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鸡鸭(讲)转  (转自大隐于朝)

作者:towardsyeson  于 2014-2-19 11: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名词解释

【鸡鸭讲转】这个词,与【鸡对鸭讲】这个词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鸡对鸭讲说的意思是:某人对另一人说某事,听者根本不能理解或者曲意理解。】

 

所谓的【鸡鸭讲转】的意思是,某人给另一人说A时,另一人对某人说B;然后某人就顺着另一人的话题说B,此时的另一人又开始说C,如此往复,以至无穷。最后讨论问题的结果是一锅粥。

 

记得我在大学期间某国内知名哲学教授(专长归纳逻辑研究)特别说起过,如果谈论问题时,某人的答案是答非所问,此人要么聪明绝顶,要么愚蠢透顶。他举例说的例子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例如:某人问另一人,吃饭了吗?另一人答道,今天天气真不错呀。这就是典型的答非所问。这个例子说的是,真正的蠢货是不能领会你所提问的意思的,所以答非所问。而很多聪明人,崇尚郑板桥难得糊涂哲学,深怕在险象环生、处境险恶的官场或者其他场所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和真正的蠢货一样,答非所问。如此一来二去,答非所问的郑板桥糊涂哲学就大行其道,成了聪明人掩饰自己聪明,并形成扮猪吃老虎的伪装的一种江湖上流行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了。

 

随着中国官场的日益险恶和【条件收敛博弈模型】在中国大行其道,同时也因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华人人群中答非所问便流行开来,最后发展到今天的【鸡鸭讲转】的高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国,某人对另一人讲政治,他就对你讲经济,这时你又奈何不了他,只好跟他讲经济,可这时他马上转移话题跟你讲法律,你此时很无奈的面对此人转移话题和他讲起了法律时,他又话题陡转和你讲道德。反正话题就是转来转去,让你无所适从。最后在【鸡鸭讲转】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这个关公是打不过另一时空的秦琼的,于是只好败下阵来逃之夭夭。

 

鸡鸭讲转,在国内国际的华人中,已经悄然流行了多年,但很少人明白鸡鸭讲转产生的思维条件。这里就顺带说一说吧:

 

昨天我和越南人讨论逻辑时,说到了世界上存在三种逻辑思维体系,即:1、联想思维;2、归纳思维;3、逻辑思维(因为发展迅速,逻辑思维现在迅速分支为古典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统计逻辑和次协调逻辑等)。从思维的层次来说,联想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归纳逻辑属于收敛性思维方式,它需要将人类发散思维时收集的外部世界的信息资料整合统一起来进行信息处理并为人类所用,于是收敛思维也就是归纳逻辑思维便顺势诞生了,归纳逻辑思维层次高于联想思维的层次。逻辑思维也即演绎思维是一种直线型纵深思维,属于经典的直线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处理联想思维、归纳思维提供的信息资料的最好思维方式。演绎思维发展到今天后,已经分支为三大领域之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统计逻辑也即概率逻辑和博弈逻辑如纳什均衡),次协调逻辑。

 

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其思维能力的构成来看,恰恰与现代西方人思维能力构成相反:海内外大部分(符合统计学大数定律)的华人思维构成中,联想逻辑的成分占到80%甚至以上,归纳逻辑成分约占10~15%,而演绎逻辑的成分占5~10%。中国思维方式如果被理解为三层次构成的思维能力金字塔的话,那么西方人思维能力恰恰是一个倒金字塔。这一点就足以解释为什么西方人与华人的思维差距总是特别的巨大。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西方人为什么在所面临的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往往与华人的处理方式具有天渊之别的原因。

 

正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远古时期,不知是什么原因影响,在从联想思维能力为主过渡到以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为主的道路上停顿了下来(材料源自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与中国的汉字从世界大趋势的从象形文字演变为符号文字的道路上停顿下来一样。于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就成了典型的思维能力的活化石,原始思维方式保留的如此之好,以致要和布留尔笔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思维方式之化石年代久远性争奇斗艳,一决雌雄了。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原始的儒教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凭借其强大且深厚的联想思维能力,居然将思维能力高级很多的佛教文化给阉割了(佛教文化乃是以归纳逻辑为主,形式演绎逻辑(因明)为辅的一种思维方式的产物。)当佛教文化的演绎逻辑因明被中国禅宗阉割后,佛教这种外来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才因其占其主导地位的收敛性归纳思维与中国本土原始的发散性联想思维冲突较小,而被原始思维方式的未开化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中国人所接受并传承至今。

 

鸡鸭讲转,恰恰是强大的联想思维能力结合其他思维能力发展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化总结,其社会性就是残酷的专制致使中国人不能将其发散的思维收敛起来,经过归纳逻辑拧成一股绳,并展开有效的演绎逻辑思维活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擅长内斗的思维方式原始性所规定的。鸡鸭讲转,正是因为残酷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制度,导致了郑板桥糊涂哲学盛行下的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副产物,一种语境罢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 03: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