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中国人,可以选择离开,但不能选择伤害 [2014/04]
- 教你网上看国内电影、电视剧、综艺等节目 [2014/04]
- 中国的技术已让世界感受到了危机! [2014/03]
- 再过六年,中国就要引领世界,准备好了吗? [2014/04]
- 被墙了?不,中国网民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网民 [2014/03]
- 为中国的成功理直气壮地喝釆!国籍讨论 [2014/03]
- 冰天雪地中的山村 [2014/03]
- 关于共党合法性、中国的选举及其它 [2014/02]
- 国内如何当官——谈我在国内当村官的经历 [2014/02]
- 搞不明白,民主国家的腐败是合法的 [2014/04]
- 说说我在国内的上访经历 [2014/02]
- 为倍可亲完善的服务叫好! [2014/04]
- 村官看问题:国人为什么流行出国? [2014/02]
- 关于国内医疗纠纷之我见 [2014/02]
- BBC:今日中国——看看复杂中国 [2014/04]
- 自尊、自重、自强,爬起来做人! [2014/03]
- 笑传经验:如何置身危局,在狗场里逗狗? [2014/03]
- 中国崛起要避免被西方话语忽悠 [2014/03]
根据我三年村官的经历,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人都是自私的,有机会贪污,肯定总会有人去挺而走险,与一党、多党无关,与民主、自由无关。因此无论中国还是其它国家,都会有腐败。你千万别说美国没有腐败。
但制度设计好了,可以有效地避免贪腐。比如,我们村里每年有15万发展资金,但钱并不会发到村里,而是"村账乡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村领导避嫌,减少纠纷;二是乡里有更专业的会计等管理人员,掌握着更多政策,他们知道什么钱能花,什么钱不能花,什么钱只能自费,什么钱有可能从县或市财政争取;三是管理更规范,省得一旦审计,账找不全。缺点是村里花钱不方便,对村领导要求较高。
村里花钱流程是这样的:有花钱的地方,每一笔单独打报告,根据额度,100元内,村委会主任签字即可,100一5000,得由村委会成员共同签字,5000元以上,需要村民代表共同签字。然后报到乡三资(资本、资金、资源)管理中心审核,同意后一式三份,一份村留底,一份三资中心,一份给服务方,他们拿文件到乡财政所,财政所会从我们村专用账户中将钱转到服务方银行帐号。事实上从头至尾大家都是见不到钱的。村里花每一笔资金都要在公告栏里公示。
农村三资管理中心主要管各村的资本、资金、资源。资本即属于村集体的办公用房、固定资产、村办企业等,村卫生室建好后都要入资本账。资金就是本村的现金流,村集体租房收入、村办企业收入等,只能交到乡三资中心;资源主要是本村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等,土地占补平衡,森林开发利用收入等等。应该农村大多事务都纳入了,减少村里的糊涂帐。
当然,乡里、县里也一样,拨款都拨的是额度,见不到真钱,每笔付款最后都要通过银行结算。因此,贪污比较难,需要串通不少人,真正贪污事件不会太多。但受贿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只涉及到当事双方,只要对方不告发,不易发现。
农村三资管理中心主要管各村的资本、资金、资源。资本即属于村集体的办公用房、固定资产、村办企业等,村卫生室建好后都要入资本账。资金就是本村的现金流,村集体租房收入、村办企业收入等,只能交到乡三资中心;资源主要是本村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等,土地占补平衡,森林开发利用收入等等。应该农村大多事务都纳入了,减少村里的糊涂帐。
当然,乡里、县里也一样,拨款都拨的是额度,见不到真钱,每笔付款最后都要通过银行结算。因此,贪污比较难,需要串通不少人,真正贪污事件不会太多。但受贿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只涉及到当事双方,只要对方不告发,不易发现。
腐败另一个问题是用人腐败,现在很多地方实行一把手不再直接主管人事和资金,这样得罪了一把手,你不怕他给你穿小鞋。一把手对人事的投票权也是一票,不能完全左右你的升迁或业绩。当然,我们村官由县组织部直管,因此与乡领导打交道就随意得多。
再说说有关系是否就能一定承揽到工程问题。2003年国内出台了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近几年又出台了招标条例,推行电子招标。省级以上政府建立专家库。市级成立招投标交易中心,县级可以成立政府釆购中心等。举例说明,假如我们乡某一项工程超过100万了,发改局批复需要公开招标。由于招标事项复杂、涉及法律问题多,乡里一般会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运行招标事项。招标代理需要到市招投标交易中心分别招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在规定的网站或报纸发布公告,欢迎符合资质的企业来投标,这都是正常程序。
开标、评标过程学问大。开标前三日,招标平台开始从专家库抽取最少五位评标专家,专家接到短信,通知某年月日时,请到某地参加评标。事先并不知那项工程,一旦回复能参加,即得负法律责任。专家进入密闭的评标室,电子评标系统将投标各方的标书各环节打乱,分别评分。比如企业业绩、资质环节,某专家特意给甲公司打高分;另一环节,评报价,他并不知那个是甲公司的报价。因此这样交叉评标可以减少人为因素,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
再说说有关系是否就能一定承揽到工程问题。2003年国内出台了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近几年又出台了招标条例,推行电子招标。省级以上政府建立专家库。市级成立招投标交易中心,县级可以成立政府釆购中心等。举例说明,假如我们乡某一项工程超过100万了,发改局批复需要公开招标。由于招标事项复杂、涉及法律问题多,乡里一般会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运行招标事项。招标代理需要到市招投标交易中心分别招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在规定的网站或报纸发布公告,欢迎符合资质的企业来投标,这都是正常程序。
开标、评标过程学问大。开标前三日,招标平台开始从专家库抽取最少五位评标专家,专家接到短信,通知某年月日时,请到某地参加评标。事先并不知那项工程,一旦回复能参加,即得负法律责任。专家进入密闭的评标室,电子评标系统将投标各方的标书各环节打乱,分别评分。比如企业业绩、资质环节,某专家特意给甲公司打高分;另一环节,评报价,他并不知那个是甲公司的报价。因此这样交叉评标可以减少人为因素,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
其实对于投标方来说,中标几率原理上是公平的,但如果参加每场投标,浪费人力不说,即便中标了,不熟悉当地环境,没有人文积累,风险也是很大的。比如他们从没有与这个乡打过交道,乡领导协调能力如何,村风村貌如何,都不清楚。如果村民不让施工队进场,损失就大了。除非为开拓新市场,不计风险因素。因此投标方也不会遍地开花去投标的,而是有针对性地到熟悉的地方去投标。这样会出现某地某些公司中标几率大,给人有后台、腐败的感觉,小地方更易出现这种状况。
政府采购原理与公开招标一样,只是釆购货物和服务,很少涉及工程。
政府采购原理与公开招标一样,只是釆购货物和服务,很少涉及工程。
以上我回答了关于招投标腐败问题。其实腐败彻底杜绝很难,只能通过合理设计,相对公平而已。
其实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捞钱,我一个月2000元,县财政每月5号就打到卡里,我对钱实在没有什么概念。我觉得只要给一个人提供合适的舞台,他工作充实、愉快、成功的激励比什么都重要。为争取乡最美村,我与其它6个村较劲,发动村民老老少少连续三天捡垃圾、打扫卫生、修整行道树、划停车线、粉刷厕所、转移粪堆等等,村民没人有怨言,也没有人想要报酬,我自己也觉得很自豪。所以,金钱不是衡量人的唯一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