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道德经76司杀说 [2025/01]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35 [2025/01]
-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5淇奥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7硕人 [2025/02]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上尽心章句上36 [2025/05]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3)【含时事】 [2025/05]
- 新解诗经一国风(四)鄘风52相鼠 [2025/02]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4)【含时事】 [2025/05]
- 新解庄子三十三列御寇4列安说 [2025/0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要素篇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妇道为师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尨嫚儿Mary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下午两点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闪客行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法度篇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九)、冶妇说
解析:《论语》第五篇:公冶长之——
(十九)、冶妇说——子张(同学)问(问教)曰:“令尹(令,尹,皆指官员,分属机关和辖区,非具体指宰相之职,亦非人名,这里泛指官位)子(读书人)文(文之道,怀柔于下,仁爱于下;非人名)三(多次,数次)仕(做官,居官位)为(对,向;帮助,卫护)令尹(令尹:上级领导),无(同“毋”:禁止或劝阻,不要)喜(孕妇)色(表现,样子);三已(太,过;已经,后来;这里指升迁后回头对待下级官员)之,无愠色(愠:怒;愠色:指泼妇、悍妇样子)。旧(先前之职位)令尹(令尹:同僚,同事或上下级关系)之政(主管业务,业务往来:公务涉及人与事),必(一定要,必须,必然)以(于,在)告(完结,了断;指非荡妇般于各种关系纠缠不清)新(新就职,现任)令尹。何(怎么样)如(此般,这样做)?”子曰:“忠(忠诚;官员对其官位,妻子对其丈夫)矣。”曰(张同学又问):“仁(上对下之仁爱)矣乎?”曰(先生回应):“未(不能够,无能)知(掌控,把握)焉(怎么)得(达到)仁?”
(张同学又问)“崔子(士大夫)弑(幼下杀长上)齐(齐国)君(君王),陈文(贤士之名,仁者美誉)子有(拥有)马十乘(四匹马拉一车为一乘;代表财富),弃(放弃,扔掉)而违(离开)之(祖国)。至(到,去)于(在)他(另外,其他,别的)邦(外国),则(却)曰:‘犹(如同,还,尚且)吾(我们)大夫崔子也。’违之。之(往)一(另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怎么样)如(此种做法)?”子(先生)曰:“清(一点不留,寂静;纯净,单纯;指从妇,从一而终之愚贞)矣。”曰(张同学问):“仁矣乎?”曰(先生答):“未知,焉得仁?”
即张同学问教:读书人做官,所谓仕途沉浮飘零,几番升,几番降,几番迁;初入职与被降职者,都会对其上司百般讨好、惟命是从,其间二者关系就如同女子对待丈夫一样,一开始是恃宠而骄,以其表现和展示而取悦于上,时间长了,肚子里怀上宝宝便母以子贵,凭自身功绩喧宾夺主甚至于功高盖主,此种情况应当加以禁止和劝阻。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随着升职次数与级别增加,对待下级,便如同正房大老婆对待偏房小妾一样,吆五喝六,全然一副泼妇加悍妇之模样,这也需要禁止与劝阻。
还有一种情况,即是官位平调迁移,于前任官职在位时所涉及人事财务、人际关系圈子当中同僚、同事、上下级等,公务动作是否完结,有关保密事宜是否了断妥当,诸如此类一定要在就职上任新官职之前结束撇清,这就好比女人改嫁一样,出一家进一家,不能像荡妇一般各方面关系纠缠不清,最后把自己弄得乱七八糟。
如以上这般,做官总可以了吧?
先生回答说:是个好媳妇,守妇道而已。
张同学又问:为官如此,不是仁爱吗?
先生回答:你所列举做官这几种情况只是为官之道,与为妇之道相同,并非母亲对于子女以及官对民之体恤与关爱,其间未见上对下之掌控与把握,如何达到仁爱呢?
张同学又说:齐国大夫崔子弑君篡位,其国内知名贤士陈文子放弃小康安乐生活而移民别国,后来他发现那里君王也非正宗;就好比女子被人杀害亲夫而无法与之同床共寝一般,待出门再嫁,还是感觉相亲对象貌似采花贼西门庆之流其无耻之徒;再到另一个国家,还是如此。
张同学问教先生:身为国民、臣民、公民、官员及士大夫者,做到如此贤品,几乎是贞节烈女之操守,应该可以了吧?
先生讲:是也,一点不留,清净加干净;从妇之愚贞。
张同学又问:大凡此类,算是仁爱吗?
先生讲:文之道,母之道,非武之道亦非妇之道;心系百姓之权贵,无忠于君王;爱护子女之母亲,无贞于夫婿;仁爱之公心与奉献,从来都是母性而非女性。
母性,万岁!仁爱,万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