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3)孙行者如何修行悟道

作者:裴殷裴殷  于 2020-5-14 19: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西游漫注连播|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第二十六回(3)孙行者如何修行悟道

 

(3)孙行者如何修行悟道

孙悟空一向急躁冲动,那么就得想办法让他有机会去掉这种执着。一个人的这种性情,肯定不是说告诉你应该去掉你就肯去掉的,也不是你说“我要去掉”就能去掉的。作为他们的师父的观音菩萨会怎么办?那就是安排一个一个机会让他们先面对自己的这种毛病,怎么面对?就是先把毛病都勾出来、让他本人亲自意识到,他自己有这种毛病,并且在毛病表现的时候,都是通过一些个不愉快的事情、痛楚的感受,让他本人亲自尝尝毛病到底是苦还是甜,当然毛病没有甜的了,都是苦的,不但是自己的苦,还是给别人造成的苦。这种苦涩的味道、缠绕着你的生命,象菟丝子一样吸收着你的养分、层层缠裹扭曲着你日渐苍白的生命。只不过是以前的你,颇为“以苦为乐”、把沉溺执着、搅扰爱欲情仇这种真正的苦当作真实的乐。
孙悟空一向急躁冲动,严重障碍了他的修行,怎么办?反正他擅长筋斗云、腿脚麻利,那就让他发挥专长、使劲儿折腾去呗,让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他明白神通也有不管用的时候,也有急躁冲动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第一个钻到他脑袋里的念头就是折腾:“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
结果呢?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快,方才访问完三岛、还不足预定行程的五分之一,他就放弃了折腾,他也意识到了,这样凭着冲动、凭借蛮力是没有出路的,他还是乖乖的求观音菩萨去了:“伏望慈悯,俯赐一方,……”
孙悟空折腾的第一站,是蓬莱仙境,蓬莱仙境在东洋大海的海域上,却不在我们一般人所在的层面,一般人因此看不见、也找不到这些仙山的蛛丝马迹。孙悟空落下云头,看见三个老人白云洞外、松阴之下玩围棋:观局者是寿星,对局者是福星、禄星。孙悟空看见他们就走上来就打招呼:“老弟们,作揖了。”
你看孙悟空,说话真是喜欢给自己抬轿子,人家好歹也是头发胡子都雪白的老汉了,他喊人家老弟。人家是他的老弟吗、他有资格当人家的哥哥吗?
这福禄寿三星,乃是这蓬莱仙境的一方之主,你看小说中怎么描写“西池王母常来此,奉祝三仙几次桃。”
王母娘娘光是带着自家桃园的桃子,都来好几趟了。这具体是几趟?应该最小次数是三次吧?否则就不会用“几次”来说了。王母娘娘蟠桃园的桃子成长周期,基本上跟五庄观的人参果是同样的9000年一熟、小一万年一吃。这最少三次,那就是说,这福禄寿三星得道,起码也是三万年以前的事情了。沙悟净是起码一万年前得道的,孙悟空从出生到现在,也不过就是那么短短的一千年而已。在人家眼里,连一个小毛孩子都算不上。而方丈仙山上的小童东方朔呢?“转回廊,登宝阁,天上蟠桃三度摸。”人家一万年一次的蟠桃盛会已经参加过三次了耶。相比起人家的寿龄,那你孙悟空真的是毛孩子中的毛孩子。
但是孙悟空就大着胆、厚着脸,称呼人家老弟。孙悟空喜欢托大、自我拔高。
好在孙悟空虽然喜欢说大话,但是却不喜欢说假话,他一五一十的向人家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人家也给了他实质的答案:这是个不同境界的问题,不是他们这个境界的神仙能搞定的事情。
他们三个跟镇元大仙的差异在哪里?“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这不正是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三个最初的修行道路嘛。这是后天修行。而镇元大仙为什么他的道“得之甚易”,轻易的就可以达到“与天齐寿”?乃是因为镇元大仙是先天修行,他是先天大道的境界。唐三藏师徒走到五庄观,就是要走向先天的自我哩!那个先天的自我之身在哪里?就是人身树上的人身果。作为一个修行人,用执着固守低层次上的东西、把自己给裹起来,就是断绝自己的先天之身的根基。
可能没有人注意到,孙悟空,其实是没有人这一层身体的。我们回到前面一回。“大圣却又留心:恐他仙法难参,油锅里难做手脚,急回头四顾,只见那台下东边是一座日规台,西边是一个石狮子。行者将身一纵,滚到西边,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也这般捆作一团;他却出了元神,起在云端里,低头看着道士。”
注意到了吧!他元神起在云端,却用石狮子变作本身模样,可是,他的肉身哪里去了呢?没有!或者说,他的身体直接就是他的思想和精神。
而那些妖怪们,就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你看那白骨精,“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这叫尸解,用其它物品来假托一个有形的身体。
红孩儿其实也只能尸解,“那怪闻言,恐怕大圣伤他,却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将起去,伫立在九霄空里。”
人类的元神和身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有些妖怪捉人的元神、却把人的身体抛下,“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人的元神一般不能自控,只有修道人才能真正的自我主宰,“行者才教三个王子就于暴纱亭后,静室之间,画了罡斗;教三人都俯伏在内,一个个瞑目宁神。这里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

https://www.facebook.com/yin.pei.7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3 14: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