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拆!拆!拆!”/故里行(七)

作者:LaoQian  于 2014-5-21 15: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故里行|通用分类:回国记录|已有5评论

关键词:在这个模式中


故里行(七)

也说坼迁

老钱

05/17/2013 ---

 

中国很自豪“中国模式”,我以后还会专文讨论这个所谓“中国模式”,这里只讲坼迁。这个坼迁,在这个模式中,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模式的成本多么的低,多么痛快,多么迅速。其中,强行坼迁,可是功不可没。中国城市的崛起,不是都是建筑在坼迁的基础上吗。强行坼迁,就是与民争利。可是这样的“中国式坼迁”,强夺豪取,养肥权贵。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那个国家能学得来的。除了朝鲜。可是,北朝鲜穷得皮包骨头,哪有闲钱搞坼迁,大搞面子工程哪?有点钱,都急吼吼地用于“先军”方向上去了,连军机飞行训练的油料都不够用。连社会主义亲兄弟的越南都不会学。最近,去过越南。导游跟我们说,越南现下经济政策,改革开放都是学的中国老大哥的。就连街上的交通协管,城市的城管,都是学的中国的。可是,越南共产党的政治改革已经远远地走在中国前面了。他们的交通协管,城市的城管,看起来也和中国的一样。但是,看到我们想要过马路时,交通协管立刻抢在我们前面,挥手拦住汽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重。关于坼迁,导游告诉我们这样的故事。在现在的胡志明市,过去的西贡,市中心的地貌标志是过去的法国殖民总督府的建筑,也就是现在的市政府。见下图。

 

这个建筑面前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和草坪,两边是最昂贵的时装商店,旅馆,饭馆。。。导游指着一边的商店说,那块地皮原是私人所有。政府动迁时,给地主们,相当于人民币2万一平方米的价格。老百姓不让,政府就耐心地和地主们谈判。一直把价格抬高到16万一平方米,才成交。越南政府,显然不能够得上习近平心目中的“男儿”的格。越南共产党打起仗来,绝不输于中国共产党,但是,从导游的一路言谈里,显然能感到,越南共产党的政策,对自己的人民,比中国共产党要仁慈多了。大概,除了北朝鲜,没有那个共产党能够,够得上“男儿”的味了。更不要提我在《故里行(二)狗屎GDP》介绍的大坼大建,推到再重来的特大男儿劲了。

我经过南京现在最热闹的湖南路商业街,看到很多“还年青的”高层建筑又在坼。到处是红色大字,“坼!坼!坼!”。

我从绣球公园穿过,快到马台街时,看到巨大的推土机,爬在已经是堆得几层楼高的废墟上,举起它巨大的齿斗,不是挖,而是倒过来,把斗齿往下砸。无坚不摧,坚定有力地,从大楼的后面,把房间,一间一间地摧垮,把楼层,一层一层地拉跨。斗齿像梳子一般,把混凝土墙板楼板击毁得干净利落,只剩下钢筋像梳理过的头发一样。然后,再用强壮的液压剪,把钢筋剪断,像剪头发一般。然后,继续梳,继续剪。。。见下图。

 

当我穿过废墟,走上马台街的人行道时,看到一排大喇叭,跨布在几家的阳台上。它们就像,像文化大革命中的,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一样,不容辩驳地,铿锵有力地宣布着,警告着。我听听,明白了,它们在重复着:“早坼迁,早得利;迟坼迁,多损失。。。”。在人行道上,栏起的竹篱笆上,拉着长长的横幅,上面书写着“坚决执行363计划,全力建设美丽新鼓楼”,“坚决打击。。。”,之类的标语。居然,赫赫然,也有, “。。。对拒不搬迁者坚决强拆 这样的口号。当我抬头看到,临街的那面墙,那个景象,让我立刻回忆起来,二战电影片中,华沙的街道,被德国和苏联的双方炮击,打得千疮百孔。。。可是,在这个现实的马台街的褴褛不堪的一排街面中,有一些高层墙面上,仍然有零星的,间忽地,有着一间仍然完好的局部墙面,窗户,阳台,空调都还“健在”。还可以看到凉在阳台上的衣物,或挂在窗户玻璃里的衣服,窗外还有鲜艳美丽的花。。。显然,其中,仍然有人居住着。显然,“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的大批判,就是针对这些“钉子户”们的。而这些“钉子户”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挂在窗外,或飘扬在阳台上。这一点倒是和美国牛仔相似,不同的是,美国牛仔真正地以美国自豪,中国老百姓是利用国旗来保护自己。见下图。下面是,我站在,湖南路与湖北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上,星巴克的橱窗外的人行道上拍下的。

 

 

总算是在进步了,起码像南京市这类的大城市,已经不再敢做得太过分了。城建,城管部门还有耐心,还没有急于上去把他们轰走。时代进步到了,这些胆大的老百姓们也居然敢当钉子户,不怕砸。。。时代是进步了。。。这个进步,当然是互联网的功劳。如果不是那些钉子户的照片,那些自焚的事件,要不是借助互联网,能传遍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舆论的关注和压力。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谁会向老百姓让步吗?不可能的。那还不是就一直“男儿”到底了,怕什么。

最早最震惊的事件,就是发生在南京。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发生在中华门边上剪子巷的自焚事件。身有残疾的小民,被骗去开会。回来看到赖以生存的小店铺,被推土机推平了,绝望得把汽油泼在身上,以自焚来抗争。。。

可是,正是这些自焚,以死抗争的先驱们,用他们的生命为后人换来了相对有利的政策。大城市的很多平民老百姓,就是靠着那些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就是靠坼迁,换成了一套,两套新房子。还有城市郊区的农民,因为被征地,也被裹带进来,挤上“崛起”豪宴。一夜之间,就“身家百万”,千万了。可是那些才毕业的年轻人,就只能有当房奴的份了。当人们,夸耀着,数说着今天的好日子时,有没有想起过,这些先驱们?“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在前头牺牲了。。。”如果,没有他们的自焚,以性命作鸡蛋碰花岗岩的抗争,这些老百姓能,分得到一杯残羹吗?

走过这些地方,我经常想,后人应该在这些自焚的地点,为这些先驱们,树立雕像,纪念他们为他人,为后人,争来利益。。。这也是人血馒头啊!

不过,前不久有过一个报道,追踪了全国十起最严重的,都有自焚拼死抗争的拆迁事件里的主要责任官员。这些主要责任官员,当政者,在风头上,都受到了撤职查办之类的处理。但是,不过多久,他们又都易地当官,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办,反而都得到了提升,重用。连那个在克拉玛依失火案子中,高叫"让领导先走"的女干部,都得到升迁了。这就说明了,当政者是把强拆强迁当作国策的。所以,强拆强迁,就是一定会继续下去。

 

过了几天,当我再次走过马台街,突然听到两个中年妇女,在当街,高声怒骂:“这个政府,还有一点道德吧?!完全是一个流氓政府,畜生。。。”。她们向所有的路过人宣讲她们的遭遇。她们就在这拆迁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的,一栋大楼的临街的店面里开着一个服装店。那天,区政府请她们去谈判。结果,当她们回到店铺时,店铺已被拆迁队捣毁了。下面的照片,就是当时的情况,店面橱窗玻璃都被捣毁,店堂里乱七八糟。。。

竟然是十多年的同样的伎俩!?政府准备了什么伎俩来对付同样可发生的自焚呢?! 

所以,尽管会多让一点利,但是,强拆强迁,与民争利,藐视老百姓,是既定方针,会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的。

 

 

 下面是我在苏州新工业区看到的坼迁。不过,我的朋友告诉我,苏州基本上没有动老城区。当时那个市委书记,很聪明,他没有去与民争利,自找麻烦。而是,去城郊开发新区,并使配套设施齐备。结果,引得老百姓争相离开老城,搬往新区。。。可惜,这个书记早已腐败,早被“双规”了。见下列图片。是苏州的横塘老街商旅开发区中的钉子户。

 

 

回过头来,再说美国。除了内华达的牛仔,最近,用枪展现了他们的强悍之外,早几年,西雅图也有一个老太太用固执表达了她的“软实力”。见下图及故事。

 

 

 这里也附上重庆最牛钉子户的照片,以供比较,思考。

 

 

附:《飞屋环游记》的原型

1921年,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出生在美国阿勒冈州。1966年,为照顾年老的母亲,她搬进了西雅图巴拉德西北46街一栋两层楼的老房子。这栋房子建于1900年,只有90多平方米。

2006 年,西雅图的房产开发商计划在伊迪丝房子所在的地区建设一家综合购物中心。伊迪丝的邻居相继搬离,时年85岁的伊迪丝却拒绝搬迁。根据政府评估机构的测 算,伊迪丝破旧不堪的房子只值8000美元,其所占的地皮也差不多只值10万美元。负责拆迁的工程监理巴里多次劝说她,最后甚至开出了100万美元的拆迁 补偿款,伊迪丝仍然拒绝搬离,成了当地知名的钉子户

西雅图时报闻讯采访伊迪丝时她说:“我不想搬。我不需要钱。钱并不意味着一切。I don't want to move. I don't need the money. Money doesn't mean anything.

最终,开发商只好修改设计图纸,将伊迪丝的两层小楼三面环绕,建起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伊迪丝独自生活在这栋小楼里。

把老人当成祖母照顾

伊迪丝唯一的儿子在13岁时因病夭折。所以到了晚年,伊迪丝孤身一人住在这栋房屋中。

巴里在新书中写道:第一次见到伊迪丝时,这个有名的钉子户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我递给她我的名片,她很高兴地收下。

2008年,伊迪丝在自己的小楼里因胰腺癌去世。她在遗嘱里把房子送给了巴里,以感谢他在自己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陪伴和照顾。为了纪念老人,巴里拒 绝了开发商开出的高额价码,将这栋小楼卖给了一位愿意将其保存完好的买家。至今,小楼仍然在那里。巴里说:每次开车经过,都能看到小楼依然矗立在 那里,这让我很开心。

西雅图巴拉德地区西北第46街,几十年来一直是一片老式住宅区,坐落着一排排整齐的带有前院和花园的小屋。八十多岁的老人伊迪丝·梅斯菲尔德的小屋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

  然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这条街道的老房子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办公大楼、百货公司和时髦餐厅,仅有的老房子只剩下梅斯菲尔德的小屋和街角的理发店。

  当拆迁轮到梅斯菲尔德的小屋时,她下定决心要留在自己的房子里。最后,开发商只好改变设计图纸,建起了一栋围着这座小屋的商业大楼。

  拒绝100万美元收购

  梅斯菲尔德生于俄勒冈州,在西雅图和新奥尔良随母亲长大。她的固执从小就可见一斑:出于对军人的崇拜,她在高中读书时就加入了军队。但梅斯菲尔德 却因被军官识破年龄未满18周岁,而被开除出军队。不过,她仍坚持留在英国照顾战争遗孤。由于担心母亲的身体,几年后梅斯菲尔德返回美国,照顾母亲起居, 直到母亲去世。

  在这以后的几十年来,梅斯菲尔德一直住在母亲留下的老房子里。2006年,房产开发商终于敲响了她的大门,求购她的小屋。在此之前,这家开发商已经买下了周围的其他土地,并准备在这里修建一座5层的购物中心。

  梅斯菲尔德的小屋修建于1900年,上下两层共90平米,只有2个卧室。房产估价机构认为,这座小屋只值8000美元,而房屋附带的土地价值则为12 万美元。但是对梅斯菲尔德老太太来说,这座房子却是无价的。尽管开发商的出价一再提高,最高的出价达到100万美元,她还是坚决地拒绝了开发商的求购。

  梅斯菲尔德是个固执的老太太。我不想搬走,这是我的家,我也不需要钱。钱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她说,我喜欢原来的老巴拉德,而那个新巴拉德,你们自己留着吧。

  开发商修改大楼设计

  梅斯菲尔德的老朋友们解释,她之所以拒绝搬走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她在这座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拥有很多回忆。其次,她不想搬动她的东西。梅斯菲尔德二十多年的好友查理·佩克说:一旦她下定决心,就没人能够改变她的想法。

  虽然梅斯菲尔德拒绝了开发商的提议,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在这一地区建新楼房的决心。无奈之下,开发商只得修改设计图纸,让大楼避开了她的小屋。

  施工开始的时候,运水泥和沙土的卡车隆隆作响。老太太把电视音量开大,或者大声播放歌剧唱片,这样她就听不到外面的噪音了。她说:我经历过二战,现 在这样的噪音完全不算什么,而且他们总有一天会把房子修完。不久之后,5层楼高的凹型商业中心拔地而起,将梅斯菲尔德房子的左、右、后三面团团围住,最 近的地方距她家的厨房窗户仅一两米,吊车的吊钩也天天在她家屋顶上晃悠。

  即使在这样的包围下,梅斯菲尔德也没有搬出自己的房子。梅斯菲尔德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不小反响,不少网民纷纷留言,表示赞赏她的勇气,并称她为西雅图最牛钉子户

  开发商与钉子户的友谊

  令人们感到惊奇的是,一段特殊的友谊却在钉子户和开发商的对峙中产生了。

  2006年,这个项目启动时,项目建筑总监巴里·马丁就开始了与梅斯菲尔德老太太的接触。马丁说:那就像是你的祖母住在那儿一样。一旦你认识她之后,就很难不打招呼地路过。

  最初,接触只限于马丁对老太太的殷勤问候。然后有一天,梅斯菲尔德老太太突然问马丁能否开车送她去剪头发,马丁欣然应允。后来,马丁又开车送她去看医生,帮她买菜,送花给她。

  马丁渐渐成为老太太生活的一部分。每到就餐的时间,他就会过来看看老太太是否有东西吃。由于担心梅斯菲尔德做饭时烧伤自己,马丁干脆亲自为她做饭。

  马丁表示,至今自己都会想,到底是什么吸引他去接近这位固执而暴躁的老太太。他说:我认为,我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很固执,她也是。我们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也觉得这位老太太聪明得不可思议

  马丁对老太太拒绝卖房子的决定表示尊重和理解:既然她已经下了决心,那事情就该是这样。

  2007年,梅斯菲尔德严重地摔伤了一次,摔断了3根肋骨。20074月,她又被确诊为胰腺癌,时日无多。

  在她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里,马丁努力确保她在自己的小屋里过得舒适。他成为了梅斯菲尔德最亲近的人。马丁说:她不想被送进疗养院,她想要和她的母亲一样,在这所房子里面离开人世。如果我不照顾她的话,她很难完成这个心愿。

  20086月,梅斯菲尔德在自己的房子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留下遗嘱,将小屋赠给马丁,以感谢他的友谊和照顾。

  小屋将建成信念广场

  在生前,梅斯菲尔德曾经对马丁表示,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家被人们当做膜拜的圣地。她告诉马丁,在她死后,他应该把这座小屋卖掉,用这笔钱来供他的两个孩子上大学。

  2009630日,马丁将这座小屋以31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Reach Return房产公司的合伙人格里格·皮尼奥。马丁解释,将小屋出售给皮尼奥,是因为他觉得皮尼奥懂得梅斯菲尔德所做的事情。

  Reach Return公司计划继续保留梅斯菲尔德的小屋,但是要对其进行改造。他们计划将小屋抬高到和周围建筑物一样的高度,并在小屋下面建起两层的开放空间—“信念广场



  这个项目还鼓励企业和当地居民以25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瓷砖,刻上自己的名字和信念,将它们安装在广场上。皮尼奥说,在改造完成后,梅斯菲尔德的小屋将成为他本人的办公室。

  从字面意义上以及从哲学上,梅斯菲尔德小屋都需要被抬高。皮尼奥说,我们相信梅斯菲尔德小屋带来的深刻思索将继续下去。

  由于梅斯菲尔德在巴拉德地区小有名气,她去世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地区。不少人自发前往老人的小别墅,以鲜花和丝带表示哀悼。

  梅斯菲尔德生前也接到过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许多人将她视为草根英雄。一封来自韩国首尔的信件中写道:梅斯菲尔德认为世界上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这种观念令人由衷佩服。还有一封信里写道:她是人类灵魂中最后的坚持。

  不过梅斯菲尔德自己则认为,这些人都是在胡扯。她在生前曾说:我才不是英雄,我就是想自己呆着。

 

见原文:西雅图"最牛钉子户" 将《飞屋》原型老宅遗赠拆迁人




高兴

感动
1

同情

搞笑
2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3 回复 tea2011 2014-5-21 21:28
在中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是不敢做钉子的。
4 回复 LaoQian 2014-5-21 22:32
tea2011: 在中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是不敢做钉子的。
谢谢, tea2011. 不绝对啦。
现在,在适当的事情,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可以做到一定程度啦。
这,也是进步吧。
5 回复 xqw63 2014-5-23 01:59
听说过拆迁发财的故事,也听说过倒霉的事情,不过,开发商总是赚的
2 回复 LaoQian 2014-5-23 07:01
xqw63: 听说过拆迁发财的故事,也听说过倒霉的事情,不过,开发商总是赚的
这是政府拿大头,商家出去上下打点,还能暴发,老百姓分到余数。
3 回复 xqw63 2014-5-26 13:27
LaoQian: 这是政府拿大头,商家出去上下打点,还能暴发,老百姓分到余数。
咱觉得,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冤大头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06: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