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国宴的对比 [2015/09]
- 泽东确实把我们害惨了 [2015/04]
- 到底谁是流氓? [2015/05]
- 党永远“跟”你在一起 [2015/03]
- 澳洲悉尼的北京烤鸭餐馆: 瓷器 [2017/09]
- 70年前 日军在北平投降仪式 [2015/08]
- 回国看了看 [2019/05]
- 现代女人的暴露癖 [2014/07]
- 萝卜白菜保平安-中秋快乐 [2015/09]
- 久违了,“红宝书” [2015/04]
- 最值得看看的北京胡同 [2015/01]
- 家乡的味道 [2014/09]
- 吃在北京的那些事 [2016/02]
- 我遇到的最抠的人 [2014/03]
- 我遇到的北京的哥 [2016/07]
- 王毅的手指 [2016/09]
- 我小时候的北京 [2014/07]
- 我见过的赌徒 [2014/12]
- 老家的玉渊潭公园 [2015/05]
- 北京的山山水水:十渡 [2015/02]
-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 [2015/01]
- 北京胡同的名子来源于生活 [2015/04]
- 老电影的启蒙 [2017/01]
- 6, 70年代的男人女人和领袖.. [2016/12]
- 北京的圣诞之夜 [2014/12]
中国特色~侃!
侃爷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吹牛,胡侃,和无限夸大事实的国家里。听的,看的,学的都与胡侃有关。其实侃也是一门艺术。侃爷的水平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素质 ,文化程度,社会层次,性格,性别,年龄,阅历,胆子大小,脸皮薄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侃分为:雅侃,俗侃,荤素侃,虚荣的侃,极度艺术夸张,为某种目的胡吹乱侃.....。
我曾听到的侃段:
1,1972年,同事说:在美国举行了一次吃大饼比赛,一个骨瘦如柴,前心贴后心的小个子一举拿下冠军。比赛结果是他吃了54张大饼。我不解的问:一张饼有多重?同事说:一斤。啊?54斤! 啊?恐怕老虎的胃也放不下吧。
2,1993年左右,我偶遇一位70年代曾在北京建材工厂工作过的中年汉子。他特别认真的跟我说:你知道我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我摇摇头看着他,他说:就是皇帝的日子。我问他:皇帝的日子是啥样?他非常牛逼的说到:想睡几天睡几天,饿了就吃它一大勺白糖.....。
3,1981年秋,我去北京外交学院朋友家作客时偶遇一位美国外教,他对中国和台湾的初步印象都不好,原因是两岸都爱说假话。1979年,他在台湾工作时,当地报纸和广播天天宣传: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天天靠吃香蕉皮度日。巧的是,大陆媒体也这样说台湾人民。老美不解的问我:两岸人民都吃香蕉皮,那香蕉瓤谁吃哪? 香蕉瓤?!北京人民吃个心里美萝卜还得排队呢。
以上这些都属小侃,这是草民们闲的没事干活动活动嘴叉子而已。最能侃的当属专业人士。
以下的侃爷们都是以此为生的专业侃爷。他们有单位,有职称,有薪金,很多人还是著名的学者,他们的职责就是抡圆了侃,往大了喷,绝对是无根无据的胡来。他们的传世之作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此创举已经成为考量职业侃爷标准的一把尺子。
看完这帮孙子儿的杰作,我脑袋就像挨了一板儿砖....。
1966年前后
中共侃: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 但蜜罐子永远是空的,我们是衣衫褴褛,饿着肚子度过了童年。
中共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小学还没毕业,全国的最高学历就变成了初三。党还逼着大家参与政治运动。
中共侃:祖国形事一片大好,一年比一年好!可我从小就饿的前心贴后心,吃个芝麻酱就是过年了,这种日子一过就是30年。
中共侃:我们是早晨八, 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可我们这一代人的所有希望都被中共毁了。
侃不犯法,可政府侃是造孽,是罪该万死!
2013年5月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