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動中禪的本質

作者:mindfulness  于 2016-5-27 22:1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信仰见证

正念動中禪的本質

當你開始研究自己時,你已在研究法;
而後每個人皆能熄滅自己的痛苦。
那個時候,我還是在家居士。
有一天晚上,當我練習行禪和觀照念頭時,突然感到身體毫無重量而且開始漂浮…
我已經完全死去…
這樣鮮明地重生…
像是站在盛開的蓮花上。
當晚,一位不識字的農夫成為泰國非常重要的禪師之一。
隆波田禪師後來將他的經驗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教導大眾,傳達這共通的訊息。

研究法,基本上就是研究自己,也就是觀察自己的感受和念頭。
這跟信仰、儀式沒有關係。
你的國籍,你講什麼語言,穿什麼衣服都不重要。
你有沒有出家,你是年輕或年紀老,或者你信仰什麼宗教也都無關。
如果你開始研究自己,開始觀察念頭,你已經是走在研究法的道路上。
而後每個人將可以熄滅痛苦。
雖然不同的宗派有各種禪修和觀照的方式,但這些就像是走不同的道路而目標卻是一致的。隆波田的教導強調自覺(Sati)。有別於傳統的靜坐和經行,他提出了在動中培養覺性的方法。
動時,知道在動。
停止時,知道停止。
他建議初學者以漸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對每個身體動作保持覺知。

當你舉起手時,知道你在舉手。
當你翻掌時,知道你在翻掌。
當向前走和向後走,左轉和右轉,往上看和往下看,或是你動眼皮時,口張開時,呼氣和吸氣時,都要覺知。
清楚地覺知每一個身體的動作,這就是喚醒自覺的技巧。
然而知道每個身體動作只是觀察心念起伏的第一個步驟。當練習動中禪時,念頭當然會生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大部分人並不了解心是如何運作,也不能看清自己的念頭。
當一個念頭生起時,知道它生起並且讓它滅去,藉著觀察每個身體的動作,可以讓你看見念頭。
當念頭起時,立刻看見,不管想的是什麼,都能如實觀照。
隆波田教導了「知道」和「看見」念頭的不同,如果只能知道在想什麼,你還是會被這些念頭困住,對它們認同,而被念頭帶著跑,不斷延續。
但是「看見」是指在念頭外面做有並距離的觀察,這能令你立刻覺知每一念頭的生起,而不使它再延續不斷。
如果你想明瞭念頭的結構,以及貪心和慾望是如何地牽動並帶來痛苦,他建議:
從自己的所有念頭中解脫,這需要練習不被它們困住,而不是嘗試著去除它們。
這種分離式的觀察,每個人隨時隨地皆可練習。
根據隆波田的教法,經過持續地練習後,你應有圓滿的覺性,而這覺性將帶領你達到單一的境界,內心超越了戒、定、慧的執著。
練習隆波田教導的動中禪,你不需要經過禪修的不同步驟─像是喜與捨的境界─因為經由不斷地觀照念頭,
你將會親證到如同隆波田所形容的,當他證悟到內心淨化時「像是站在盛開的蓮花上。」

人與念頭
念頭是自然的,而且對人的生活和內心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有念頭,但卻很少知道它們,不了解它們的把戲或心念結構的運作。因為念頭速度快過閃電,像溪水不斷地流動,讓我們無法趕上。
有兩種念頭:
剎那生滅的妄念,帶來了貪、瞋、癡。
第二種是我們作主的念頭,它不會引發貪、瞋、癡,因為是帶著正念正知去想的。
痛苦與煩惱的產生源自於無法看清念頭。念頭本身並不是苦。當念頭來時,我們無法同時知道、看到和了解它,因而陷入其中,貪、瞋、癡隨之而來,並令人感到痛苦。
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問題,妄念將不斷生起,不論是在吃飯、坐著、睡覺或走到任何地方。苦將會是心的對象。
念頭和覺性是人的兩種本質,當其中之一強時,另外一個將變弱。
假使我們能不斷地培養自覺,當念頭來時,我們立刻知道,一而再,再而三,心在此時會改變。「正道」從此開始,這就是涅樂(苦滅)的起點。

動中禪
禪修最直接的方法是知道身體的每一個動作,知道心念的起伏。
動中可以發展覺性,如果靜坐不動,當念頭來時,很容易進入而不自知。因此我們應經常移動身體的部位,而且要知道每一個動作。當念頭來時,我們將看見並了解。
隆波田禪師建議我們練習動中禪,他介紹了開啟自覺的技巧,包括來回經行和一套手部規律的動作。
人本身即是宗教,而佛教是覺知、注意、智慧。
過失是黑暗、無明、苦。
功德是光明、正知、不苦。


(sila)指平常心,
超越了善與惡,是一種中性的心境。
每當我們無法處於此境時,當下就是死了,沒有戒、只有苦。

毗婆奢那
(vipassana)指內觀或是如實正觀(往內觀看身心的實相)。
如果有內觀智慧,心將會完全地轉化。
聖者的境界是將心的品質從粗重轉為輕細,從晦暗轉到清澈,從無明轉到開悟。
佛性是清、明、靜、淨、亮、敏的心,這心人人都有。
佛陀只教導如何解決痛苦或如何熄滅苦,因此,佛陀的教法與儀式或神祕無關。
苦的生起源自未能看清念頭。
念頭極快速,快過閃電或其他。
念頭如同溪水般恆常地流動。
當念頭來時,要同時知道身體的動作,這是滅苦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我可以向你保證。


節錄自曼谷郵報(1993年1月4)
~摘錄自:自覺手冊


動中禪的要點

◎ 任何人都可以練習正念動中禪,與年齡、性別、職業、教育、文化、國籍、宗教信仰都無關。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去練習,他就能練習這個方法。
◎ 動中禪的基本觀念是:要知道當下你正在做什麼,要與你當下的肢體動作同在。
◎ 我們不將生活與禪修分開。每當有空閒的時間,就練習正式而規律的手部動作或來回經行。工作時就覺知自己肢體中一個部位的動作,例如,在洗盤子時,就覺知擦拭盤子的那一隻手的動作。走路時,就覺知往前移動的那一隻腳;等候公車時,就覺知手掌指頭的動作。
◎ 正念動申禪是一個自然的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以及任何活動中練習。每一眾生都有清淨自然的覺性,也就是說,眾生都有佛性。這個方法,要我們時時活在當下,把我們的覺性喚醒。我們將看清自己當下的身與心,看清自己的念頭。而念頭是所有痛苦的來源。
◎ 人們由於念頭而哭或笑。他們只知道有念頭生起了,卻看不清念頭。如果只「知道念頭」,就會給念頭拉著跑,而不知道如何擺脫,結果就哭哭笑笑。
◎ 如果我們有強的覺性,我們就能「看清念頭」。能看念頭,念頭就會停止。因而,可以擺脫妄念,達到滅苦的目標。
◎ 不斷的培養覺性,你愈來愈知道自己的肢體動作。當你能夠時時知道肢體動作時,你的覺性就會自動的運轉,接著覺性就會發展到大的覺性,這時稱做「大正念」、「大覺性」。
◎ 正念動中禪的目的是培養出一顆穩定而健全的心,使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對生死不再有疑惑。這顆健全的心,不只利益自已,也利益周遭的人。

~摘錄自內觀雜誌第二十期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more.asp?lm2=788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2 07: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