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昆明惨案回想当年胡耀邦的西藏政策 [2014/03]
- 方志敏之死的历史真相:方部曾绑架并杀害美国传教士达能夫妇(砍头) [2014/03]
- “一号大右派”章伯钧不被平反的理由:原来是这么一句话! ... [2014/01]
- 揭秘:毛澤東第二妻子楊開慧生前怒斥毛澤東:生活流氓,政治流氓 [2014/02]
- 转发:看看真正的“太子”---毛岸英的真实面目----处处可见毛泽东的影子 [2014/02]
-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亲父(江青的前男友)黄敬:被毛泽东训斥而吓死 ... [2014/02]
- 我所知道的艾青及艾未未 [2014/01]
- 这段旧事不寻常:黄敬-江青-毛泽东-斯诺......... [2014/02]
- 1924年毛泽东等与汪精卫合影----1942年潘汉年是受毛泽东指令密见汪精卫的:联日抗蒋 [2014/02]
- 毛泽东的延安情人----吴莉莉照片 [2014/02]
- 《毛澤東選集》只有12篇是毛自己寫的;例如“老三篇”和“沁園春”(詞)都是胡喬木寫 [2014/02]
- 转发:王立雄的《新疆危机的根源〉披露:王震骨灰撒在天山后,维族人的反感与无奈 [2014/03]
- “宁做美国狗 不当中国人!”----1998年印尼华侨喊出的口号 [2014/01]
- 中共高干方毅:毛泽东是历史上最大的暴君! [2014/01]
- “才女间谍”关露:在已被中共平反后服药自杀于1982年...一生三次恋爱,曾被王炳南遗 ... [2014/02]
- 潘汉年:穿着拖鞋被罗瑞卿亲自逮捕..秘密审判时法庭窗户封闭..死后墓碑刻着假名 ... [2014/02]
- 朱自清之死真相:因吴晗怂恿不吃美国面粉而饿死 [2014/01]
- 谈谈中国现代作家的“左右”两翼之分----以贾植芳为例 [2014/03]
- 再传一次毛泽东与汪精卫等合影 [2014/02]
- 只许公安李部长淫乱又拉皮条 不准东莞众小姐卖春兼促经济 岂有此理 [2014/02]
- 从SCA5 回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国民感情因素和经济反制因素 [2014/02]
- 毛泽东喊过三个人“万岁!" [2014/01]
- 平易近人 坦荡洒脱------------追忆我和贾植芳先生的一段交往 [2014/03]
毛泽东把朱德的作战 “十六字诀“占为己有
朱德(1886-1976)1931年即任红军总司令,后来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直到1954年10月此职务撤销为止。朱德一直是总司令,故人称“朱老总”。过去称“朱毛红军”,朱德总司令从来都是位居总政委毛泽东(1893-1976)之前。
红军当年因敌强我弱,其主要战略战术是游击战和运动战。传闻红军作战的“十六字诀”(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毛泽东发明的。其实非也。
游击战和运动战,及“十六字诀”,都是朱德首创的。
证据之一,毛选四卷第一卷(1966年7月横排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第188页)写道:“我们的战争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红军,也打了几个败仗, 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第二年四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的部队,经过湘南也转到了井冈山。然而,从1928年5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 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的十六字诀。”
很显然,这个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十六字 诀,是由朱德1928年4月28日与毛泽东会师后,带到井冈山上来的,所以才有“从1928年5月开始”这种情况发生。毛泽东自己承认:在此之前“当时根 本没有经验”,这就说明在朱未到以前,毛是不知道这“十六字诀“的。
证据之二, 聂荣臻元帅1986年12月1日在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朱德同志通过实 践,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打法,然后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有名的十六字诀,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这段话,印证了上述毛选第一卷的叙述,证明了朱德是游 击战“十六字诀”的创始人,而毛泽东则是肯定者和应用者。
证据之三,当年井冈山时期的老将领和老战士,也多有记述。例如杨至成、何长工、宋裕和、范树德、龚楚等。 他们曾经回忆说:“朱毛会师后,原来井冈山的同志们纷纷奔走相告,说‘这下好了,来了个会打仗的’,又说‘朱军长有一个御敌的十六字诀’。”参加过南昌起 义.当时任南昌军官教育团总务处处长的赵镕,在1983年6月14日接受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工作者的访问时说:“你们写朱德同志的传记,有一件事 提醒你们,就是关于‘十六字诀’的问题。一般都认为‘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其实是朱德同志最早提出来的,他是在许多地方做过试验的。最早起源 于1913年,他在滇南个旧戡乱、剿匪。”
赵镕又说:“我就曾问过他(指朱德),‘十六字诀’不是您提出来的吗?怎么成了毛主席提出来的了?他说:只要对革命有利,谁 提的都一样”。朱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如他的为人风格,表现出博大而宽厚的胸怀。
毛泽东关于运动战曾有论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运动战的通俗的解释。”
其实,所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最早是1925
年,朱德在苏联莫斯科郊外莫洛霍夫卡村秘密军事训练班担任学员队长和军事辅导教员时,回答教官“回到自己国内怎样打仗”的问话时就提出来的。朱德原话 是:“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这段话是由档案记载的。朱德当时讲的是四川方言,他用家乡话来形象表述自己的运动战战略战术思想。所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的发明权应该属于朱德。
毛泽东的特长是搞政治,精权术,会写作,擅长制定行动方针及总结经验教训,但他不会具体指挥打仗,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缺乏军事专业知识,比如各种兵器兵力的火力分配和协同,各军兵种的战术配合与协同等。
1928年3月,毛泽东曾被时在上海的党中央开除出湖南省委,降级任命他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他表 示为难,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而这“军旅之事”,正是朱德等红军将领所擅长的。所以有党史专家认为:所谓“毛泽东军事思想“,其实应该称为”朱德毛泽东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