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之父亲 [2014/02]
- 怎么在中国用倍可亲 [2014/01]
- 回国之武汉印象 [2014/01]
- 有谁能帮我解释fucking的准确意思 [2013/11]
- 回国之也说雾霾 [2014/02]
- 第一次到美国,闹笑话了。 [2013/11]
- 一本1935年的杂志 [2013/12]
- 回国之学生家长会 [2014/11]
- 长途奔袭之爱城十日 [2013/12]
- 回国之到达 [2014/01]
- 回国之出发 [2014/01]
- 朋友,你这次真的让我很不爽。 [2013/11]
- 瞎写着玩的 [2013/11]
- Tan医生 [2014/11]
- 儿子的逻辑 [2013/12]
- 长途奔袭之准备出发 [2013/12]
- 长途奔袭之到达 [2013/12]
- 长途奔袭之途中 [2013/12]
- 对宗庆后之女评论的一点评论 [2013/11]
由于外甥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有幸能代替他们参加了一次国内的家长会。很巧,外甥的学校是我初中时的母校,有幸回能到故地重游,可除了一栋二层的楼房还保存外,其余的全都变了。依稀想寻找以前的身影,却变得如此遥远,只能感慨时光如此无情,除了在你记忆里找到外,其他再也难寻踪迹。
言规正传,参加了这次家长会,谈自己的体会:1,作为学校我不知道,觉得老师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整个家长会,老师说的很清楚,层次也分明。2,以前只有高考才出现的情况,现在已经往下拼到了初升高,据说有些地方已经发展到小升初了。比如我外甥的初升高比我以前高考那种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每天题海战术,市排名,质量考试,强度之大令人震惊。套用当时老师的话,就是要有好成绩,一是做题,二还是做题,三休息一下继续做题。真是庆幸早生了十几年,虽然高三有点苦,好歹有个快乐的小学和初中生活。3,国内的学生真的很用功,比如说我外甥早上6点出发上学,中午一个小时休息,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而且一星期只休息一天。虽然有时候庆幸自己的孩子有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不用为考试而疲于奔命,但也很担心将来他们是否能够竞争过那些奋发苦读的国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