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微漫注》(十四)57-59回

作者:裴殷裴殷  于 2020-11-23 22: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微漫注》|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西游微漫注》(十四)57-59回

这是天地生人的考较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1)


可是你知道,西游记从来不写没用的诗,没有跟主题无关的诗作。就好像天地间造物之际,就处处遵循相生相克之道,凡是剧毒动物附近,一定就能找到解毒之草药。这是天地生人的考较。而当玄奘的修行遇到要过关的时候,他走过的地方,同样出现了意味着解毒的葱茏草木,对于熟悉草药的玄奘,他看到兰竹,应该想到往下应该提升一下气节。他看到艾叶、蒲花、山茶花、柳条,应该想到自身的心灵也需要清热去毒。艾叶味辛苦性温,散寒止痛降湿。蒲花性平味甘微苦寒,清热解毒。山茶花辛苦寒温。柳枝柳叶味苦性寒。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玄奘就是看见了,想到了,也不入心。他甚至从那漫长绵延的小路,联想到了包粽子的茭白叶,从粽子想到了龙舟,从龙舟想到了汨罗江。茭白也是性寒解热毒。这么多清热解毒降火的药材,一排排出现,猛戳他的眼睛,他就是想不下去。这想到热闹和娱乐,他反而来劲了。想到谁不好,偏想到那个传说中抱着大石头投江自杀的屈原。

就算再不得志的君子,也顶多闷闷不闻于人、默默生存于世,这样云淡风轻的心态,才是正品君子。抱着石头投江自杀的拧巴人,恐怕千古无几,也亏他想到河底的决心这么大。说实话,我严重怀疑这个传说,就像传说有人能砍自己几十刀自杀一样的离谱。除非他是把石头绑在自己身上。

 


呼风唤雨、升官发财、如鱼得水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1)


人类是有精神肢体的。但是不一定有精神肢体的人,他的精神肢体就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因为个人修养、道德品质高尚、而具有超人的打动力和感染力,他一定是长了精神的寄生肢体。有这种寄生肢体的人,在国内,呼风唤雨、升官发财、如鱼得水。他们自己不知晓,别人也不知晓,是寄生肢体的运作,这种精神寄生肢体是主人,人本身、已是仆从。

玄奘他,一方面强要孙悟空为自己做主、一方面又要强做孙悟空的主,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激烈交锋中,招惹出来更加离谱的邪念生灵六耳猕猴,这是他自从降生尘世,就开始小心滋养的。

中国传统文明,是一个极其注重实践的文明,这种实践,非但要付诸身体行为,更是要精神和心灵上的实践。因为按照传统文明的理念,精神上摒弃、心灵上清净自洁,均是在锻炼成就人应有的精神肢体、或者说脉络,精神的脉络强盛通畅,会与身体的脉络联通。孔子儒学,实乃商周及上古中国传统文明余韵之整理,并非独创而是汇集。《论语》所言道理,不是明清到现在人们以为的理念、理论,个个都是手法。以为是纯粹的理论,实在是天大的误会。古籍中记载,有成的文人,要有所作为的时候,举手投足间、能牵动天地的气魄,哪是空学理论能学出来的?

如此深沉广大的道理,玄奘不懂但是他必须要懂,要想往前走,就必须看破这一绝境。所以菩萨就,精心算计安排下这一大难,必须都要发生,一点都不能少,顺序也不能错,时辰也不能差,这样他才能,把自己好坏掺杂在一起的,好比炉渣一样的心念中,提纯出来自己。

 


解铃还需系铃人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2)


孙悟空被玄奘赶走,其实他真的走投无路的。并不是真的那些他想去的地方不收留他,而是呢,孙悟空自我感觉自己没能走到修行的终点,半道回家,是一件在自己这儿都说不不过去事情。你看他,怕自家猴儿笑话自己出尔反尔没器量,怕天宫嫌弃他做事没耐性不肯容他久住,怕三岛神仙说他不羞,怕去龙宫的龙王们那儿丢面子。其实说到底,是他自己情绪上过不去而已。这说明什么?说明孙悟空开始考虑别人的感受了哩。另一方面,说明什么呢?说明了他离位了。离开了自己应在的位置上,做什么事情都踏实坦然,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之后,走到哪里,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排斥和欢迎,其实,都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这个原因,是孙悟空走到哪里都有天涯尽头感觉的来源。

所以他就又回到玄奘处表示希望回归取经团队。可是这个团队中的他的位置,已被玄奘给掐断了。玄奘再次驱逐了他,驱逐的理由是:一,孙悟空杀害生命,不仁不善。二,尤其是孙悟空杀生连累了他这个师父。所以要驱逐孙悟空,至于孙悟空是谁安排的,孙悟空本人是不是还有劝善的希望,则不在他的考量之列。特别是,离开孙悟空他还能不能取到佛经,则是他认为,就算是去不得佛经,也不会接受孙悟空。也就是说,孙悟空和佛经正果如果是同步相关的,那也要选择赶走孙悟空。

孙悟空无奈之下,才忽然想明白,自己之所以走投无路,乃是因为自己是从位置上被驱逐了。自己被驱逐,最终原因并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乃是那唐僧负了自己。老大唐僧离位了,众徒弟就一个接一个的跟着离位了。孙悟空被驱逐了,不该讨饭的猪八戒被支开讨饭去了,仅剩的一个护法的徒弟沙和尚被支走寻水去了。三个护法都离位,外邪如果还不乘虚而入,那外邪也太愚昧太呆瓜了。

想明白的孙悟空,也想到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哪儿走路。他肯定想到了一个道理: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乎他就飞奔落伽山去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紫竹林。于是后面的故事就有了延续和解决的机会。

 


不外乎是假聪明、真糊涂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2)


其实,唐僧要赶孙悟空走,按照道理的话,应该先禀告菩萨的,毕竟,菩萨是孙悟空的推荐人,也是唐僧的恩师。解铃还需系铃人。后面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要寻找根源去、寻找来源去。这不光是做人的伦理、做事的道理,也是事情本身作为一个独立存活体、他的分层构造使然。中国人做事情,总是看上去聪明,却只知道解决表面,问起来深层的理性和逻辑,则是一坨浆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假聪明、真糊涂。

你看当初老孙捣蛋,东海龙王就是上秉天国,小白龙忤逆,西海龙王也是同样上秉天国,因为他们知道判断一个生灵是否该杀的决定权在上界,三界内的生灵决定,在玉皇大帝。而作为修行团队中的成员,他的去留,可不是你这个唐僧能决定的,尽管你是老大、能决定他们修行的成败。但是一向懦弱不肯做主的唐僧,却在这个根本就不该他做主的事情上要做主了。中国人做商务买卖,之所以贿赂盛行,一方面是制度使然,一方面是思维方式使然。激生贿赂的制度,也是这变态的思维方式使然。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是变态的?究其实质,仍是离位的思维、促使你离位、促使做的事情离位,不但自己离位,也扭曲别人、别的事物、促使他们都离位。也就是,把自己和别人、和一切,从正常生息的体系中砍断剥离出来。修行的过程,也是从起步的最底层,一层一层的归位的路途。归位之前,先修理好那一层。中国传统文明,本是一个天然的自我修补的文明系统。

唐僧本是离位下界的,这个事情菩萨是太知根知底了。现在,他要重新认识位置的概念,通过错误思维产生错误后果,从错误中反省和回归。

 


大恩在先、小怨在后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3)


从来都是满脸洋洋自得春光灿烂的孙悟空,今天挂了阴天的牌,别说善财童子见了觉得稀罕,恐怕满天的神仙,看见了都会认为少见。一向是脑壳被砍得火星直冒、嘴皮都不会松一松的孙大圣,也有受人闷气的时候、也有无奈的时候呀。满脸晦气和怒气的孙行者来到紫竹林,那善财童子自然一打照面就觉得,这猴子肯定满肚子不服和不忿。尤其是一脸黑线的孙悟空气哼哼的脱口而出“有事要告菩萨”,这千载难逢的戏耍良机可不能错过,挑逗一下猴子,就算冒险一下也值得。所以善财童子马上调笑孙悟空:“好刁嘴猴儿!还像当时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质问完毕,善财童子马上展开对菩萨如滔滔江水般绵绵不绝的称颂“我菩萨是个大慈大悲大愿大乘救苦救难无边无量的圣善菩萨,有甚不是处,你要告他?”

善财童子这下子立码儿把已经给撑得满满的孙悟空给踩爆了,孙悟空的容量到了极限,屋漏偏逢连阴雨,没办法,人家踢到了孙猴子的麻骨。可是暴怒之下的孙悟空,脱口而出一番话,把善财童子教训得连连陪笑之余,咂吧咂吧嘴,品品味道,竟然是说给孙悟空自己的。孙悟空这样呵斥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

等孙悟空说话,自己就觉得味道不对了。因为他自己,几乎就是跟他嘴里呵斥的善财童子、差不多一样的履历。他本来作怪成精,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后因唐僧揭下偈言获救,菩萨安排唐僧收了他做徒弟,皈正迦持,正在走向“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的路上。既然这样,大恩在先、小怨在后,还不感谢唐僧、转倒要抛弃唐僧,还想来菩萨这里反映唐僧的不是、埋怨菩萨安排的不公。想到这些,孙悟空的肝火就泻了大半。等到见到菩萨之后,也就少了N多的怨气,剩下一些委屈、和只想要倾诉倾诉,小孩子一样,发泄发泄就了账。

菩萨告诉他,只要是人身,都不可轻易打死。因为就算是那些很坏很坏的人,他们能做人,都是特别特别难得的机会,一旦失去人身,几乎就再也没有做人的可能了。一旦再不能做人,那就是下地狱销号,永远死掉、真的死掉。之前,孙悟空懂得人身可贵、凡人做人不易。这一次通过教训,让他明白了对坏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算他们向善的机会渺茫,不到他们寿终那一天,神仙们都不会放弃唤醒他们的努力。之前,孙悟空迈向了菩萨界的慈悲心怀;现在,菩萨教他要继续前行、跨向更高深的善良慈悲心怀。前所未有的,菩萨留孙悟空在落伽山,而且空前绝后的一住就是四天,这四天,少不了对孙悟空言传身教。

 

 


看看是祥瑞之气还是晦气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3)


听闻更高深道理,孙悟空情知自己需要提高,就开始耍赖皮要求菩萨取下金箍儿放自己回家。菩萨说不会松箍儿的咒,孙悟空就表示要找如来。然后菩萨说你打住,我与你看看是祥瑞之气还是晦气。孙悟空就自作多情的说,不用看我,肯定是不祥透顶啦。没想到菩萨说:我不看你,看唐僧……。

其实菩萨一眨眼工夫就能看到过去未来,看一看她自己安排的过去未来,更不在话下啦。她看到那唐僧顷刻之间就有伤身之难,还算定会有人不久就会来到落伽山找小孙。六耳猕猴的所想所为,在他自己都搞不清的时候,菩萨就看清了。唐僧脑袋里想什么说什么,在他自己脑袋里还空荡荡的时候,菩萨就已经看到板上钉钉的了。那沙悟净找上六耳猕猴,沙僧如何反应,六耳猕猴如何反应,一切都在,不是在菩萨预料之中,而是,一切都在菩萨安排之下。

当然是说,他们这每一个相关的人神妖,他们脑袋里的每一个念头、他们的每一个行动,他们以为是他们自己所想所为,可是他们完全想不到,这里面,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左右他们的观念的想法、还有菩萨放置到他们脑中的想法。菩萨放到他们脑中的想法、左右着局势的发展。

 


颇显老江湖的味道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七回(5)


一向闷声不发财的沙和尚,大家伙都以为他老实巴交又内向的、肯定因为不善言辞才甚少言辞。然而这第一次花果山之行,就打破了大家对他的成见。他虽然没有辨别妖邪的法眼,可是不但说话机灵得颇显老江湖的味道,还见解深刻。首先他非常非常清楚,不管是哪个佛祖,只接受凡人前来取经,只有凡人带领的修行团队才会得到接待。并且,凡人取经是没戏的,需要他们这种没有凡人的人类的身体的高层面生灵来做护法。那凡人的修行取经,一切魔障都是注定的,应该有的,是凡人自己积累下的麻烦,被兑换安排成重重的魔难,通过经受魔难来让修行人洗清罪业和自我障碍。而他们哥几个非凡的生灵做护法,也是因为他们哥几个自己的原因,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解脱,被曾经犯下的罪过给埋入三界,要想解脱,那就是跟随修行的凡人、通过保护他一起解决麻烦、来获得提升和解脱。

为什么他们自己面对魔难就不行了?非要跟唐三藏这样的凡人一起面对呢?因为真正的解脱必须是通过人类的身体、这一层的肉身的经历、感受、才能真的偿还与解脱。可是他们没有这个身体。可是如果他们要拥有这个身体,就得投胎做人。投胎做人了,那也就是凡人了,要想修行解脱,仍然需要别的高层面神仙妖怪的来归顺做护法。

这个道理,不光是沙和尚明白,老猪老孙白龙马,个个都明白。正是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修行的老师父没戏了,他们基本上想到的,就是放弃、或者想办法促使老师父精神起来。如果让他们自己,谁都知道,去得西天也取不得经。能很快就窜到西天的,是不被三界内很多层面束缚的。不被束缚的话,就谈不上解开那一层的债务危机。不能解开那一层的债务,就不叫佛门修行。这一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道门体系的修行方式,他们的修行,基本上是属于符合人们的一般理解的,那就是越修档次越高、本事越大、是个基本正比关系。而且他们的修行,也是只解脱自己,不管别人,也管不了别人。可是唐僧呢,一直到了走到灵山,还是没啥本事的大俗人一个的表现,本领和见解,没有随着档次阅历提高。这样也好,就为一路上妖魔们折腾他,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我们一直指责他公子哥儿心态严重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八回(1)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你瞧瞧,我们一直指责他公子哥儿心态严重,拿着放大镜、从前面的种种细节交代中寻找他心态的蛛丝马迹。现在终于,作者亲自说明,我们的猜测实在是太对了。“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他对孙悟空一方面依赖、一方面过度依赖、一方面过度依赖衍生出来的怨恨猜忌,造成了他自解肢体、并且连带剥离了老猪和老沙的信任、信心,造成整个团队互相猜忌、分崩离析。但是事情爆发的初期,他还认为自己是真修者、把咒骂、怀恨和嗔怪,当作坚定的表现,认为自己信仰的是宇宙真理呢。可是他这么坚定的家伙,遇见妖怪、遇见劫匪,就怕得没有了人样。两种完全相反的表现、奇迹般的集中在他于一身。多么的不可思议呀。

咒骂、怀恨和嗔怪,怯懦、怕死和奴性,其实,人家本来就是一家人的啦。只不过,咒骂、怀恨和嗔怪,是打着坚定的旗号、来表现自己的。怯懦、怕死和奴性,则是面对强敌、知道咒骂、怀恨和嗔怪只会自找死路,只好用“怯懦、怕死和奴性”这种务实灵活的外交手段来表现自己。

可是,一方面出身伟大时代的豪门、一方面修习伟大的佛法、一方面又窥伺三公、恋念一品的政治抱负的他,怎么可能内心深处反而装着“怯懦、怕死和奴性”?过去的人们,实在不好理解,作为这时代的人们,您一定比我还清楚,不是怯懦、怕死和奴性的人,怎么会在政治中如鱼得水哩。

可是作为唐僧,他既然早就笃志修行,既然一路不停的向西,离南赡部洲的俗世越来越远,为何,他内心眷恋权势、希图在红尘中名利双收呢?原来我们只是能从小说中偶尔出现的小细节中,揣测出来他的这种细微苗头,实际上,作者到这里就明说了,他内心对权势的向往和追逐,一直都很强盛!“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脑袋里一直在念念不忘着有那么一天,取经回到唐国,接受万众敬仰、接受各种封号、名垂青史、位列三公……这不跟那六耳猕猴所思所想的“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一模一样吗?

 


你以为谁会随便告诉人类吗?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八回(1)


但是他玄奘,生于盛世官宦之家,只知道羡慕功名利禄,却因为一直的养尊处优、与世隔绝一样的,完全不知,那俗世的功名,也不是好混好干的。“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其中的风光、背后就是风险,且不说俗世中的风险,但是那东挡西杀的劳心劳碌,就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而且,作为修行人,是要定思虑、无思绪、摒除万念、乃是痛苦和幸福的感受都要抛洒一空的。而且,他每日的念了几年的《多心经》,不等于是每天反反复复的提醒自己要无心无念的嘛,怎么这几个月以来,他基本就跟忘记了多心经一样的呢?

因为呀,这就是执迷心窍、反客为主、被执著名利、的念给控制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欲六贼,代表了人类肉身、被这个世界外在给予的所有感触感受,可算作是人类境界的一切。这六贼,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你看,喜怒是相反的、对立的,确实是一伙儿,人类感官触觉感受的一切,不管是相同的想通的相反的、八杆子打不着似的,其实,都是一回事。上界控制人,就是通过这个身体的感触来控制,简单又轻松、每天再往你脑袋里扔点什么想法、什么Idea,让你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浑然认为真的是自己的想法看法感受。

当然了,这么机密的真机、天机中的天机、绝密中的绝密,你以为谁会随便告诉人类吗?千年以往、万古以来,不知道的乱说,知道的不说。明知而不能说。并非因为想隐瞒人类,实在是,说了也不能让人们醒悟。你看这玄奘,不知道多心经念了多少遍了,那几句话不知道重复给自己说了多少遍了,你看他,不照样似信非信、甚至这段时间以来,他念已经麻木了。他把麻木的不用心、当作无心了。

这不跟真修行,背道而驰了。所以他,还要通过碰壁、通过出现的可怕的魔难,来促使他反思、求诸己身,最终还要回归到正道上来。“禅门须学无心诀”。不能把麻木当无心、不能把死硬当坚定、不能把骗自己叫修心、更不能把佛法当作满足自己求名求利求安慰的工具。

当然了,看不破红尘,怎么能谈得上跳出红尘。从红尘中往外跳的过程,肯定是撕心裂肺的、也注定是,你以往的所有经验和认识都会被打破的。

 

 


老陈和老孙的小容量,都已经封顶了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八回(3)


这个六耳猕猴的出现和发作,乃是唐僧自己修行过程中的必然,他的修行,只有菩萨和如来能负责,别人谁都不能真的负责,顶多只是帮助帮助、促进促进、鼓励鼓励,而现在,唐僧是宁死不去的要跟着自己的人心二心走,这种情况下,作为如来弟子的他,只有如来本人亲自动手,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二心妖猴。可是这时候的唐僧,他目睹二猴、起了悔意、却没有决意。那么,如来只是拿金钵盂捉了六耳猕猴,尚未决定如何处理。如来是不忍杀它、孙大圣是忍不住要杀它。孙悟空抡起铁棒打杀了六耳猕猴,还教训如来不该怜悯这个六耳猕猴。由于都没有领悟善的全部真意和威力,不懂分辨真意与提纯,孙悟空和唐僧,因此,都为自己埋下来后面的祸根。

孙悟空不肯保护这样的僧人,如来安排菩萨领着悟空回去。你看看,为了把悟空送给唐僧,菩萨亲自前往,而且为了让唐僧不再拒绝悟空,菩萨破天荒的真容相见。要知道,自打出发取经,一路上,菩萨从未这样以真容相见唐僧、跟唐僧讲过什么事情、教导他什么。从来都是她教导孙悟空,孙悟空再来教导唐僧。而这次为了孙悟空,唐僧也天赐大福、终于有机面见菩萨。这么大的面子,他还不收下孙悟空么?而且菩萨来了,不是来寒暄、来鼓励唐僧,而是告诫他!菩萨说的话,一点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斩钉截铁:“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要知道,这时候,以老陈和老孙的小容量,都已经封顶了,如果菩萨不出面,这个裂隙是很难弥合的了。可见,唐僧的这个二心,虽然不如其它的妖魔鬼怪那么恐怖,实质上所代表的危害,可谓空前绝后。

 


现实中,谁会成为这种真正的穿越者、天行者?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八回(3)


在真假孙悟空到来之前,如来先对普罗众神讲了一段道法,这段道法,端的不是佛教经文,是道教经文。可是,你稍微一看就知道,跟那《多心经》中所讲,绝对是一回事情。怎么一回事情了?讲的都是同一个宇宙架构。这个架构,不属于哪一门宗教、哪一家学问,是哪一家都在描述和了解他。

那如来正讲到这:“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如来讲的,从逻辑上,是一种递归,递归,看上去每走一步都在重复之前的步骤,日复一日,如驴拉磨,修行中的人,往往是这种感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年深,才知道,每一步都在深入,而不是自认为的在原地打转的死循环。

没有之中、没有的深层、还会再次出现有,需要你递归进去。有中呢、再深层递归下去、会越来越细微到没有的地步,进入过去西方认为的那种以太中。没有物质的深层,还有物质,这些物质的深层,又会递归到没有物质的境地。如此迭代递归,生生不息,永无止境。(色,不单指物质。)这种迭代、递归,不指是数学概念上的迭代递归,指跨越不同层面境界的迭代和递归。

不能说无就是无了、物质就是物质了,空就是空了,这些都是相对于某个既定层面而言的概念。如果你假定:在你站定的层面、既有的感官,空就是空、物质(形)就是物质(形)。那么,当你穿越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会发现,在行走的过程中,物质会显得淡化成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中无显露和凝聚出天地万物。对于每一个层面中的生灵,空、无、有、物似乎都是固定的。可是对于穿越者来说,会发现,这些都是观察层面给固定的,穿越中,这些都是会变化的、不是固死不变的。

并不是谁都有能力穿越的,这可是真正的天行者。脉路通透了,才能穿行。不只是某个层面的脉路通畅才可以,而且要每一层都通。不只是每一层都通,还要上下贯通。贯通者,自然就是有了强大的精神肢体。

现实中,谁会成为这种真正的穿越者、天行者?

 


他本来就是一只缺乏耐心和爱心的急躁猴么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1)


那不伦不类的六耳猕猴尚且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那观音菩萨也可知过去未来、遇见尚未发生的事情。你想那如来,该是多么高的水平?他将六耳猕猴用钵盂盖住,能会不知道孙悟空会做什么事情、会预见不到孙悟空那露骨暴躁的小心思?大众上前揭起钵盂,断然是如来能预见的,他没有发声。孙猴子忍不住抡起铁棒打死猕猴,断然是如来菩萨普天罗汉都能预见的。但是如来他们谁也没有制止。

文说: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可是他老人家,有一切大能,为何不阻止孙悟空呀?以他的无边法力,想要阻止孙悟空行凶杀人,是比捏死一只蚊子都容易的事情。并且孙悟空不解如来的做法,还反过来指责如来。如来没有跟孙悟空讲道理。仅仅只是简单的挥挥手:“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你看这如来,怎么这一刻,被孙悟空给驳倒了?被孙悟空的汹汹气势给压倒了?

孙悟空的暴躁,是由于六耳猕猴变作他模样耍奸作恶,孙大圣他气不过,并且他本来就是一只缺乏耐心和爱心的急躁猴么。六耳猕猴的成长、和变作悟空模样,根源在于玄奘师父,是他的二心所致,他的二心还左右了老猪老沙,让他俩也跟着一起起了二心。孙悟空的暴躁,是玄奘的焦躁燥进、与孙悟空的燥进互相激发。孙悟空的燥进,乃是由于他明知是玄奘修行不力,拖延了多少时日。玄奘的焦躁、在于玄奘求功名心的促使,越是求功名、越是修行虚弱无力,结果造成了的欲速不达。

有些事情的发生、有些生物的命运,由于牵扯到修行人的问题,如那修行人不肯自悟,是如来也不能更改的。玄奘以为自己所信仰的,乃是宇宙唯一的真理。事实上,他脑袋里这种信念,全是妖魔鬼怪在支撑他。虚妄无知的六耳猕猴,正是他二心别念的誊本、假肢体。

玄奘的功名心、并未断根,那六耳猕猴,在被如来捉住之后,被孙悟空打死,是无法避免的命运。如来慈悲六耳猕猴,想用更好的办法和手段来解决。可是,他知道玄奘的执著之根未全断彻、对孙悟空的负面影响力并未消除,不管是他制止孙悟空、还是让六耳猕猴死,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不能根除。让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唯一解决的是,孙悟空死了一个假身,让玄奘以后的执念幻想、少一个聚集点,也平息点孙悟空内心的不平衡。

 


可没有科幻电影中那么离奇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1)


“征鸿来北塞,玄鸟归南陌。”描述的是那趋暖避寒的候鸟,为着生息而不远千万里的迁徙跋涉,比如玄奘的修行,看似奔向西方的光明前程,实则是在季节变换的驱使下、为着世俗层面的生存、荣耀而苦历、艰辛。候鸟不单飞、客路怯孤单,心念志不坚、衲衣容易寒。

往日里任意做姿的飞云飘絮,都被那日紧一日的西方寒流给吹了个长空如洗,路过的山林洞穴,披满了雪样寒霜,平日听得清脆孤远的鹤鸣、夹杂着寒风袭来,充满了凛冽的寒意。

可是,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怎么着?他们一伙儿来到了火焰山。可是,您知道,假如他们前面真的是火焰山,方才让他们饥寒交加的西风,怎么可能是冷的呢……

按道理,温度再低的寒流,经过火焰山的加热,吹到西行四人的时候,不会再是凛冽寒风的。并且,寒流携带走了热量,火焰山温度要大幅下降才对。

这可是怎么回事?

......

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鸟。路过火焰山,却不在这里停留。那大雁和小燕年年月月南来北往的,也没有发现火焰山周围地带这么宜居。火焰山,之所以,引不起候鸟们的关注,是因为,这里是它们鸟儿不知道的一层境界。西风凉,之所以不是西风热,同样的缘故呗。对于他们修行者,境界的穿越,可没有科幻电影中那么离奇。

 

 


一看就是素质低没教养的街头古惑仔出身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2)


原来这里流行红色,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就叫火焰山。不但房子窗子是红的,人种是红的,连那卖糕滴都是红车、红炭红炉钉。这火热的米糕,竟然烫得老孙吱吱叫。按道理就算再热,对老孙来说也不应该是问题,可是事实上你瞧瞧: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的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

不但热糕烫坏了老孙,后面老孙还因为假芭蕉扇引火烧掉了自己的腮毛呢。当然了根据老孙自我解释,那是因为他忘记捻避火诀。可是这热米糕再热,能烫得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老孙随时受不了,显见不应该是米糕的问题、应该是老孙他自己的问题。

老孙什么问题了?

原来老孙挨烫,断然是他自找的。为什么?因为他拿假钞买真货。这等于是什么,这等于是行骗嘛,骗人财物哩。那不烫他烫谁呀,就得给他点颜色瞧瞧。老孙行骗吃了烫,不从修行的角度反思,结果呢,结果就是他跑到铁扇公主那里行骗,照样挨了烫、被铁扇公主给煽惑到小须弥山去了。

骗中更有强中手,铁扇公主骗人的功夫不比他老孙差。而那历经了五百年江湖漂荡的牛魔王,狡猾得更是出乎老孙的想象。可是,就算你老孙为了正义的目的,就算你们老牛和罗刹女是为了自保,你们不要这么耍诈行骗、这么江湖好不好?一路上,凡是正经想修行的妖怪,哪有你们这么热衷于耍心眼的呀?

而且你看那罗刹女、牛魔王,动不动就发怒、骂人、打人、出尔反尔,让人一看就是素质低没教养的街头古惑仔出身。而正是他们自认的聪明耍诈,让他们夫妻的修行误入歧途五百年。

 


就开始跟很多中国人一样...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3)


我想是,这铁扇仙,本是妖怪,潜心修得人身,获得人身之后,开始看重人世间的温情和苦乐,因此也就乐于为百姓办这点好事。不然的话,她手里有能熄火的芭蕉扇、如果不是她本人愿意张扬给人们知道、愿意跟人类接触,谁知道她、谁会来找她求她呀。而且从后面老孙遇到的樵夫嘴里,还能得知,这铁扇仙,还蛮喜欢跟人们接触,也不危害四方,那里老百姓并不惧怕他们,还对他们俩口子了解不少。

其实你想想,牛魔王也差不多这情况。

所以说,当老孙头来到翠云山,忽然就听到了这里伐木樵夫的诗歌:

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

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

这诗歌,您能想到吗,吟唱的正是铁扇公主、牛魔王、孙悟空、陈玄奘他们的境地。

樵夫无心给人听,诗歌本身却有意。修行好比伐木,早早起床来到这里,清晨的云雾中,依稀还能辨认出,这里是曾经的自己,只是满目狂妄的执念荒草、固执断崖、让人找不到这里曾经的路。好不容易进得深山,伐木中,遥望到西山飘荡着大雨。等到结束了一天的伐木,要回去的时候,发现来时跨过的小溪、早已涨满了大水,再不能跋涉,这可怎么办?修行是有天时的、是需要地利的,比你想到的最艰难、还要更艰难。

...

罗刹女、牛魔王是妖怪,红孩儿,怎么是人身。嗨,小说后面很明白的说出来了,他们夫妻早就修得人身了呀。那牛魔王怎么又显出原身还是一条蛮牛呢?那是因为它魔性未去干净的那个魔性原身,并不是他的人身。平日里的牛魔王,是五大三粗的雄壮哥们形像、并不是电视剧中那种牛头怪形像。

他们夫妻修得人身,却不能彻底去掉魔性的原身,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小说中多处都说出来原委,他们原来是勤勉修行、修得人身。修得人身之后,却开始留恋人生了,开始饱享人生的情爱恩怨,再不愿放弃。

而那牛魔王,修得人身、获得广大神通之后,就开始跟很多中国人一样,开始爱摆显、爱赌博、出手豪阔、不知自己是谁了,最后闹得家财散尽、还在养成的死面子促使下、委身投靠白富美、以获得继续虚荣的资本。妻子孩子里子、都不如面子。

正是由于他们误入了歧途,他们养育出来的三昧真火红孩儿、他们无法继续修炼养育、留也不住、只好放逐。

这时候,他们积攒的一身魔性、和人类的劣根性,再也不能摆脱,耽搁在这里,已经五百年。没关系,正好是他们积攒的坏东西,恰好是玄奘、悟空老猪他们也有,一样不缺,于是就在这样的机缘下,到了了结的时候。

 

 


开动他以前的歪脑筋...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4)


而那铁扇仙、牛魔王,从他们跟附近民众的关系上看,他们本来也是信奉差不多的价值观的。首先就是牛魔王夫妻虽然魔性大、但是性格和蔼、喜欢结交民众、真正和百姓打成一片、从未听说他们有吃人伤生的劣迹。您看看这一路上,跟当地百姓打成一片的妖怪,有几家呀?并且从后面铁扇公主、牛魔王对孙悟空,思维情感的人类特征是挺浓厚的,真的跟人差不多的了。

所以说,单单就这一方面,无论是如来佛还是玉皇大帝,都不会说把牛魔王夫妻给赶尽杀绝,而是想办法度化他们。况且,他们还已经修得人身,更不会说要灭他们。可是,咱们说他们夫妻好的一面,那是在一般情况下,当遇到他们内心最闹心的事情、遇到挑战刺激心灵的时候,他们俩就没这么有气度了,他们就表露出来了另一番逻辑,完全暴露出来了他们修行的短项。

当然,首先是孙悟空自己犯憷了,孙悟空一听那樵夫说到这铁扇公主罗刹女是牛魔王的老婆,当时就惊呆了,为何惊呆了?乃是因为他自认跟牛魔王两公婆是冤家。他自认冤家,乃是之前那牛二要报仇,牛二要报仇,乃是认定红孩儿被观音收走是受苦为奴去了。可是孙悟空紧张得头皮发麻,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他自己的认识上。

为何这样说?当初在解阳山破儿洞撞上牛二的时候,那牛二忿忿言到:“(圣婴大王)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处有信来报我,称说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惫懒,将他害了。我这里正没处寻你报仇……”瞧见了吧?牛大、牛二、罗刹女,全都认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是件撕心裂肺家破人亡的坏事情、是与人为奴去了,他们没有一个认为红孩儿被度了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是当时的孙悟空,还是蛮清醒的,知道这牛二黑白颠倒、不知好歹、不识起倒。但是经历了牛二事件之后,孙悟空自己就结下心结,真的认为自己请观音来降伏红孩儿、度他做善财童子这件事情,是坏事了。那么他自己一胆怯、自认理亏,说话就没了底气。并且同时,他没能从修行的角度认识和处理问题,就绝路求生、开动他以前的歪脑筋,希望通过耍手段来解决这眼前的公关危机。

 


有资格有能力跟上天协商未来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4)


其实是孙悟空的歪脑筋、激发了罗刹女和牛魔王的魔性。于是乎那罗刹女一听到孙悟空的名头就怒从心头起,一见到孙悟空这把小身骨就恶向胆边生。正是孙悟空以骗入手、剑走偏锋,结果互相纠结不休,达不成协议,负面的东西和负面的东西、互相激发互相激斗,修道人和修道人撕破脸皮、斯文扫地、一地鸡毛的斗了起来。

孙悟空佯装不知红孩儿是谁。罗刹女一眼瞧破孙悟空的小心眼。孙悟空说那红孩儿得了正果,罗刹女说你害得我母子再不能相见。孙悟空心虚陪笑,罗刹女火上浇油。罗刹女许诺:“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孙悟空伸脑袋让随便砍,可是砍不动孙悟空的罗刹女,不遵守诺言、撕破砍人协议,拒绝履行合同。第二次,孙悟空设计钻到了罗刹女肚子里,威胁之下再次签订借扇子合同,等到孙悟空履行合同条款出来之后,她又以伪劣假货供应孙悟空,再次违约。

前面的两种事情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罗刹女在修行认识上的严重问题。第一个就是修了几千年、获得了长生和神通的罗刹女,竟然不知道修行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通过她儿子被观音菩萨收走之后,他们的看法和痛苦反应上,你就知道,她不知道去观音那里才是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幸福了。她的观念中认为,有了人身、有了高于人类的生命和能力,再来人世间享受人世间的爱欲情仇,这就是修炼的目的了。正因为如此,她才如此的热爱人类、热爱人类的对待圣贤般的尊重、热爱为人类做好事。说白了,到底还是个世俗中的人。她对修行的认识,基本上跟人类一样,人类对修行人是尊重和敬仰的,但是想到修上去之后无情无欲的日子、是清汤寡水没幸福乐趣的、也就是说是受不了的苦。

第二个就是,她不知道,不但人类不能轻许诺言、更不能不兑现诺言,一句话,她不知道许诺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的伟大意义。作为修行人来讲,其实这时候的孙悟空也一样不知道,诺言、合约是多么紧要、生死攸关的大事。

话说,为啥说话一定要算数呀?干嘛不能撒撒谎。能通过撒谎解决的事情,就动动嘴皮这么轻易,干嘛要费那么大功夫、那么多痛苦去兑现,是不是轴人一根筋、偏执狂呀?就像很多国外人,个个都是头脑简单的大笨瓜。

其实,哎!天大的秘密、天大的秘密。自古以来、所有的文化都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厌其烦、从不疲倦的告诉人们,说话要算数、说到要做到。这里面,肯定是,有着对人们特别特别重要、却又不能直说的秘密呀。

说话要算数、说到要做到。这不是头脑简单,这是对人类的念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修行人,你的念力就是一切,你的念力、意志力的干净和纯净程度,同时就是档次和强大的程度。念力、意志力越来越强,说到的如果一定会做到,就等于是有资格有能力跟上天协商未来,就等于是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修行人,就等于是你有创世界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上天用念力、他的意志力创造的,用他的意志力维持的。说话不算数、说到不做到的人儿,你们不知道,你们丢失了多么巨大的能力、多么巨大的幸福源泉。

第三个就是,她不知道,说话不算数、耍小聪明小手段,最终都要落空的,就算你眼前真的一时解决了、得到了,最终都要找上门、要失去的。

第四个就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从来都不曾真的把问题给解决了。

说到这里,您一定想到了,罗刹女的上述四个问题,同时就是罗刹女、牛魔王、孙悟空共有的问题,也是玄奘老哥也经常存在的问题。他们哥儿几个,在这方面、是一根线上蹦达的几个蚂蚱。

 


相貌稀奇如罗汉下界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5)


您注意到没有,这里的人们,对老孙哥儿仨的恐怖感很低。扭捏斯文状的老孙撞见的老汉,见到獠牙狰狞貌的猴哥,只是吃了一惊。等到老孙说完来历,那老者立码儿放心笑了,甚至表示自己是一时的老眼昏花,才做出不礼貌的吃惊表示。老汉的话当然是给老孙面子和台阶,可是同时能看得出来,他对老孙并不十分害怕。等到老者见到了完全没有人样的八戒、还有老沙,也不觉得他们是怪物,却是认为他们俩相貌稀奇如罗汉下界、这老哥是又惊又喜。

后面那老孙买糕,干脆那买糕少年对老孙直接无感,一丁点儿惊讶都没有。大圣拔根毫毛,变个铜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

再等老孙窜到翠云山芭蕉洞遇见的樵夫,樵夫也完全没有把孙悟空不当人看。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

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可能说明了这方土地的居民,见惯了怪模怪样南来北往的人。更可能是,表明了玄奘师傅去掉了对徒弟们丑陋样貌粗鄙举止的分别心。当他不再自我清高、有嫌弃分别心,别人眼里的他的三个徒弟、也不那么引人惊恐了。当他具备了这样的宽容,圣贤圣僧的仪态涵养,就不知不觉的具备了。

 


孙行者,拿了假扇、引火烧身

选自《西游漫注》第五十九回(5)


可是这次扛来的芭蕉扇,注定是假的,因为还有那个牛魔王没有降伏呢。没有降伏牛魔王,过了火焰山也没意义呀。所以不能让他们过去,也不可能扛回来真扇子,这一关的拦路虎是牛魔王和罗刹女两个人,只摆平其中一个、而且不是主要人物,这是不行的。而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这次摆平了罗刹女提供芭蕉扇,不是出于心甘情愿、不是她真的想明白了应该给老孙他们芭蕉扇。

不能降伏他们俩公婆、就等于不能降伏自己的心魔。不能降伏心魔,乃是不知道摒思凝神的至关重要、尚未领悟这个要点。你看那孙行者,拿了假扇、引火烧身。老猪没心没肺的取笑他:“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获取扇子的时候,老孙就已经大意了,在搧火的时候,老孙依然大意。铁扇公主被迫给扇子的时候,压根儿就没说给他的是真扇子,罗刹女说的却是“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可是,你老孙也没说索要真芭蕉扇嘛,老孙说的话是“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如果在修行过程中,这个以假乱真的过程,就好比你随便拿一个常人层面的、似是而非的道理,来当作修行所在层面的道理,一样的状况,结果就自己引来了麻烦,不知道是自己糊里糊涂,还以为自己冤枉。魔难中,还为自己能坚持而颇为怡然自得、认为自己很坚定、在进步。实际上,是走了岔路。

播器库

博客群

手机应用

随你点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08: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