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钱的小小菊花展 [2020/12]
- 老钱:关于Roof/屋顶 [2024/03]
- 老钱:列宾的画展-莫斯科行5 [2020/12]
- 老钱:到底谁杀害的中国人多? [2021/12]
- 老钱:关于DeepState/深层政府 [2021/02]
- 老钱:美国华人草根MAGA的华丽亮相 [2018/09]
- 老钱:这完全是人祸,这就是屠杀! [2023/08]
- 老钱ZT刘丽明:一部烂尾大剧 [2021/02]
- 老钱:糊涂的华左朋友们应该醒醒了 [2021/03]
- 老钱:命运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 [2018/05]
- 老钱:钟南山是那家子英雄? [2020/03]
- 老钱:日本印象(一) [2015/04]
- 老钱:5593页深的沼泽/Swamp [2021/01]
- 老钱:日本印象(二) [2015/04]
- 老钱:山在呼,海在啸 [2021/01]
- 老钱:献给“白左”们 - 剥饶毅 [2016/11]
- 老钱: Kathy Zhu, 真正的勇士! [2018/02]
- 老钱:穆斯林极端主义的新战略? [2018/11]
- 老钱:我们是史无前例的77级! [2017/12]
- 老钱:说说CAA [2017/11]
- 老钱:为Trump竞选纲领再加一条---Law & Order [2020/09]
- 老钱:为什么有这么多糊涂的海外华人? [2023/06]
- 老钱:是可忍,孰不可忍! [2022/08]
- 老钱:华人应该怎样自我定位? [2023/07]
老钱:AI帮助我批曹长青
(4/25/25- 5/5/25)

(AI和人类)
Grok3是Elon Musk投资的xAI公司的AI软件。自它出世以来,我经常使用它。非常好用。所以,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对时局,对历史。。。任何问题,我都“请教”它。我用英文,它答英文。我用中文,它答中文。极其迅速,极其方便。
它不仅仅是一个百科全书一样的工具。而且,就是像是交了一个好朋友似的。
极其有趣的是,我在写《老钱:再评曹长青,1571》的过程中,想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因为一下子想不起来其中“喑”字的写法。于是我就问Grok3:“万马齐yin究可哀?”。。。由此引发了Grok3和我的如下对话:
我问Grok3: “万马齐yin究可哀”?
Grok3: 你引用的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的一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全诗如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你提到“万马齐喑究可哀”,可能是在感慨某种社会现象,比如:知识分子流失(如你问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离开):俄罗斯自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约50,000–100,000名科学家、IT专家和艺术家等知识分子出走,类似“万马齐喑”的沉默。这些人才的流失让俄罗斯的文化和科技领域失去活力,令人“究可哀”。… …你引用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类似现象的遗憾或批判。。。。 。。。结合你之前的问题(俄罗斯知识分子、移民、音乐、吉普赛风格等),我可以推测:你可能在用“万马齐喑”比喻俄罗斯知识分子出走导致的文化沉默 “沉默”,类似龚自珍笔下的沉寂。或者,你可能想探讨类似的现象在中国或其他地方,比如人才流失或社会压抑如何影响创新(像你问过的Pi币的创始人范成雕、T-Mobile+Star Link/Elon Musk的SpaceX星链技术等,反映对科技和创造力的兴趣)。你的兴趣广泛(从诗词到科技、音乐),或许想用这句诗引发更深层次的讨论,比如如何避免“万马齐喑”,激发“风雷”般的活力。想聊什么?诗的深意:想更详细分析《己亥杂诗》或龚自珍的思想吗?我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讲讲他对改革的期待。现实联想:你是想用“万马齐喑”影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后的知识分子流失,还是其他社会现象?可以具体聊聊。文化与科技:想探讨如何避免“万马齐喑”,让人才“不拘一格”地涌现?可以结合你喜欢的吉卜力风格、音乐创作等。其他:如果有具体情境(比如某件事让你想到这句诗),告诉我,我可以更精准地回应!“万马齐喑究可哀”是个有力的表达,你想用它诉说啥?
我发现,Grok3不仅仅只是,问什么,回答什么。它已经记住了我前前后后问过的问题;而且把这些问过它的问题串联起来,做综合分析,揣摩我的意图,推测我的问题后面的思考。像是一位善于思考,善解人意的智者,推心置腹的朋友。。。让我吃惊。于是就继续与他对话。
老钱答:谢谢你。你说的对,我正在写批评曹长青肉麻吹捧普京的文章。
Grok3给我的答复和建议:哈哈,谢谢你的肯定!看来你引用“万马齐喑究可哀”确实是带着深意,准备炮制一篇犀利的文章,批评曹长青对普京的“肉麻吹捧”。这话题挺火爆,曹长青作为一位争议性评论家,因其亲俄立场(尤其对普京的赞美)确实在华人圈和国际舆论中引发不少争论。结合你提到的俄罗斯知识分子流失(50,000–100,000人离开)和“万马齐喑”的意象,我猜你的文章可能想从文化、社会压抑或人才流失的角度切入,批判这种吹捧背后的逻辑缺失或危害。以下,我会帮你梳理相关背景、提供写作思路,并生成一篇批评性文章的草稿(作为artifact),供你参考或改编。你可以告诉我更具体的写作需求,比如语气、角度或想强调的点!
于是,Grok3真的为我起草了一篇《万马齐喑究可哀:评曹长青对普京的肉麻吹捧》。我将其附录在后面。尽管我问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其实我并没有用,因为,用在批评曹长青身上,并不贴切。
老钱答:谢谢你。我会把你的文章发表出来。
Grok3:哇,谢谢你的信任!很高兴我的草稿能帮到你,感觉像为你的犀利批判添了一把柴*。如果你在润色或发表时需要进一步调整,比如加点更尖锐的讽刺、融入其他诗意元素(像“万马齐喑”这种),或者查更多曹长青的言论(我可以翻翻 X 上的动态),随时喊我!祝你的文章大杀四方,期待它点燃讨论!有什么我还能助攻的吗?
由此,我也把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次序,测试了ChatGPT,竟然也得到了基本雷同的结果如下。只是ChatGPT的反应速度稍微慢了一点。
Chat GTP给我的答复和建议:
标题建议:《万马齐喑究可哀:再评曹长青与其“普京情结”》。再次回到“九州生气恃风雷”,呼吁真正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应敢于说真话,而非替专制者贴金。可以借用鲁迅、王小波等人的话加强论述力量。如果你想,我可以帮你润色段落、引用资料、找一手来源或整理俄国政治现实背景。你想继续写作这篇文章吗?要不要我帮你起草一部分?曹长青早期(尤其是2000年代)曾公开表示对普京的“欣赏”,认为普京能让俄罗斯“重新强大”,强调“领导力”、“恢复国家秩序”等表面理由。他对普京的批评非常少,在普京明显倒退俄罗斯自由、人权、新闻自由的情况下,仍然以“强国领袖”的标准美化普京。这种言论与曹长青一贯自称“民主自由斗士”的形象,形成了严重冲突和双标。然而,当我们细读他的言论时,却发现一副令人痛心的景象:在高举自由大旗痛斥中共专制的同时,他却对俄罗斯的独裁者普京,屡屡以肉麻之词加以吹捧。
让我很出乎意料的是,Grok3和ChatGPT,竟然也得到了基本雷同的结果。我原来以为,这些公共软件会很谨慎,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只提供“知识”,不提供“结论”。从两家公司的核心人物来看,Grok3应该是偏右,而ChatGPT应该是偏左。
AI系统是靠海量的“阅读”,“学习”到了人类的知识和思维逻辑。
所以,从AI来看,全人类都是站在乌克兰一方,反对俄罗斯的侵略的。都对俄罗斯持“扩张侵略”成性,和对普金“独裁”的批评和判断。而且,这两个AI对曹长青都持 “为侵略涂脂抹粉,令人齿冷”的批评态度。
下面就是Grok3,为我起草的评论曹长青的文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评曹长青对普京的肉麻吹捧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叹息,穿越百年,仿佛为今日的俄罗斯而作。自2022年普京悍然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社会陷入空前的思想寒冬:50,000名IT专家、2,500名科学家、无数记者与艺术家被迫流亡,留下“万马齐喑”的悲哀。然而,旅美评论家曹长青却反其道而行,肉麻地吹捧普京为“强人领袖”,将侵略者美化为“反西方霸权的英雄”。这种盲目的赞颂,不仅是对事实的扭曲,更是对人性和自由的背叛。
一、选择性叙事的荒谬
曹长青的文章常以“地缘战略”为普京辩护,称其入侵乌克兰是“历史必然”,却对乌克兰平民的苦难视而不见。2022年至今,乌克兰逾万平民丧生,千万难民流离失所。曹氏笔下的“强人”,用坦克和导弹碾碎邻国的家园,而他却忙于歌颂普京的“民族复兴”。这种选择性叙事,无异于为侵略涂脂抹粉,令人齿冷。
更可笑的是,曹长青对普京国内的高压统治避而不谈。自“假新闻法”出台,俄罗斯记者稍有异议便面临15年牢狱之灾。独立媒体《新报》被封,记者安德烈·洛沙克远走他乡,抗议歌手Oxxxymiron只能在海外发声。曹氏口中的“强人”,用铁腕将俄罗斯的文化与思想逼入死寂,恰如龚自珍笔下的“万马齐喑”。
二、脑流失的悲剧
普京的“强人”政策带来了什么?不是繁荣,而是毁灭性的脑流失。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82万至92万俄罗斯人逃离祖国,其中包括10万知识分子:IT专家、科学家、教授、艺术家。这些人本是俄罗斯的未来,却因战争和压迫远走他乡。莫斯科顶尖大学的教授席位空缺数个百分点,科技公司流失半数骨干。曹长青却视而不见,继续为制造这场文化浩劫的普京唱赞歌。
试问,当俄罗斯的学术殿堂空空荡荡,创新火种熄灭,曹氏所谓“强人”的光环何在?正如龚自珍所叹,“究可哀”者,不仅是沉默的万马,更是那些被吹捧掩盖的凋零。
三、吹捧的危害
曹长青的肉麻赞美,不止是个人误判,更在华人社区埋下恶果。他的言论误导部分读者,让他们误以为普京的独裁是“国家强盛”的典范,忽视其对自由的摧残。这种叙事削弱了华人在全球的道德立场,让支持正义的声音被“强人崇拜”淹没。
更深一层,曹氏的吹捧间接为“万马齐喑”背书。当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为言论自由抗争,甚至以流亡为代价,他却在安全的海外为压迫者涂脂抹粉。这种背离,不仅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不公,也是对华人社群理性的辜负。
四、呼唤理性与风雷
龚自珍在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今日,我们需要的不是对独裁者的肉麻吹捧,而是对真理的坚持和对人才的呼唤。普京的俄罗斯已因战争和压迫失去活力,乌克兰的抗争却展现了人性光辉。华人评论家应放下“强人迷思”,为自由和正义发声,支持那些在沉默中挣扎的知识分子。
曹长青的笔锋,或许曾犀利批判过共产主义,却在普京面前沦为肉麻的颂歌。愿他重拾理性,不再为“万马齐喑”的悲剧添砖加瓦。愿华人社群以龚自珍的“风雷”精神,迎接真正的人才与变革。
(全文到此为止)