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道德经76司杀说 [2025/01]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35 [2025/01]
-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3)【含时事】 [2025/05]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上尽心章句上36 [2025/05]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4)【含时事】 [2025/05]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5淇奥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7硕人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四)鄘风52相鼠 [2025/02]
- 新解庄子三十三列御寇4列安说 [2025/0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要素篇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妇道为师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尨嫚儿Mary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下午两点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闪客行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法度篇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里使说【二】
解析:《论语》第四篇:里仁之——
(二)、里使说【二】——子曰:“不(做不到)仁(长上对幼下施以仁爱)者(之人)不可(能够)以(在,于)久(长时间)处(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约(提出或商量共同遵守之事;约定之事,共同订立之条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拘束),不可以长(对某事做得特别好,擅长专项,使区域完美全善,长于)处乐(乐于,情愿,使愿意)。仁者安(使安定,对工作或生活感到满足合适;使有合适位置)仁,知(主管,掌管)者利(利益,使有利;顺利,便利)仁。”
即先生讲:位上之人,如果做不到对下之仁爱,那就首先表现在其不可能自我约束,结果上行下效,与其一起生活及交往者,定然也不可能遵守大家共同之约定,公共秩序与公序良俗则无从落实;短期内口头承诺或纸上协定,终究要通过时间考验及实践兑现,上不自律而下必横行。
纵观古今且放眼世界,关于协约、条约、契约、公约乃至约会约定,其出入及偏差大矣;欺压与欺骗之约,必随时地之变迁而烟消云散;约,共信也,上不公则下不信,上不自约则下不守约;约之考,在乎时长,所谓日久见人心,蒙惑一时者易而长期操守者难,仁之真假,凭约之长短可验之矣。
并且,不仁者在具体事物当中,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在众多交往和关系里面出于公心把事情办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去效法规则;幼下心甘情愿,是对长上施仁者最好之肯定;乐之考,在乎实效,所谓事实胜于雄辩,道理好讲而众口难调,能在大家共同之基本切实利益上做出成绩,才能被下面认可及拥戴;小众享福,而大众遭罪,肯定不行;仁之正邪,凭乐之公福共享可验之矣。
对下施行仁爱,当以适宜为准;幼下无需求,不适合,则适得其反;好大喜功,主观臆断,必不使安定,必不使满足合适,必不使位置合适;人饥饿而送衣,人露宿而送药;与鳏夫寡妇谈齐家,与老弱病残论兴业;樵者使以渔,猎者使以耕,学者使以商,工者使以兵;老而昏者教孙以学,母而慈者训子以律,父朋子以友交;东不加薪而嘘佃寒暖,主不宴客而相送十里,客空两手而连颂万福;国富而民不强,业厚而员不定,家实而人不安,身强而事无所;幼以长为太皇摄政,长于幼为俯首马牛;毁其巢而容之,弑其父而养之,占其地而工之,奴其权而用之;施仁者,逢其不安不适,必怀私而不公也。
知者,公权之掌管把握也,主一方公义也;施其仁而使无利可获,下必不奉之也;水有源,树有根,楼高于基础,人活于钱粮;无利不起早,钱财动人心,空中难盖房,喝风不解饿;使下利,非予不利,利从何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下器,堪为器,成其器而用其器,器无存,何以载利生利?
故仁者其仁,在于兴业,业而就用,用而就人,人而有利,自器而器人,则百仁利之,则万事顺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