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解道德经76司杀说 [2025/01]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下尽心章句下35 [2025/01]
- 思考意识形态之狼性与人性 [2013/11]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3)【含时事】 [2025/05]
- 新解孟子第七篇上尽心章句上36 [2025/05]
- 【新播】新解《诗经》35谷风(4)【含时事】 [2025/05]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5淇奥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五)卫风57硕人 [2025/02]
- 新解诗经一国风(四)鄘风52相鼠 [2025/02]
- 新解庄子三十三列御寇4列安说 [2025/0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要素篇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妇道为师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尨嫚儿Mary [2013/10]
- 【原创长篇小说】下午两点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A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B [2013/11]
- 【原创长篇小说】闪客行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相如吃 [2013/10]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兴亡图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法度篇 [2013/11]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战争篇 [2013/11]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一)、佾社说
解析:《论语》第三篇:八佾之——
(二十一)、佾社说——哀公问社(共同工作或生活之集体组织;祭土神之礼仪)于(向)宰我(人名),宰我对(回答)曰:“夏(夏朝)后(后代)氏(氏族)以(用)松(松树,松木;意指挺拔长青),殷(商朝)人(氏族聚集地)以柏(柏树,柏木;意指坚硬、坚强、抗风之品格),周人以粟(栗树,栗木;指威严,使颤栗恐惧) ,曰:使(负有使命之人)民(人们)战(战胜、战斗,斗争)栗。”子闻(听说)之(这件事)曰:“成(性质定形)事(事情,情况)不说(劝说,游说),遂(大势所趋,在进行当中)事不谏(规劝,劝诫,使改正错误),既(已经,完了,既然)往(过往,以往,过去)不咎(过失,罪过,责备)。”
即鲁哀公向宰我问教关于社会公权公义之象征,宰我说:夏朝氏族尊奉松木,取其挺拔长青之性情;商殷氏族敬仰柏木,取其坚韧不拔之品格;周朝人托举栗木,但却非指其迫于淫威,颤颤栗栗之敬畏,而恰恰相反,公权公义之职责高悬,使得人们去战胜强权,英勇无畏,去争取正义和自由。
先生听说这件事之后讲:性质已定之事,就不要再去帮助其选择;大势所趋之事,莫要试图再去改变;已经发生之事,其偏差及过失,已经不可能再去矫正。
任何时代之公权正义,都有其针对性、现实性、特色性、突破性及局限性,其客观局限包括时代、地域、自身等不可逆转之因素。
亦如人人皆穿衣,但随节气、潮流与审美而不同。
然而,正如本文隐义:高贵之品格,积极之态度,原则之习惯,公义之大道,却是每一个时代中人所必须秉承之历史使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其一直且永远存在并且随人文进步之台阶向前向上递进。
文明之觉悟,不朽!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