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四里仁2里使说【二】

作者:老寒腿7979  于 2025-10-18 08: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新解论语|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新解《论语》四里仁2里使说【二】2019-01-02_21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L8iBVJOJM&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34&t=311s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里使说【二】

解析:《论语》第四篇:里仁之——

(二)、里使说【二】——子曰:“不(做不到)仁(长上对幼下施以仁爱)者(之人)不可(能够)以(在,于)久(长时间)处(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约(提出或商量共同遵守之事;约定之事,共同订立之条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拘束),不可以长(对某事做得特别好,擅长专项,使区域完美全善,长于)处乐(乐于,情愿,使愿意)。仁者安(使安定,对工作或生活感到满足合适;使有合适位置)仁,知(主管,掌管)者利(利益,使有利;顺利,便利)仁。”

 

 

即先生讲:位上之人,如果做不到对下之仁爱,那就首先表现在其不可能自我约束,结果上行下效,与其一起生活及交往者,定然也不可能遵守大家共同之约定,公共秩序与公序良俗则无从落实;短期内口头承诺或纸上协定,终究要通过时间考验及实践兑现,上不自律而下必横行。

纵观古今且放眼世界,关于协约、条约、契约、公约乃至约会约定,其出入及偏差大矣;欺压与欺骗之约,必随时地之变迁而烟消云散;约,共信也,上不公则下不信,上不自约则下不守约;约之考,在乎时长,所谓日久见人心,蒙惑一时者易而长期操守者难,仁之真假,凭约之长短可验之矣。

并且,不仁者在具体事物当中,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在众多交往和关系里面出于公心把事情办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去效法规则;幼下心甘情愿,是对长上施仁者最好之肯定;乐之考,在乎实效,所谓事实胜于雄辩,道理好讲而众口难调,能在大家共同之基本切实利益上做出成绩,才能被下面认可及拥戴;小众享福,而大众遭罪,肯定不行;仁之正邪,凭乐之公福共享可验之矣。

对下施行仁爱,当以适宜为准;幼下无需求,不适合,则适得其反;好大喜功,主观臆断,必不使安定,必不使满足合适,必不使位置合适;人饥饿而送衣,人露宿而送药;与鳏夫寡妇谈齐家,与老弱病残论兴业;樵者使以渔,猎者使以耕,学者使以商,工者使以兵;老而昏者教孙以学,母而慈者训子以律,父朋子以友交;东不加薪而嘘佃寒暖,主不宴客而相送十里,客空两手而连颂万福;国富而民不强,业厚而员不定,家实而人不安,身强而事无所;幼以长为太皇摄政,长于幼为俯首马牛;毁其巢而容之,弑其父而养之,占其地而工之,奴其权而用之;施仁者,逢其不安不适,必怀私而不公也。

知者,公权之掌管把握也,主一方公义也;施其仁而使无利可获,下必不奉之也;水有源,树有根,楼高于基础,人活于钱粮;无利不起早,钱财动人心,空中难盖房,喝风不解饿;使下利,非予不利,利从何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下器,堪为器,成其器而用其器,器无存,何以载利生利?

故仁者其仁,在于兴业,业而就用,用而就人,人而有利,自器而器人,则百仁利之,则万事顺矣。

 

——(完)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8 08: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