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七述而16述义说

作者:老寒腿7979  于 2025-9-26 09: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新解论语|通用分类:子女教育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新解《论语》七述而16述义说2019-03-01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VrERN0tD4&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91&t=1373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六)、述义说

解析:《论语》第七篇:述而之——

(十六)、述义说——子曰:“饭(吃饭)疏(疏导;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食(食物),饮(喝)水,曲(弯曲)肱(臂膀)而枕(躺着把头放在上面)之(自己手臂作为枕头),乐(乐于,主观愿意)亦(也)在(存在,在于)其(这)中(正对上;适于,合于;恰好合上)矣(了)。不(没有)义(人工制造;人为努力所得)而富(富有;财产)贵(高贵;权力),于(在)我(自我定位)如(好像)浮(漂浮,浮动)云(云彩)。”

 

 

        即先生讲:吃饭时如果噎着了,那就喝点水帮助疏通下咽,睡觉时如果身边没有枕头,便可以弯曲自己臂膀垫在头下当做枕头;我们之所以乐于做某事,就是因为恰为其用,需要,而恰好可用之;同理,学以致用,其道理也莫过如此了。

        没有通过自身努力而得来之财富及权力,终究和自我定位不相匹配,结果是得而复失,如过眼烟云一样,黄粱美梦一场,弄不好还会有负面效应,登高而涉险,或万劫不复。

        恰为其用,在于适时适地,合时宜合地宜;传统经典、经文教义、历史知识、先贤学问,其内涵要义、理念高度、精神风范及道法规则皆需要植地生根,与现实情况接轨;学不得法、照本宣科、拿来主义乃至抄袭篡改,那么知识终归不属于你,不能融入你体内成为思想和本领,你也不会心生感悟而提高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所以,无修身问道之过程、无学习领悟之努力,你既便生搬硬套、投机取巧去获取学位、功名、财富或权力,其与你自身品质之定位也不相配,你也不会做到学以致用,到头来纸上谈兵、照葫芦画瓢,那不是滥竽充数吗?非能力努力所得而得之,那便会无能把持、无力掌管、无以效法、无以对下施仁;其剽窃以用、投机而占,是为不恰,是为无用,其非知识无用,乃人无用也。

 

        人无用,却自用于高位,惨也!

 

                                                                                                                                     

——(完)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6 09: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