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烙印(二) [2017/08]
- 方舟子和这个一点也不可爱的民族 (2014年10月31日) [2016/10]
- 文化的烙印(一) [2017/08]
- 八珍酱肉包子 [2014/06]
- 精神法宝 [2014/02]
- 回京过节之涮羊肉火锅 [2014/02]
- 文化的烙印(三) [2017/09]
- 同学书简之请你赐教 [2014/02]
- 笔墨伺候 (有不雅文字,读者慎入) [2014/04]
- 天生一个仙人洞 [2014/03]
- 挥师再下首尔 [2017/05]
- 独眼石人与转基因食品 [2014/01]
- 水至清则无鱼 [2014/04]
- 返京散记:五道营的黑猫 [2014/10]
- 与老外谈谈中国当代艺术 [2014/07]
- 思维简单是一种解脱 [2014/05]
- 美丽的女人有时可能也会很凶残 [2014/05]
- 返京散记:卧佛寺听蝉(二) [2014/09]
- 从无知走向虔诚 [2017/08]
- 返京散记: 卧佛寺听蝉(一) [2014/09]
- 分歧不会消失 [2017/06]
- 仲夏夜古堡音乐会 [2014/07]
- 闲聊弗洛伊德一家子 (上篇 梦的解析) [2017/09]
10月11日
如果按候选人表述的执政理念来看,尽管都有体现其本人自身特点的个性标识,但实质上还是落入了各自政党的价值认可范围。希拉里还是会沿着知识分子喜欢的政治正确的路子走,而川普的主张说得比较简单直白,特别符合红脖梗子那样的白人口味。另外,这次撕裂美国社会的大选也在华人圈子里搅起了不小的波澜。三十多年以来,通过中国打开的国门留学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很多落地生根入了籍,在牛刀小试忙着行使公民权的当口,暴露出很大的社会认知上的差距分歧。我点进去过中文网站做的模拟投票的调查,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参与者支持川普。而通过与一些接受过完整西方系统正规高等教育的人士交流,又发现他们对同胞的如此作为十分不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因素造成了北美华人的认知差异呢?
大概在四年前,也就是奥巴马赢得第二届总统任期的前后那段时间,美国知名保守派媒体人Dennis Prager 写了一本书叫《Still The Best Hope》,具体阐述了传统美国保守派与左翼自由派之间的价值分歧,其实基本上就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对美国现实社会矛盾和未来走向不同认知的解读。 Dennis Prager认为保守的美国和自由的美国未必能如人所愿地团结起来,因为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在选择的道路上,更根本的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听起来好像是在说,这其实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按照Prager的归纳总结,美国右翼保守派和左翼自由派的分歧在于:
- 左派希望美国向西欧国家看齐,奉行准和平主义和从摇篮到墓穴的社会民主社会经济平均主义,政治生活世俗主义。右派反对所有这些主张,认为和平主义是邪恶的附属品,包养一生的福利制度从经济和道德伦理角度看不可持续,平均主义破坏自由,世俗主义毁害现实主观道德及终极教义。
- 左派主张宗教与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分离,如果需要进行宗教活动,那应该是在祈祷者自己的家里或者有自身产权的范围内,而不应该把宗教价值理念注入到社会。右翼认为美国应该向以前一直的那样,有一个世俗的政府但是以上帝为中心(犹太-基督教)的社会。
- 左派希望美国人标榜自己为世界公民,不主张民族主义言行。右派则注重自身的美国公民标识,并赞赏民族主义理念。
-左派认为那些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想法是沙文主义和自大的表现,他们通常以欧洲或世界的观点为优于美国的观点,并据此裁决好坏。而右翼不认为世界或联合国的观点有多高大上,不以它们作为行动指南。他们认为这二者有着比美国差得多的认清和处置邪恶的能力记录。
- 左派通常很含混甚至抵触彰显美国的爱国主义言行,这就是为什么在保守的居民社区比自由派的SantaMonica,加州,曼哈顿和旧金山,你更常见到飘扬的美国星条旗。
- 左派的指导理念遵循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右翼信奉是美国革命时提出的信条‘生命,自由和追随幸福’,在这里,法国/欧洲的平等(equality)想法没有被提及。右派反对法国革命不以西欧为模版。
-左派憧憬的是平等的社会,置经济状况的平等于其他社会价值之上,左派也强调自由,但是要不妨碍平等的自由,不妨碍他人的自由。这是左派致力于推动妇女同工同酬法律的原因。右翼不完全赞同这些,至少不认为平等比自由更重要。
- 左派希望世界进而美国,全面消除核武器。右派则要让美国拥有最先进的核武器。右派相信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手段是美国人自身,而不是裁军。
-左派强调要根本改变美国,右派只是想要改进美国(比如,奥巴马竞选时的口号之一就是‘fundamentally transform’美国,其实他也没做到)。
把左右两边的信条了解清楚,就容易理解华人对两党政治的价值取向了。首先,像是Prager说的,美国的大学基本上是被左派把持的领地,因此在本地接受过完整教育的知识阶层可能多数还是会不辜负所受的教育启迪的。那么,另一部分背井离乡到北美讨生存的中国人,以前大多都经历过美丽的共产主义乌托邦谎言欺骗,对政治正确的说辞很容易反感警觉,所以头脑里主导价值判断的不可能是纯粹的真理信奉,大家关心最多的还是周边的安全和切身的利益。于是,当川普声称要再造伟大的美国时,忐忑不安的心就又一次找到了归宿和安慰。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实用主义原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趋利避害的主导思想:既然没有纯粹的理想和真理可以作为未来的追求,那还是让我们专注眼前的事情吧。再加上中国文化的辞典里从来没有利他主义(Altruism)这个关乎道德品行的词汇,待人处事的思维习惯就总是围绕着让自己有既得利益的小圈子。当听到川普想要筑起阻挡移民涌入的围墙时,很多人直接的反应一定是,这不是正合吾意吗!这基本上符合短缺经济环境中的公共汽车乘客心态,在上下班高峰期,当一辆已经搭载了不少乘客的公共汽车好不容易缓缓进站以后,车站上早就等急了的人群终于迎来了希望。可车上的人却不愿意让已经局促的环境更加拥挤,于是他们会跟司机喊,别再开门了接着走下一站吧。同时他们也会劝想挤上车的人们,实在是没地方上了,等下一辆吧。三四十年前,在国内挤过公交车的,对此种情景想必都不陌生吧。
再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使人在骨子里是有等级意识的,不认可人人平等的理念。很多人看不起黑墨穆,可能认为白人之外舍我其谁也。其实,还是那句话,每个族群的人中都有能力强能力弱脑子灵脑子慢的人。科学已经证实,人的智力水平与种族无关,更多影响个人对社会认知的是教育背景和文化传承。再怎么不喜欢极左的政治正确,也不能跑到另一个极端去成为种族歧视的拥趸,因为到时候天知道谁可能会成为砧板上的下一条鱼。
不过世间的道理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人们如何审时度势,选择过后留下的还是会有后悔和遗憾。
(后记:我其实是一个旁观者。虽然从本质上我赞同大部分民主党理念,比如人人平等博爱环保理念等,但很多经济上的措施我更倾向保守派,比如小政府等。从民主的角度,我是希望两党轮替相互纠偏,但这次真是突破价值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