常常)。知常曰明(明亮;明白;清楚;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楚;心地光明;视觉;懂得,了解;次于今年、今天者)。益(好处;有益者;增加;更加)生(生育;生存,活;生长;生计;生命;生平;具有生命力者,活的;产生,发生;使柴、煤等燃烧;果实未成熟;食物未煮熟;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生疏;生硬,勉强;很;学习之人,学生;读书人;戏曲角色;后缀)曰祥(吉利)。心(心脏;思想之器官和思想、感情等;中心,中央之部分;二十八宿之一)使(派遣,支使;使用;让,叫,致使;假如;奉使命办事之人)气(气体;特指空气;气息;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味儿;人之精神状态;人之作风习气;生气,发怒;使人生气;欺负,欺压;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发挥机能之原动力;中医指某种病象)曰强(力量大;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之程度高;坚强;使用强力,强迫;优越,好;勉强;强硬不屈,固执)。物(东西;指自己以外之人或跟自己相对之环境;内容,实质)壮(强壮;雄壮,大;加强,使壮大;旧时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壮族,旧作僮)则(原则,规则,规范;效法;连词;列举原因或理由;是,乃是;却,于是)老(年岁大;老年人;婉辞,指人死;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很久以前就存在;陈旧;原来的;蔬菜长得过了适口之时期;食物火候大;变质;颜色深;长久;经常;很,极;排行在末了者),谓(说;称呼,叫做)之不道(道路;水流通行之途径;方向,方法,道理;道德;学术或宗教之思想体系;属于道教者,道教徒;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行政区域名;说;用语言表示情意;以为,认为),不道早(早晨;很久以前;时间在先者;比一定之时间靠前;问候语,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招呼)亡(逃跑;失去,丢失;死;死去者;灭亡;同“无”:没有,不,不论;同“毋”:表示禁止或劝阻,不应,不该,不要,不宜)。 即把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乃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对于公德之推崇和重视便是这个样子;可以比较、比喻、比方、仿照对待亲生赤裸婴儿或幼崽之态度,有关这一点,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繁衍和传承方面都会自觉于仁爱。 蜂、蝎、蜈、蛇不该用毒刺去蛰自己所生之幼儿,凶禽狠兽也本不该去搏杀自己之幼崽;此天性乃公礼区别且高级于进化和演变其互竞相杀之私礼模式。 动物叨崽子,人类抱孩子,不会像猎食或劳动时那样去使用蛮力,其骨头虽硬却用力微弱、肌腱虽韧却绵软柔和,但都能够牢牢把握而不使掉下来;自此显见,仁爱不是管辖、占有、恩赐,而是责任、担负、寄托。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不会去掌控雌雄交媾时其剥削和奉献、减少和增加、投入和拥抱,其不计较、不平均、不等级、勿需恰巧或正好、不用付账及兑现于气势旺盛之一发而不收其心甘情愿之付出且享受快乐,那是体内生命之精华而至于极最之繁衍和传承模式其基本现实浅见与初识;那么人文授受也便是如此,文之道、母之道、君于子之道于上行下效之表率其仁爱也便是如此。 人文土地和种子,乃对于信息、讯悉之授受,其自始至终于每一天标志性传递文明开明之觉悟,却不是如平整土地般以指令或口令去施以驯化和调教于洗脑、蛊惑、欺诈和愚弄而使迷信与盲从;自醒、自觉、自察、自制于自省自律其自作主,乃人文容融其实至名归也。 把握人文容融于和平理念便是公权社会之常态。把握容纳融合之社会风尚于常态,乃文明开明之觉悟于自我把握其自作主也。 一切有益于新生事物者,有益于幼下其社会低位及弱势群体者,便是仁爱之吉祥。 人文思想觉悟于公礼之公心,居于长上者富于社会责任及使命担当,那么富与贵者便会在公礼风尚之社会里以养尊处优为耻、以炫富显贵为过、以欺贫凌弱为罪、以漠视穷困为渎位而不配、以耍主子派头而作威作福为骗子和盗匪;这才是德能贤品之优越,这才是贵族绅士之风范,这才是文明开明之觉悟于公礼其大势所趋之强大。 人们对于自身周遭之生存生活环境,不可有太多依赖,也不可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环境乃万物于天下,其不是客观法理,任何私礼以其繁文缛节之形式而妄图一手遮天、一己独大于驯化调教其强行规范幼下而形成之现实局限及时代局限终将被打破而老去为历史;这便是说,地,终归不是天,私礼也不是公礼;作为欺骗和愚昧之陈规陋习早就有,却一直被人文社会移风易俗于矫正、匡复、改进而使之或逃跑、或被丢弃或被禁止。 长上对幼下如对亲生婴儿般之仁爱,即母之道、文之道、君于子之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